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茹经堂

(2019-04-03 14:01:46)
标签:

历史

分类: 诗/歌词/对联

茹经堂

  许荣海        

   茹经堂位于宝界桥南堍的琴山之坡,面对五里湖,为国学大师、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晚年寓居无锡,所建的别墅书院。1934年,唐文治七十寿辰时,原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和无锡国学专修馆的校友胡粹士、张贡九等,在无锡五里湖琴山腰购地十亩许,集资所建,取名“茹经堂” 以志纪念。茹经堂主体建筑占地二亩有余,采用中国式的建筑风格,背山面湖,随山赋形,错落有致,髙低得宜,环境幽静,建筑精美,为鼋头渚蠡湖之滨增胜添美。

当年落成之时,热闹非凡,除唐先生各地亲属外,还有锡邑各界百余人。杨铁夫先生撰贺联一副,值得一提:

    值太湖惠山之交,平分鼋渚烟波,蠡园风月;

    融新安余姚之界,此是人师邹鲁,学子门庭。

1983年由市园林局进行修葺,改称“唐文治先生纪念馆” 。门头“茹经堂” 横额由陆定一书写,背额“师表人伦” 系朱世溱书。进门有小池,如镜照影,清澈可鉴。拾级而上,是民族风格的正房,上下两层,飞檐翘角,整个建筑小巧玲珑,曲折多变。厅堂书斋亭廊及起居用房,一气呵成。现其中厅堂已改作陈列室,上悬“唐文治先生纪念馆” 匾额,由时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书。1985年为唐文治诞生120周年,无锡国专首届毕业生,曾仼无锡国专代校长的王蘧常教授为“茹经念堂” 书额,並撰写《重修先师蔚芝先生茹经堂记》请胡邦颜书写后立碑。底层两间作客厅,内有朱东润教授篆书“人伦师表” 额。二楼1室陈列八大柜资料,分爱国言行、教育业绩和治学精神三个方面。2室展出先生在北京从政时的《职思录》手稿及《茹经堂文集》1~6集等诸多珍贵文物。楼下客厅和楼上两室的四壁,悬有170多幅书画,琳琅满目,大都是1985年重新开放时,先生诸子所遗。

唐文治(1865~1954)字蔚芝,晩号茹经。原太仓岳王市人,早年定居无锡。十六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光绪十八(1892)年进士,官户部主事。曾赴英、法、比、美、日考察政治及教育,历仼商部侍郎,农工商部尚书。光绪三十三年在上海开设南洋公学。兼仼江苏省教育会长、江苏省地方自治总理。19204月仼私立无锡中学校长。12月在锡山之麓开办国学专修馆,培养国学人才。次年十月迀城中孔庙尊经阁,至19276月,改称无锡国学专门学院,后改称国学专修学校,对近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古代文学研究的促进,功绩卓著。晚年双目失明,仍在学生陆汝挺的搀扶下,为诸生讲学。

堂内楹联林立,“唐文治先生纪念馆” 横额两侧悬其学生王蘧常为茹经堂所作之板联:

    大义发群经,独探渊源接泗水;

    及门遍四海,永留弦诵在琴山。

“大义” 指正道,大道理。“群经” 指《诗经》、《论语》、《孟子》等中国古典学术的经典。“泗水” 山东曲阜的一条河流,孔子讲学活动之地,泗水代表孔子的学说。“及门” 语出《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原谓此时不在门下。后谓弟子登门受业。也指受业弟子。“弦诵” 弦歌,诵读。古代学校里读诗,有用琴瑟等弦乐配合歌唱的,有只口诵而不用乐器的。后因以称学校教育。

堂内显眼处,挂有晚清左宗棠亲笔撰书之联:

    万水不隔中秋月;

    千年复见黄河清。

纪念馆内“山髙水长” 额下为唐文治先生黑白遗像,两侧有联三副,正中仍是王蘧常先生所撰书之联:

