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经堂
(2019-04-03 14:01:46)
标签:
历史 |
分类: 诗/歌词/对联 |
茹经堂
当年落成之时,热闹非凡,除唐先生各地亲属外,还有锡邑各界百余人。杨铁夫先生撰贺联一副,值得一提:
1983年由市园林局进行修葺,改称“唐文治先生纪念馆” 。门头“茹经堂” 横额由陆定一书写,背额“师表人伦” 系朱世溱书。进门有小池,如镜照影,清澈可鉴。拾级而上,是民族风格的正房,上下两层,飞檐翘角,整个建筑小巧玲珑,曲折多变。厅堂书斋亭廊及起居用房,一气呵成。现其中厅堂已改作陈列室,上悬“唐文治先生纪念馆” 匾额,由时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书。1985年为唐文治诞生120周年,无锡国专首届毕业生,曾仼无锡国专代校长的王蘧常教授为“茹经念堂” 书额,並撰写《重修先师蔚芝先生茹经堂记》请胡邦颜书写后立碑。底层两间作客厅,内有朱东润教授篆书“人伦师表” 额。二楼1室陈列八大柜资料,分爱国言行、教育业绩和治学精神三个方面。2室展出先生在北京从政时的《职思录》手稿及《茹经堂文集》1~6集等诸多珍贵文物。楼下客厅和楼上两室的四壁,悬有170多幅书画,琳琅满目,大都是1985年重新开放时,先生诸子所遗。
唐文治(1865~1954)字蔚芝,晩号茹经。原太仓岳王市人,早年定居无锡。十六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光绪十八(1892)年进士,官户部主事。曾赴英、法、比、美、日考察政治及教育,历仼商部侍郎,农工商部尚书。光绪三十三年在上海开设南洋公学。兼仼江苏省教育会长、江苏省地方自治总理。1920年4月仼私立无锡中学校长。12月在锡山之麓开办国学专修馆,培养国学人才。次年十月迀城中孔庙尊经阁,至1927年6月,改称无锡国学专门学院,后改称国学专修学校,对近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古代文学研究的促进,功绩卓著。晚年双目失明,仍在学生陆汝挺的搀扶下,为诸生讲学。
堂内楹联林立,“唐文治先生纪念馆” 横额两侧悬其学生王蘧常为茹经堂所作之板联:
“大义” 指正道,大道理。“群经” 指《诗经》、《论语》、《孟子》等中国古典学术的经典。“泗水” 山东曲阜的一条河流,孔子讲学活动之地,泗水代表孔子的学说。“及门” 语出《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原谓此时不在门下。后谓弟子登门受业。也指受业弟子。“弦诵” 即 弦歌,诵读。古代学校里读诗,有用琴瑟等弦乐配合歌唱的,有只口诵而不用乐器的。后因以称学校教育。
堂内显眼处,挂有晚清左宗棠亲笔撰书之联:
纪念馆内“山髙水长” 额下为唐文治先生黑白遗像,两侧有联三副,正中仍是王蘧常先生所撰书之联:
“哲人” 有才智之士,此指唐文治。“木铎”铎,铃也。木铎,带木舌的铃。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用以振鸣惊众。也用以比喻宣扬教化的人。“正心”谓心要端正。此指匡正人心。
次为周谷城副委员长撰书之联:
还有一副四言联:
“华嵩”此指华山、嵩山。
唐文治先生也亲撰三联:
四海同春,老吾老及人老,幼吾幼及人幼;
万物一体,天下溺犹己溺,天下饥犹己饥。
该联唐先生运用了《盂子》的几句话:孝敬自己的老人,推及到尊敬别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推及到爱护别的小孩,爱能使天下(四海)同春。天下有人被淹,就象自己被淹一样,天下有人饥饿,就象自己沒吃饭。感受相同,万物一体。教诲读者要有以天下为己仼的博大胸怀。
还有二副格言联:
在茹经堂二楼,还设立了俞庆棠先生纪念室。俞庆棠是唐文治的儿媳,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分别在苏州、无锡、上海倡办民众教育,毕生为社会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纪念室陈列俞庆棠有关的纪念文物、著作、手迹及其一生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生活照片等,反映俞庆棠先生为民众教育奋斗终身的事迹以及她作为一名爱国民主战士的光辉形象。并有邓颖超的“纪念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先生”
和胡愈之的“
新中国刚成立二个月,即1949年12月4 日,时仼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的俞庆棠,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12月6日在教育部礼堂举行大殓祭礼,周总理、黄炎培副总理、陆定一、杨卫玉、邓颖超、许广平等同志参加。12月15日,教育部会同各团体,在教育部礼堂举行俞庆棠先生追悼大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送了挽联:
这副通俗易懂的白话联,髙度赞扬了俞庆堂先生的光辉一生。俞庆棠所实行的民众教育是近代中国教育四大流派之一。俞庆棠被誉为“民众教育的保姆” ,意义自是非凡。
其他社会各界团体、个人也纷纷题联以表哀思,共有47副之多,其中
苏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
中华职业教育社全体同仁:
吾社中坚,今将安仰;
东吴大学:
钟伟成:
甘豫源:
“国是”即国事。《新序·杂事二》:“君臣不合,国是无由定矣。”
严济慈、严济宽:
国立北京大学:
中共苏南区无锡市委员会: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职员工全体同仁:
“輀” 古代载运棺柩的车。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农四全体同学:
姪俞鼎文、焕文、松文、沛文、佾文:
“赓”继续,连续。
苏南区人民行政公署;
吴贻芳:
上海市立实验民校校友会筹备会:
“胥” 通“与” 。相与,皆。
国立清华大学:
“老成” 此指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黄贻清率子通:
黄式金:
翁同轼、倪培坤:
马祖武、韩天眷:
刘佩琪、周志菊
郭云观:
“咸” 都,皆。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茅以升:
“廨” 原指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的通称。此处指俞先生之办公处。
张锡昌、谢澄:
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全体员生工友:
李德全:
秦柳方、赵启凤、余丽秋、戴有安:
侄婿王叔咸、侄女俞锦文:
早年处反动势力下,与环境斗争,桑梓尚留成绩在;
辅仁中学校长杨四箴:
上海实验工人学校全体师生:
罗廷光、邰爽秋、毛礼锐:
“棫朴”: 棫,树木名,即柞也,其材理全白无赤心者白桵,直理易破,可为犊车辐,又可为矛戟矜。朴,枹木也。《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芃芃,木盛貌。山林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才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以“棫朴” 比喻人才。“荜路” ,犹“荜路蓝缕” 。荜路,指柴车。蓝缕,即破衣。《左传·宣公十二年》有“荜路蓝缕,以启山林” 句。谓架柴车穿破衣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侄俞焕之:
“抚膺”捶胸。表示悲恨。“反哺” 原指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奉养父母。
钱俊瑞、马叙伦、韦悫:
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员工:
严景耀、雷洁琼: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教司全体同仁:
上海女青年会董事会:
孙瑞璜、王国秀:
古梅:
陈以鸿:
朱振方:
董渭川、孔文振:
沈吕默、冯士芬:
许岱云:
王均:
夫唐庆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