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  窑  密  影

(2013-02-18 11:17:57)
标签:

赵鸿月

收藏与鉴赏

宋代名窑

陶瓷

探讨与研究

杂谈

    自古以来,凡提及中国陶瓷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而今陶瓷界几乎很少有人提起柴窑,学术界更是避而不谈,只是她至今无从考证,而又很难发现她的倩影,流传制品极稀,自明代已是片柴值千金。据载,窑址在郑州以东,开封以西,那里确有个柴窑村。只因历史的变迁,黄河洪水泛滥所带来的泥沙已把村庄深深埋在地下,无从发现,因此已使人们怀疑她的存在。

    柴器是否存在,应从历史客观的去分析和理解。五代之时,中国历史虽是封建势力割据,社会动乱,但对一个小国家来说,他就必须发展自己的经济,加强自己国家的实力。相对而言,一些国家的经济是在发展壮大的,对於一个小康的后周,五代时期铜禁甚严,社会生活用品多代之以瓷器,故大量烧造。做为帝王自然更想建立自己的御窑,专门烧造自己喜欢的瓷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正是后周的经济实力,才使其在赵氏掌握了政权后得以很快称雄中原,而建立大宋。

    后周显德年间(954—959)初,柴世宗在郑州建立了御窑,因柴世宗姓柴,所以大家称他的窑器为柴窑(窑初名御窑,入宋始以柴窑别之)。相传当时请器式,世宗批示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据明人曹昭《格古要论》记载:柴窑之器及“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眉,有细纹(小开片),多是粗黄土足(应是足底无釉垫烧而形成的)。”就其记载而言,也是形容柴器之制精色绝,而为往昔诸窑之冠。从明之后,许多著撰也是多引自明人之撰。而从文字上解释:天青色的“青”不是蓝蓝的天空色,经我的不断观察,这种天青色正是“雨过天晴云破处”也就是阴雨刚刚停,乌云散开之时刚露出一点点天空的青色,既是淡淡的蓝色,非常之美,很难形容的一种神秘的感觉,犹如卵青色调的蓝,烧造出这种青色尤为难矣。客观的讲,由于烧之温度的变化,器皿在窑中的位置不同,必然会烧造出许多不同的颜色,如虾青、豆青、粉青、豆绿、月白等等,即便出现异色,也不为怪。

    二十年前得一小碗,釉色滋润细眉,满釉,器身遍开小细纹,尤为好看。釉汁极薄,如云破之处淡淡的青色。垫烧,足底无釉处呈现黄土色粗足,白胎,器高47毫米,口径106毫米,足径46毫米,似五代时期茶盏撇口,底足外卷,足心突起,胎白细腻,修胎规整,成器精美,釉色明亮,有宋器常带有的蝇翅现象,正谓柴窑制精色异,为后来汝窑之样板也。虽然柴窑所在之地郑州(历史上又称郑县)之东柴窑村,在历史及黄河的变迁中已深深埋在数米之下,加之地下水位高而很难考古发掘,但不能就此否认她的存在。大宋建立后,所以还要选择天青色窑器为宫中之用,正是大宋皇帝喜欢柴窑之器,而又难得,故选择汝窑为宫用之器。汝窑的烧制也是沿袭和传承了柴窑之技法,一脉相承,因地址的改变而称汝窑,更为合理的解释,可以说汝窑是柴窑的延续。

    再以(清)蓝浦、(民国)赵汝珍、郭葆昌、付振伦诸位先生对柴窑的论述来佐证:

    ——同一青瓷也,而柴窑、汝窑云青,其青则近淡蓝色。

    ——“雨过天青”指柴窑器色如是,汝窑所仿已不类。

        ——蓝浦

    ——柴已不可多得,十年前在古物陈列所,原有柴器数事,自南迁后,一件不存。此后华北人士欲再一观柴

        窑样式,恐将无此眼福矣。——赵汝珍

    ——后周柴窑纯白而细腻。——郭葆昌

    ——柴窑纯白而细腻,瓷质既好,淘炼又精,所以成器必然精美。——付振伦

    此碗虽已数位专家过目,年代为五代无疑,釉、胎、型制都很精美,但不能确定其出自何窑。这些年又一直在查看已有窑口瓷器的特征,均无与其相同类似者,柴窑器影始终缠绕其身。http://s7/bmiddle/b2617d4dtd5fac898e046&690 窑  密  影" TITLE="柴  窑  密  影" />

http://s6/bmiddle/b2617d4dtd5facaf945b5&690 窑  密  影" TITLE="柴  窑  密  影" />

http://s12/bmiddle/b2617d4dtd5face113bbb&690 窑  密  影" TITLE="柴  窑  密  影" />

http://s15/bmiddle/b2617d4dtd5fad323c1de&690 窑  密  影" TITLE="柴  窑  密  影"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