   天生哲人,合物质精神文明为一治;

   手振木绎,揭正心救民大义于千秋。

“哲人” 有才智之士,此指唐文治。“木铎”铎,铃也。木铎,带木舌的铃。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用以振鸣惊众。也用以比喻宣扬教化的人。“正心”谓心要端正。此指匡正人心。

次为周谷城副委员长撰书之联:

    讲求事功,重视学术;

    纪念先哲,培育后生。

还有一副四言联:

    华嵩品格;

    江海文章。

“华嵩”此指华山、嵩山。

唐文治先生也亲撰三联:

四海同春,老吾老及人老,幼吾幼及人幼;

万物一体,天下溺犹己溺,天下饥犹己饥。

该联唐先生运用了《盂子》的几句话:孝敬自己的老人,推及到尊敬别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推及到爱护别的小孩,爱能使天下(四海)同春。天下有人被淹,就象自己被淹一样,天下有人饥饿,就象自己沒吃饭。感受相同,万物一体。教诲读者要有以天下为己仼的博大胸怀。

还有二副格言联:

    莫言人过,己亦有过;

    莫炫己长,人各有长。 

 

    人生唯有廉节重;

    世界须凭骨气撑。

在茹经堂二楼,还设立了俞庆棠先生纪念室。俞庆棠是唐文治的儿媳,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分别在苏州、无锡、上海倡办民众教育,毕生为社会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纪念室陈列俞庆棠有关的纪念文物、著作、手迹及其一生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生活照片等,反映俞庆棠先生为民众教育奋斗终身的事迹以及她作为一名爱国民主战士的光辉形象。并有邓颖超的“纪念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先生” 和胡愈之的“     俞庆棠先生纪念室” 题额。时仼全国妇联常委、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邓裕志题有一联並亲自隶书后,现悬纪念室内:

    一代楷模传后世;

    长留教泽在民间。

新中国刚成立二个月,即1949124 日,时仼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的俞庆棠,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126日在教育部礼堂举行大殓祭礼,周总理、黄炎培副总理、陆定一、杨卫玉、邓颖超、许广平等同志参加。1215日,教育部会同各团体,在教育部礼堂举行俞庆棠先生追悼大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送了挽联:

    吃野草下去,流鲜血出来,点滴都付于人民,人民群众之保姆;

    把仼务完成,置生命不顾,死生全为了教育,教育工作的典型。

这副通俗易懂的白话联,髙度赞扬了俞庆堂先生的光辉一生。俞庆棠所实行的民众教育是近代中国教育四大流派之一。俞庆棠被誉为“民众教育的保姆” ,意义自是非凡。

其他社会各界团体、个人也纷纷题联以表哀思,共有47副之多,其中

苏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

    同襄革命伟业;

    痛失人民导师。

中华职业教育社全体同仁:

吾社中坚,今将安仰;

    专家望重,中外同钦。

东吴大学:

    教育专家,民众师表;

    社会先进,妇女楷模。

钟伟成:

    是海內一代女宗,卓然不朽;

    望新都三千余里,魂兮归来。

甘豫源:

    真理坚持,不避艰危争国是;

    热忱奔放,长留教泽在民间。

“国是”即国事。《新序·杂事二》:“君臣不合,国是无由定矣。”

严济慈、严济宽:

    竟失宣丈,百世难忘遗教泽;

    我辈奉倩,秋来更赋悼亡诗。

国立北京大学:

    教被南洲,夙企清声流惠远;

    勤宣北府,遽歌哀薤怅才难。

中共苏南区无锡市委员会:

    处身旧社会,为社教鞠躬尽瘁;

    建设新中国,待努力君竟长离。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职员工全体同仁:

    政协懋中枢,红树青山安毅魄;

    荣哀垂国史,素车白马泣灵輀。

“輀” 古代载运棺柩的车。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农四全体同学:

    哭我们老师的老师,音容不再返;

