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所有韵有味的学校——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参观有感

(2015-10-23 23:06:28)



                    

  一所有韵有味的学校

 ——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参观有感

               第三小组  孔文东

 

    2015年12月23日下午,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名园长培养对象第一批和第二批学员一共五十多人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耿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四大小学名校之一的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参观。我们先是听取了府学胡同小学办公室主任对学校的办学介绍;接着观看了学校26期的“要闻综述”报道;然后全面参观校园、咨询学校的办学特色;最后还参观了学校东边的文丞相祠。通过半天的参观学习,府学胡同小学有韵有味的三个特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书院式的校园

府学胡同小学位于东城区府学胡同,兴建于1368年,至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元年(1368年)定名为大兴县学,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顺天府,学校始称府学。光绪二十五年(1903年),府学东半部被改为顺天府高等小学堂,这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近代小学后曾改名为北平市市立府学胡同小学,现为府学胡同小学

走进府学小学,我们还以为到了历史悠久的王府参观景点,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小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书院式的校园”。府学胡同小学六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有着一个十分旺盛的书院“文化基因”:府学的建筑风格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朱漆大门,两重楹联,高悬金字牌匾,浓郁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孔子像、大成殿、魁星阁、明伦堂等文庙建筑,为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校园中还有根据“典故”建设的园林景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尚山修岳”、“动静等观”、“知鱼”、杏林等,学生每天沐浴在书院式的古朴环境中,从而受到熏陶感染,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府学作为一座学校,从古至今,文脉延续,书院式“礼乐”教化“修德”“习艺”养心,学院式“文理”皆备“人文”“科学”培智,于博及古今、兼课中西之“学府”,育“德性中和”“学养纯粹”之学子,是文化荟萃之所,英才辈出之地。

    二、互联式的办学

府学胡同小学互联式办学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一校五址,合并办学,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带。府学胡同小学2014年合并了美术馆后街小学和什锦花园小学,成立府学优质资源带。府学优质资源带建成后校址将分成1个高年级部和3个低年级部。高年级部就是府学胡同小学原来的高年级部,今后将接收4至6年级学生;低年级部分别是香饵校区、美后校区和什锦花园校区。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合并带动周边学校全面迈向优质是互联式办学的一个有益尝试。

2、整合资源,家校联动,进行开放式办学。因为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教育口碑,学校有很多的资源可以整合为学校发展所用。我们通过“要闻综述”了解到,学校在上学期就邀请了前国防部长迟浩田参加学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在体育运动会上,学校邀请到了申雪、董震等体育明星参与活动;此外,还有许多家长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形成了家校互动、开放式办学的良好局面。

3、纵横推进,三级三维,形成府学课程文化。今天的府学胡同小学,横向、纵向分别通过三级课程三维推进“学府式府学”课程文化,让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游之有艺,最终学之大成。横向三级课程是校本课程“六艺”书院,地方课程“社会课堂”,国家课程“学科科系”;纵向是以国家课程学科门类为依托,从“国学基础学院”、“文化交流学院”、“礼仪学院”、“艺术学院”、“科技学院”、“体育学院”三级课程整体推进。

4、结合主题,形成系列,打造学校活动品牌。学校将主题活动按月系统安排,形成府学学生活动品牌——4月艺术节,5月体育节,6月读书节,10月科技节,12月英语节。学校通过教育、教学,课内、课外多学科、部门融合,打造府学“五节”,深入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三、浸润式的德育

府学胡同小学在建设“古韵书香”校园环境的同时,为学生终身发展注入“崇礼、博学”文化基因,践行“学府式府学”教育:学校通过入学礼、入队礼、尊师礼、祭祀礼、毕业礼等,从小使学生体验并感悟做人、做事的礼仪规范,更重要的是体验朴素的生活哲学,以求自身修养与素质的提高,为成人后形成真正的行为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为一二年级开设《弟子规》,为三四年级开设《笠翁对韵》,为五六年级开设《论语》,除了让学生增强对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了解,学习声调、音韵、对仗等,还要让学生能初步感知和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让学生博古通今,指导人生。 

从学校办公室主任的介绍、“要闻综述”录像以及参观咨询,我感受到,悠久的历史给府学胡同小学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回顾府学的历史,它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府学就是一座“活”的教育博物馆。学校据此学校勾画了以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发展为线索的学校教育环境发展蓝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传统文化的沉淀与新时期文化相融合,形成府学胡同小学特有的文化氛围,并以此建立了府学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例如:府学碑石馆、文天祥祠,敷礼明伦堂等,又如东教学楼一至四层分别以爱国、向善、崇礼、尚学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中适宜中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名言、典故以及学生作品和活动展示作为布展内容。西教学楼一至三层分别以“礼”、“博”、“志”为主题,将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而浅显地布展,让学生在自己每天生活的熟悉环境中亲近经典、走进国学。通过如此校园文化,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浸润式德育环境。

府学小学德育教育校本化更能体现其浸润式德育特色:以“传承五千年文明精髓,携手五大洲文化精华”为核心的校本教学体系,体现在具备“尊敬师长”的为人之德、“自主合作”的行事之德、“热爱祖国”的为民之德、“诚信负责”的立身之德之上。学校通过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读本》,进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每日与学生相伴,熟读成诵,这既是语言文字的积淀,更是在与先哲前贤对话,使他们从中接受的营养是极为丰富而全面的:既有语言运用的艺术,又有思想的启蒙、人格的熏陶。在广播中,各年级进行古诗文经典名篇赏析,把诵读活动的规模全面推到了全校。此外,学校还通过观看汉字王国系列讲座、家长讲古文学生背成语、成立文学社等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欣赏、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此进行和风细雨般的品德教育,体现了浸润式德育的特殊韵味,德育成效显著。

学习还在进行,期待发现北京教育更多的精彩......

http://s9/mw690/003gv1dTzy6Wr73TAcU08&690

 

 http://s15/mw690/003gv1dTzy6Wr7sy5ie0e&690

 http://s13/mw690/003gv1dTzy6Wr7x6lNafc&690

 

http://s8/mw690/003gv1dTzy6Wr7vOyATb7&690 

 http://s3/mw690/003gv1dTzy6Wr7tOfBM8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