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三山的楹联
(2019-10-11 10:59:13)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诗/歌词/对联 |
太湖三山的楹联
许荣海
陈子春曾撰一联赞之:
太湖仙岛,采取中国神话故事、道教文化,与太湖三山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神话传说中的“仙界” 。其主要景点有:水帘洞猴趣、会仙桥、天都仙府、月老祠、天街、灵霄宫、太乙天坛、大觉湾石窟等。
从轮渡上岸,即见三门三重檐的“太湖仙岛” 牌坊。牌坊左行,就至会仙桥,该桥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由古老的惠山大德桥迁移改建而来。1995年,借鉴傣族风雨桥式样,改建成五亭二廊,梁枋工笔彩绘,藻饰华美,深蓝色琉璃瓦顶。登上桥头见悬一副不具名板联,说得很玄秘,特别引人入胜:
过此桥是玉虚境;
到彼岸非夲来我。
联句虽妙,无奈平仄不符联律,所有对联尾音必须“上仄下平” ,而该联却是双仄收尾。
桥尾亦有板联一副:
道是非天非地路 ;
果真亦仙亦凡桥。
联本佳联,遗憾平仄又出问题。其实只要“仙”、“ 凡” 两字互换一下,就“ok” 了,即成:
该两联都是沙无垢先生撰句。
由此登越三重共54级台阶,平台上立有天门牌坊,玉白色,单门三重檐,上有“天门” 题额,两石柱镌一联:
“星汉” 即银河。此联上联尾两字平仄要求正巧相反,尾两字对调一下即可,但语意有点拗。此联又是沙先生的病联
过天门有六合台,台上建有摘星亭,亭为歇山顶,宝蓝十字脊,淡蓝色琉璃,粉紫墙柱,前置石栏,两侧有翼墙。内柱上悬一联:
联文虽烘托出人在云霄的意境,但上联却平仄混乱,不能成联。此联也是沙先生所题。
过摘星亭右行山坡上,有一组群体建筑,即天都仙府,其崇楼杰阁,依山而筑,红墙碧瓦,雄伟庄严。主棲高三层,五重檐,歇山顶,占地1320平米,髙32米。内设文昌殿、关帝殿、妈祖殿、药王殿、财神殿等建筑。主楼三层悬三匾,挂三联,其一:
此联不知作者是何人,现为主楼两侧六十花甲元辰廊廊底室,即文王殿,内“羑里演易” 匾额两侧板联。可惜也平仄混乱。
其二:
疑是顺口溜,因平仄混乱,双仄收尾,又有不规则重字“仙”等重大毛病。也不知何人所作。
还有沙无垢先生据古人意而撰一联:
此联悬二楼“天地圣德” 庭前抱联。
主楼底层“道妙崇元” 额下佚名抱联:
此也病联:平仄缺乏交替。
底层文昌殿中有移用旧联:
底层财神殿前,门柱抱联由沙先生按古人意所撰:
虽联句耐人寻味,却无奈平仄又是差错连连。
底层药王殿前柱抱联亦由沙先生按古人意所撰:
“五候” 为中医学名词,指中医诊断病情的气色、脉象、舌苔等五个方面。本联虽对仗颇工、运典有据,却又平仄混乱。
二楼“天上圣母” 妈祖座前佚名板联:
二楼左室为关帝殿,内塑关帝亱读《春秋》像,两侧抱联也为沙先生按古人意而撰:
该联内容贴切,但却平仄混乱,而且上下首句,粗看非常对仗,细品“赤帝三分鼎” 不知所云,毫不对仗。
过天门六合台右手拾阶而下,至湖边广场,场边有月老祠,背山面湖而建,该建筑系清代无锡名医汪艺香旧居拆迁到此重建。厅三明二暗,正厅布置成“鸿禧堂” ,展现无锡民间婚俗。