    为民族保姆的保姆,精神确长存。

姪俞鼎文、焕文、松文、沛文、佾文:

    与先君姐妹四人,俯仰凋残从此尽;

    念我姑教育毕世,艰辛工作更谁赓。

“赓”继续,连续。

苏南区人民行政公署;

    为社会教学尽瘁,一生事业足矜式;

    值革命大业甫成,长才未展有余哀。

吴贻芳:

    为祖国作育英才,正看菁莪扬雅化;

    痛女师长辞人世,何堪桃李泣春风。

上海市立实验民校校友会筹备会:

    霎时间噩耗传来,震惊全校皆感泣;

    从此后良型失去,指导同仁胥彷徨。

“胥” 通“与” 。相与,皆。

国立清华大学:

    为社会教育事业奋斗到底,英灵不朽;

    是老成干部作风艰苦卓绝,典型长存。

“老成” 此指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黄贻清率子通:

    难兄、难弟、难妹,一门才俊称当世;

    立德、立言、立功,万载风声仰哲人。

黄式金:

    才德与敬姜大家为俦,异代令名垂典册;

    学院同交通国专媲美,一门教泽满东南。

翁同轼、倪培坤:

    宏业不朽,德泽常叨,犹忆立门飞白雪;

    遽陨大星,瞻依顿失,那堪痛泣湿青毡。

马祖武、韩天眷:

    梁案著梁溪,是妇女典范,是人群典范;

    热情挟热血,为工农牺牲,为教育牺牲。

刘佩琪、周志菊 

    痛失导师,竟为教育殉身,伟业永垂不朽;

    改造社会,愿继先贤遗志,吾侪共步前规。

郭云观:

    巾帼而怀伟抱,后乐先忧,识超烈女三千载;

    劳工咸仰慈晖,有教无类,痛失导师百万家。

“咸” 都,皆。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茅以升:

    令闻旧有声,忆盛会同车,誉重士林垂女范;

    贤劳勤治事,正新部敷教,风凄廨舍失良才。

“廨” 原指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的通称。此处指俞先生之办公处。

张锡昌、谢澄:

    沥血呕心,义无反顾,为劳动人民服务到底;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替社会教育奠定基础。

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

    为社会、为人民、为教育事业,积劳成疾以死;

    是良师、是学者、是儿童救星,艰苦奋斗终身。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全体员生工友:

    与本院素有渊源,正赖指引前程,何竟长眠不起;

    为社教多方擘划,力谋加强建设,遽尔赍志以终。

李德全:

    树社会教育之先声,化雨普沾,至今江左留遗痛;

    负人民群众之重望,鸿猷未展,共为海内惜奇才。

秦柳方、赵启凤、余丽秋、戴有安:

    几千里餐风宿雨,在欢呼声里,投奔到人民首都去;

    三十年阔斧大刀,从荆棘丛中,开辟出社教道路来。

侄婿王叔咸、侄女俞锦文:

早年处反动势力下,与环境斗争,桑梓尚留成绩在;

    今日正展开抱负中,为恶病夺去,燕山徒有典型存。

辅仁中学校长杨四箴:

    是社教先锋,坚守岗位,矢志不渝,巾帼英雄垂不朽;

    乃文化战士,认清立场,鞠躬尽瘁,桃李伟业足千秋。

上海实验工人学校全体师生:

    恨逝去匆忙,万众同哀,昔日辟径开途,创工人教育;

    惜生也短促,师生交泪,一身斩棘柀荆,为民主斗争。

罗廷光、邰爽秋、毛礼锐:

    菁莪造士,棫朴作人,教育被群伦,黉舍只今真济济;

