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寺
标签:
历史 |
分类: 诗/歌词/对联 |
开原寺
从梅园的松鹤园依山径东行,在浒山和横山之间,有一寺院,即为开原寺。据传,寺初建于唐,后毁,已无史可考。现寺始建于1933年。据《锡报》1933的8月15~17日报道:最近,乐农居士特助量如方丈就湖滨横、浒两山间,购地数十亩,创设开原寺,並于八月九日举行开山典礼。柬邀各界人士前往随喜。明瑞斋主也在邀请之列。午刻乘车过横山山麓,沿杨巷东侧步行一里有弱,山门在焉。门悬葡萄形电灯,可谓当今佛殿亦西装。入门有屋(大王殿)三楹,中供皆大欢喜坐像,背立韦驮像,均用香樟木雕成。两旁(四大)金刚,尚末降诞,闻已由某施主仼邀迎矣。惟头门似欠雄壮,尚有待于善男信女之布施。进为大殿之基,用钢筋水泥筑成,基凡五间,地颇轩敞,适迴抱于两麓间。背枕龙山风景亦佳。殿后有古松凡八,列如八仙,想为百数年前物也。近由寺僧围以石栏,盖见古雄。闻将征求梅竹伴侣,藉诚岁寒佳偶,不识普天淑媛,谁肯下嫁,明瑞斋主自愿执柯,了此一段因缘。再进有讲堂七间,建筑较为雄壮,粉以青灰,尤见别致。中是秦亮功所书“如是我闻”额,並掇跋语,深合讲堂之旨。下悬华绎之一联云:
俯拾即是,颇为见者所传诵。
旁有寒厓一联,仅:
八字,然已写尽眼前景物,亦可谓善颂善祷者矣。侧有统税局龙庸轩一联云:
缪丕丞亦亲书一联以赠,联云:
其他楹联书画,琳琅满目,可惜未能尽忆。是日参禅佛堂者共有八十余人,呈一时之盛。
当时,寺内住持是普源和尚。
寺内佛像,在1965年“农业学大寨” 举办大寨展览会及1966年“文革” 时陆续被毁。1984年由市佛教协会接管,进行大修,重建天王殿,新建钟、鼓楼等。现有天王殿、毗庐殿、大雄宝殿及四进藏经楼。藏经楼东,于1991年又新建了玉佛楼,楼上供玉佛,楼下为法雨堂。大殿东西两侧分别为: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功德堂、斋堂、楠木厅及宿舍寮房等配殿厢房。
据1947年版的《无锡指南》介绍还有二联:
杨幼梅有联:
“随喜” 为佛教用语,指游览寺院。“具区” 为太湖。全联通俗易懂,又不失生动活泼,运用了拟人化旳手法,使周围的动植物都来寺中隨喜听经。
髙翔也有一联:
“物表” 指物外。即超脫于世俗以外。“天倪”有二层意思,既指事物本来的差别,又能指天际、天边。
“此梵钟与钟楼为明石市和无锡市友好之象征,所建立誓愿直到子孙万代之友好,亦托钟声,固然倡导日中两国永远和平及提高全世界和平也。”梵钟上还铸有当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一副联:
“三千界” 为佛教用语。古印度传说中的广大范围的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 为“小千世界” ,合一千“小千世界” 为“中天世界” ,合一千“中天世界” 为“大千世界” 。因此“大千世界” 含有小中大三种世畀。“三千界” 即是三千大世界的简称。
在毗庐殿门口檐廊,悬一副赵朴初先生于1988年亲自撰书的抱联:
“戒香” 是指佛教说戒时熏燃的香。“法身” 谓佛教称佛的真身为法身。“万象” 是指世间一切的亊物和景象。“鹿野” 即鹿野园,为印度地名,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后在此说四谛之法,度中乔、陈如等五比丘,后泛指佛地。“棒喝” 意谓佛教禅宗祖师重触机,在接触初学者时,常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提出问题令答,藉以考验其悟性。“诸天” 谓佛教认为三界共有三十二天,各有天王、菩萨统领,总谓之诸天。“十方” 是指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上下,合称十方,也就是所有方向。此联妙点在于点明地点、方位:梅园。而非所有寺院都能用。
大雄宝殿前楹,悬有茗山法师于1998年撰书的抱联:
“觉路” 是佛教指成佛正觉之路。“法轮” 即佛法的别称。佛教谓佛之说法,犹如轮王之宝轮,能摧破众生恶业,能辗平山岳岩石,故譬之为法轮。
茗山法师(1914~2001),俗姓钱,名延龄,江苏盐城人。1932年在建湖县成镇罗汉院,依宏台老和尚出家,同年秋入焦山佛学院攻读,1936年秋得太虚大师举荐,入武昌世界佛学院髙级研究院为研究生,研习佛学。曾仼焦山定惠寺住持,兼仼南京栖霞寺、句容隆昌寺、盐城永宁禅寺及无锡祥符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江苏省政协常委。同时,又是我国著名诗人、书法家。于2001年6月1日下午5时58分圆寂,世寿88岁。法体在镇江焦山寺火化,得舍利子无数,祥符寺分得三颗珍藏。