月老祠砖楼门口佚名板联:
联句文字优美,並带有良好的祝愿,可惜上下联首句平仄缺乏交替。而且是上下联颠倒的错联。
砖楼门內两侧佚名板联:
这也是一副病错联,老毛病:平仄缺对(上半段)。上下联颠倒。
鸿禧堂门口有副普遍运用的旧联:
“鸿禧堂” 额两侧也有一副旧联:
祠前建有鸳鸯亭,该亭前半段为方柱硬山筒瓦顶,后半段为圆柱卷棚青瓦顶,两半融合为一。喻为鸳鸯和合连理。亭中有两副字体不一、内容相同的板联:
毫不对仗,怎能集来成对,也许看到了“鸳鸯” 二字,觉得搭边,就行了。这天下事岂不太简单了。
过天门六合台,左上前行,迎面则见一座牌坊式古街门头,拱门两重檐,龙吻屋脊,雕塑精美,造型华丽。门楣有“天街” 金字。寓意仙岛之街,街长96米,店铺四十余家,建筑以江南民居黛瓦粉墙为基调。天街西入口巷门牌坊,有沙无垢先生所撰之两联,其一:
老问题,平仄不谐。
其二:
也是老问题,要纠正很容易,只要上下联开头四字,二二相调一下,即成:
街上家家店铺精雅不俗,文化气息浓厚,匾联之属不时进入眼帘。如茶壶店有沙无垢先生撰联二副,其一为:
如算作“新声” ,平仄也能通过。
其二::
第二副虽用词巧妙,也很切题,又是平仄的硬伤。
天香楼供应膳食,沙无垢先生按古人意撰一联:
平仄一片混乱。
天香楼移用旧联二副,其一为二楼抱联:
此联疑为错联,因平仄不对。如此调正即是;
其二为楼下抱联:
这副茶馆旧联怎能借用,真是拉错了黄牛。
药店又有沙先生一副虽极符仙岛氛围,但平仄仍很混乱的联:
看来沙先生不但不知对联平仄规律,而且也不知何为平仄。
羽仙茶楼有旧联两副,其一为楼下板联:
其二楼上板联;
该联疑为错联,上联第三、四字应对调一下,即成:
否则与下联语法结构不同,不能对仗,下联“云影波光” 是自对形式的并列结构。而上联“柯” 是指碗、盂一类的器皿。“椀” 是碗的异体字,对调后也成自对形式的並列结构。
天街有一实地小舞台,名曰“天韵戏台” ,有一副上下联颠倒的颇富哲理而饶有趣味的旧联:(调正后)
古兵器馆有副佚名联:
这也是一副上下联颠倒的错联。
灵霄宫是仙岛最高建筑物,通髙四十二米,倚山面湖,拔地凌空,七层四角九重檐,黄墙,紫红宝顶髙六米,气势雄伟。中塑玉皇大帝十八米立像。
2009年,在宫门口悬有二副佚名板联,中间一副:
此联对仗就不工,“咫尺” 与“神灵”、“ 万物” 与“分明” 难以对仗。
旁边一副:
联文紧贴道教,可惜犯了对联尾三仄、三平的大忌。而且这里还是四仄四平。
灵霄宫对面为西华殿,供奉王母娘娘,曾有旧联一副:
“看” 为仄声,不能用作下联收尾。
由灵霄宫下山,至湖边浅滩处,背山面湖朝东的山脚下,有占地三公顷的大觉湾。大觉湾主要有人工开凿的石窟景区,广场上老子坐姿铜像髙6.9米,宽11米,由20多吨青铜浇铸拼装而成。石窟至广场路边有问礼阁,二楼柱上有佚名板联一副:
此联又有毛病:双平收尾,而且並列结构的“蓬莱” 与偏正结构的“圣人” 是不能对仗的。上联最后一字“莱” 不妨改成“岛” 字即可。
整个太湖仙岛有联34副,其中沙无垢先生撰联14副,占百分之四十一,余者大部分是移用旧联及少量佚名者,其中基夲符合联律的只有六七副,正确率只有五分之一,而沙先生只有一副勉強算对,其余13副都是病错联。真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