    风雨同舟,山林荜路,刹那惊怛化,海天终古思茫茫。

“棫朴”: 棫,树木名,即柞也,其材理全白无赤心者白桵,直理易破,可为犊车辐,又可为矛戟矜。朴,枹木也。《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芃芃,木盛貌。山林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才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以“棫朴” 比喻人才。“荜路” ,犹“荜路蓝缕” 。荜路,指柴车。蓝缕,即破衣。《左传·宣公十二年》有“荜路蓝缕,以启山林” 句。谓架柴车穿破衣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侄俞焕之:

    三十年来,树人济贫托儿,忆昔追随,抚膺尽瘁为社教;

    一生处事,克己自菲忘我,痛今永诀,怆怀反哺报深恩。

“抚膺”捶胸。表示悲恨。“反哺” 原指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奉养父母。

钱俊瑞、马叙伦、韦悫:

    为社会教育服务卅余年,虽宿愿未偿,事业精神堪景仰;

    在人民政府工作一个月,竟遽尔溘逝,辛勤从事足楷模。

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员工:

    是本院的母亲,创校苏州,讲学无锡,都只为栽培桃李;

    任教部之司长,终日辛勤,一朝病逝,不再能服务人民。

严景耀、雷洁琼:

    风雨已平调,正海内建设需材,谁知壮志难酬,典型长住;

    人琴休帐望,怜毕生许身教育,赢得清芬永在,懿范堪钦。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教司全体同仁:

    五周聆教益,笑貎犹存,视同仁若家人,事业终身勉后起;

    一旦告永别,震悼何似,化悲痛为力量,完成遗志慰先生。

上海女青年会董事会:

    学贯中西,力行社会,数十年尽瘁精神,能使群众得领导;

    甫归海外,即膺重寄,一霎时遽悲奄化,应为国家惜斯人。

孙瑞璜、王国秀:

    乐育负清名,肎鞠躬尽瘁精神,最难得南归未及庙堂列议;

    羁栖传噩耗,当急景凋年时节,不堪念此来暂晤絮酒招魂。

古梅:

    多年同事,知道你有理想、有计划,要终身为社会教育而努力;

    今日长别,叹息我丧良师、丧益友,当效学替工农服务的精神。

陈以鸿:

    三十年兴学育才,师门随侍,训诲常亲,栖息一枝安,饮水思源难报德;

    数万里扬帆归国,社教弘敷,身心交瘁,迷离五更梦,朔风冷月痛招魂。

朱振方:

    办民众教育、办工人教育、办社会教育,一生尽瘁教育,门墙桃李满天下;

    为妇女奋斗、为祖国奋斗、为人民奋斗,卅载艰危奋斗,事业文章留人间。

董渭川、孔文振:

    背负着沉重的家庭,一生为工农教育奋斗,功绩遍江南,光荣应该归吾友;

    身回到解放的祖国,全心对人民政权效力,噩耗惊海内,群情同悼丧良师。

沈吕默、冯士芬:

    三年前,旧社会迫你呼出,服役要民众,捐税要民众,仼何享受却没有民众;

    在今天,新社会向你保证,生产为人民,建设为人民,所有打算都为了人民。

许岱云:

    论行辈情同手足,论学问恩比严师,遗教今犹在,却不料一纸修文,魂归蓟北;

    怅锦堂境迫桑榆,怅安仁心悲别鹄,蓼莪又废吟,最难堪满门老幼,泪洒灵前。

王均:

    是群众的导师,为民主奋斗,为教育献身,听其所言,察其所行,瞑目合千秋,遗惠在人垂不朽;

    视学生如子弟,具父兄严毅,具母姊慈祥,待之以诚,爱之以德,怆怀溯廿载,深恩翳我未能忘。

夫唐庆诒:

    呜呼!姊竟一霎归真耶,维姊行谊本仁恕,志节矅日星,至诚吐肺腑,殚精竭思,矻矻卅年勤教育;

    吁嗟!余今万念俱灰矣,痛余家庭丧良伴,子女失荫庇,事业折右臂,霜鬓瞽目,茫茫百感哭天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预支
后一篇:厚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