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上突然来了四五六七个大个子学生,好像都是留级生,岁数看起来比我们要大一些。
这些人里有一位姓杨的,爱穿一身发旧的“的确良”绿装,戴那个时候流行的绿军帽,个子最高,清瘦,青春期发育的原因吧。怎么说这位同学呢,挺善良,但也有点缺心眼子的感觉。比如他刚认识没两天就邀请我们去住的地方玩,我们都不适应,双方名字都叫不清楚,谁会做这些事情呢?我印象中他当时还住在三中不知道谁的房子里,是不是家里有人在三中教书呢,还是在三中找了个帮他补习文化课的呢?
三中离我们巷子还不算太远,放学的时候又能顺一段路,所以经常走动走动。
后来他又重新住回副食品巷子,这里应该才是他真正的家吧,接下来三天两头邀请同学去他家取纸,他父亲是公检法干部,家里有很多白色红条格稿纸,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稀罕的东西了,我们一般都用一种黑乎乎的马粪纸当演草本,正规的作业本也没这么好的质量啊。他是谁都给,女同学也给,男同学也给,班里厉害的几位几乎天天上他们家占便宜。只要你去,他都从床底拖出来箱子给人取,我也赶热闹似的去过一回。也不知道他这是中了那门子邪性了。
他家是一排平房隔出来的独门独院,没见过家里有什么人,印象最深的是家里床围子是用那种杀人布告给贴出来的,也太“特色”了吧。
升到初中,杨同学就不见了,可能去了二中。有时候放学走捷径路过他家附近,偶然还能看见他挺胸抬头走碎步的样子,双方已经不怎么打声招呼了。
再一次听见这位同学就到我上师专以后了,听人说他出事了,原因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临时被安排在劳改农场的小卖部,因琐事与另一位同事发生争执,结果失手把人杀了,还若无其事跑去未婚妻家里给人割麦子,没费事就抓了。
那年秋冬,在小镇剧院公开审理,我和同学请假跑去旁听,台上问一句,他高声朗朗“同意”一声,“是是是”,“对对对”,没有丝毫闪躲回避。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好汉做事好汉当的猛人。
退庭后法警将他带到旁边的平房里,远远看见给他解开手铐,还给点上一指烟,他泰然自若抽着,站着往窗外沉思,也不知道看到我了没有,还认不认识。这个审他的剧院离他家其实都不到三百米,唉,人啊。
这是最后一面,来年四月份就执行了。
这种事情在我的同学中是唯一的一例,他的形象还能从小学毕业照里看见。
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下午4时15分
[转载]杨同学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上突然来了四五六七个大个子学生,好像都是留级生,岁数看起来比我们要大一些。
这些人里有一位姓杨的,爱穿一身发旧的“的确良”绿装,戴那个时候流行的绿军帽,个子最高,清瘦,青春期发育的原因吧。怎么说这位同学呢,挺善良,但也有点缺心眼子的感觉。比如他刚认识没两天就邀请我们去住的地方玩,我们都不适应,双方名字都叫不清楚,谁会做这些事情呢?我印象中他当时还住在三中不知道谁的房子里,是不是家里有人在三中教书呢,还是在三中找了个帮他补习文化课的呢?
三中离我们巷子还不算太远,放学的时候又能顺一段路,所以经常走动走动。
后来他又重新住回副食品巷子,这里应该才是他真正的家吧,接下来三天两头邀请同学去他家取纸,他父亲是公检法干部,家里有很多白色红条格稿纸,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稀罕的东西了,我们一般都用一种黑乎乎的马粪纸当演草本,正规的作业本也没这么好的质量啊。他是谁都给,女同学也给,男同学也给,班里厉害的几位几乎天天上他们家占便宜。只要你去,他都从床底拖出来箱子给人取,我也赶热闹似的去过一回。也不知道他这是中了那门子邪性了。
他家是一排平房隔出来的独门独院,没见过家里有什么人,印象最深的是家里床围子是用那种杀人布告给贴出来的,也太“特色”了吧。
升到初中,杨同学就不见了,可能去了二中。有时候放学走捷径路过他家附近,偶然还能看见他挺胸抬头走碎步的样子,双方已经不怎么打声招呼了。
再一次听见这位同学就到我上师专以后了,听人说他出事了,原因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临时被安排在劳改农场的小卖部,因琐事与另一位同事发生争执,结果失手把人杀了,还若无其事跑去未婚妻家里给人割麦子,没费事就抓了。
那年秋冬,在小镇剧院公开审理,我和同学请假跑去旁听,台上问一句,他高声朗朗“同意”一声,“是是是”,“对对对”,没有丝毫闪躲回避。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好汉做事好汉当的猛人。
退庭后法警将他带到旁边的平房里,远远看见给他解开手铐,还给点上一指烟,他泰然自若抽着,站着往窗外沉思,也不知道看到我了没有,还认不认识。这个审他的剧院离他家其实都不到三百米,唉,人啊。
这是最后一面,来年四月份就执行了。
这种事情在我的同学中是唯一的一例,他的形象还能从小学毕业照里看见。
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下午4时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