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2015-12-31 09:48:39)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活动离不开空气。
2、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试验操作,能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交换意见。
3、培养敢于发表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思路:
回顾关于空气的旧知----关于燃素的故事------提出问题------想办法-----想办法留住烧剩下的空气------根据要求想原因--------解释原因------演示----------分组实验--------汇报达成共识空气不是单纯的-------验证不支持燃烧------总结两种1、支持燃烧2、不支持燃烧。
教学用具:三根蜡烛、瓶子两个(一大一小)水槽、木块、墨水、香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铺垫、回顾旧知
1、200多年前的欧洲的科学家,对火这种现象非常着迷,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后来有人就提出了“燃素说”,说凡是含有燃素的东西象木头、纸张、柴草都含有燃素。后来一个叫拉瓦锡的人证明燃素说是错误的,他认为木头的燃烧还需要空气的帮忙!
2、空气,空气,空气,上节课我们对空气有了不少的认识,谁能说一下?
3、想不想学关于空气更多的知识?先思考一个问题: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如果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那它又是有哪些气体组成的呢?
板块二:引导学生实验得出从燃烧角度出发的两种气体
1、要看空气由那些气体组成,有一种机器叫空气分离机,但是我们没有这种很昂贵的机器,怎么办?想一想?想一想刚才我们讲的故事。
2、用火,是不是我们点燃一堆火就能找到空气的成分呢?生:都流动了。要捉住燃烧后的空气就要用到瓶子!
3、看实验要求
4、看老师演示,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
6、总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参与燃烧,被烧没了,它的空间被水占据了。一种不参与燃烧,占的比例还比较大。
7、再次验证剩下的气体是不是真的参与燃烧。
8、出示实验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做一步,检查一遍。
9、香灭了,说明什么?
板块三:出示资料认识空气组成。
1、出示资料
2、我们人的生命与空气密切相关。人死了叫断气!如果让我们一分钟不互相,会有什么感觉?生命中离不开空气,主要是氧气。
3、看课本62页,资料卡了解氧气的作用和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