玉佛楼上,茗山法师还有一副于1991年撰书的抱联:
玉佛楼在寺内第三栋佛殿东侧。内有宽敞的院落,中立三间两层,建筑面积824平方米,由香港无锡同乡会会长李仲英、副理事长邹善德捐资建造。楼上供奉玉佛一尊。与青山寺玉佛一祥,长3.64米,重6吨,于缅甸雕刻制作。系纽约佛学研究会会长、光明寺住持寿冶法师所赠,法师原籍无锡北桥。玉佛横卧,右手托腮,左手覆股,面相和善,这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相,旁立16尊者,系佛祖众弚子哀戚之状。1991年仲秋开光。“开光” 是佛教仪式之一,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亦称“开眼”。
玉佛楼楼下为法雨堂,当年玉佛楼、法雨堂落成,玉佛开光时,各地贺联颇多,現选十副以飨读者。
“狮子吼”谓佛家用语,比喻佛祖诵法时群邪慑伏。《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此联由我市著名书法家钱玉麐所书、无锡居士林赠。
此联由宁波天童寺住持明旸法师率众敬贺。
该联由宁波七塔禅寺月西禅师率众敬贺的藏头嵌名联。“隆贤”时为开原寺住持。隆贤法师(1919~2006),俗姓汪,名智云,曾用过印贤法名。1919年5月25日出生于无锡东湖塘铁匠滨,念过4年小学。自幼随父奉佛,稍长茹素。12岁父亲去世,随母改嫁。尔后在江阴长径学过6年漆工。20岁时皈依三宝,24岁受戒,27岁在南禅寺剃度出家。嗣法为临济44世传人。1944年,佛学泰斗、上海圆明讲堂圆瑛老法师,来锡开讲“楞严经”4个月。隆贤年轻好学,悟性极髙,每日认真听讲,细心体会,深得圆瑛器重,被收为侍者,隨法师到各地讲经近一年。1946年,入上诲静安寺佛学院学习两年。解放后,出家仅几年的隆贤返乡务农,但他不吃荤,不脫僧装,更不还俗。1956年8月,无锡市佛协成立,隆贤被召囬龙光寺任住持,次年被选为市佛协副会长。1966年,再度离开山门,当过漆工、材科保管员。1981年元旦,广福寺正式对外开放,隆贤被举为住持。1991年10月获省佛教协会批准,任开原寺住持。2006年1月8日圆寂,享年88岁,灵塔安于开原寺内放生池北,其七彩舍利花亦安放塔中。
梵刹庄严,光耀法界;
此联由时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龙华寺园明讲堂方丈明旸法师敬贺。
此联由上海玉佛寺真禅敬贺。
还有三副“隆贤” 嵌名贺联:
杭州灵隐寺监院继云、根源、体严率众:
“不二门” 即不二法门的简语,为佛教用语。意谓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后用以比喻唯一的门径、方法。
普陀山佛教协会妙善暨佛众:
南屏沙门贺、雪杠书:
南京棲霞寺之贺联:
李广也有一联:
法雨堂还有一副抱柱联,是1991年茗山法师所撰书:
“六道” 亦称“六趣”。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类,因各自所作的善恶行为的不同,于此六道中升沉异趣,轮回相续。其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天人师” 为如来十号之一,因其为天、人之师,故名。
念佛堂(尊贤堂)内有印光禅师所撰书的一副抱联:
“往生”佛教用语,去弥陀如来极乐凈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七宝莲花中谓之生。“印光”: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79岁题此联,1940年农历十二月初四,80岁时圆寂于苏州灵岩山。此联写出了作者希望永居山清水净之地的心愿。
观音殿内悬有一副由深圳王琦贻敬献、陆子良所书的抱联:
藏经楼内题联、贺联较多,如月常、通一的嵌名联:
“长舌”佛教用语广长舌的简称。佛教谓佛有32相,第27相为广长舌。谓其舌广且长,能言善辩。
隆德利生,道风高远;
其他还有镇江市宗教事务局的:
“菩提” 佛教名词。梵文Bodni的译音,意谓对佛教真谛的觉悟。泛指达到涅槃的智慧和途径。
牧石山人、慧觉、俞昶熙、许竹楼及慈舟等人的:
据《江苏对联集成》介绍,客堂还有一副慧觉和尚所题之联:
“东坡” 即苏东坡。“佛印” 北宋时期著名髙僧,与苏东坡交谊甚厚,两人常在一起吟诗作对,民间对两人有许多风趣的传说。本联也非常风趣幽默。
斋堂现悬佚名抱联一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