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荡口古镇

(2019-01-19 17:26:18)
标签:

历史

分类: 诗/歌词/对联

   荡口古镇


许荣海

荡口古镇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荡口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古镇位于无锡东南锡山区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这里历史遗存众多,有4个(13处)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1个市控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200810月,锡山区区委、区政府正式启动了荡口古镇保护性修复工程。在上海同济规划院、苏州规划院、上海奇创等多家单位规划、策划,确定了荡口古镇保护开发的总体定位:充分利用文化遗存,整合湖泊、田园生态资源,复合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生活居住为一体,独具水乡风韵、能满足游客需求、体现江南水乡风情旅居名镇,长三角古镇文化休闲目的地,明清江南古镇影视剧拍摄基地,最适宜憩息、颐养的旅游生活社区。

2010年荡口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景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围绕游客吃在荡口,住在荡口,文化休闲在荡口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成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景区共设旅游景点8处,分别是华氏义庄、钱穆旧居、关帝庙、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华君武故居、亨得利钟表馆、王莘故居、会通馆。

荡口,古称丁舍和丁村,因位于无锡东南的鹅湖和南青荡而得名。是目前无锡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如今义盛河两岸,保留着成片的古建筑群,有北仓河老街、华氏始祖的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故居、三公祠、珍贵历史遗迹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

原荡口位于无锡市东南,东与苏州市相城区接壤,北与常熟市交界。境内土地平坦,河荡众多,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 2004年,荡口镇与毗邻的甘露镇合并为鹅湖镇。鹅湖镇由甘露、荡口两片区组成,为无锡市6+1城镇组团之一。全镇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城镇组团规划面积为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平方公里。截止到20092月,下辖2个社区、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人民路社区、青虹路社区、甘露居委会、鹅湖村、青荡村、三新村、园通村、新桥村、圩厍村、谢埭桥村、群联村、蔡湾村、燕水庄村、桥村、松芝村、甘露村,总人口6.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9万人。

秀丽的鹅湖孕育了历史名镇。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因此,这里孝义之风盛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成为江南粮赋第一乡。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历经数年保护开发,荡口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精心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古镇。

荡口古镇一期(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20.68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锡山区人民政府投入近10亿建设资金,经过近五年的保护修缮、开发建设,现已完成建设任务。共修缮、复建建筑6.2万(其中历史建筑、文保单位2.8万)。沟通景区水系,丰富景区河网,修复古桥28座,完成1200米的北仓河河道整治和两岸古码头、古驳岸、河埠及古民居的修复。整个景区水、电、气、通讯、消防和亮化照明等各类配套管网全部完成铺设,并已安装到位投入使用

荡口古镇东枕鹅肫荡,南挽南青荡,北连蔡湾荡,西接苏舍荡,古镇四周,河网密布。伯渎河与镇内的市河、北仓河、北新河、东新河、鳗鲡浜、银鱼浜、庙浜、新开河,纵横交错。湖荡、河浜、桥梁、舟楫和修复完善后的水池、水榭、水埠以及丰富的地方物产,组成了荡口亲水文化的美丽画卷。

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赞美之词。清代诗人杜汉阶的竹枝词诗曰:

东南巨浸首鹅湖,绝妙烟波万叠图。

云外青山遥映带,风光得似邑西无。

秦琦的诗曰:

鹅湖美色水深深,系棹携壶取次斟。

询是水乡风味好,银鱼如雪细如针

侬有鸡头正堪采,鹅肫荡里泛青波。

杨南峰诗曰:

天知早稻上场来,故放晴光日日开。

老酒深缸软草铺,与君同把太平杯。

文征明也有诗句云:

翘首鹅湖刚百里,遥怜岁晚客间身。

浣女捶衣河滩头,客船停于屋檐下

小桥流水、傍河民居,驳岸河埠,船只往来,形成了浓郁的水乡特色。根据古镇核心区保护性修复实施方案,修复建设的桥梁有 29座,有石拱桥、石板桥、廊桥,有单孔的也有多孔的,形态各异。这些桥梁演绎着荡口人积富为民、行善积德、造福桑梓、崇尚孝义的生动故事。荡口船的种类繁多,有米包子船、火轮船、航船、乌蓬船(亦称嘡嘡船),还有小网船、罱泥船、小画子船、蚱蜢船、放鸟船、龙船、浆船,以及救火、戽水的洋龙船,堪称船文化博物馆。

由于水面广博,水上物产丰富,鹅肫荡内原盛产菱芡、鱼虾,尤以银鱼最著名,岁亦不下万斛。近年来,省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青鱼、鲢鳙鱼、中华鳖驰名省内外。

景区大门前矗立新建石牌楼,二层翘顶四柱三门,高约三丈,宽四丈有余,正中镌“荡口” 二个金光闪闪大字,两侧石柱镌刻一联:

    孝镇义庄,吴韵千年锺荡口;

        高才绝技,群贤一脉出鹅湖。

此联由李志川撰联,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教授书写。

侧柱一联由原文管会副主任夏刚草先生所撰嵌名联,癸巳年(2013)春锡山孙璘书:

    荡润延祥,德水泱泱连伯渎;

    口衔丁舍,仁心晔晔照濠湖。

荡口古称“丁舍” ,乡名曾为“延祥”

石坊背面题额为“仁里义坊” ,两侧石柱楹联为:

    人文名镇,人才济济,人杰俊髦闻四海;

    义善福邦,义誉昭昭,义行仁德式千年。

“俊髦” ,意谓才智杰出之士。[máo] 古代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也称毛中的长毫,喻英俊杰出之士。该联由原惠山区交通局长張金海先生撰句,锡山华人徳书写。

两侧一副赞美“荡口、鹅湖” 之联,由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青年盲人联家蒋东永撰句、李啸书法:

    荡口繁华,名乡长卷任风卷;

    鹅湖灵秀,古镇清流带韵流。

原稿中间被改数字:

    荡口繁华,古香长卷任风卷;

    鹅湖灵秀,名镇清流带韵流。

上联写古色古色古香繁华的荡口,似一幅历史长卷任风卷。下联赞鹅湖人杰灵秀,如带韵流动的清流。上联写地、下联写人。而现被改成“名乡、古镇” ,有合掌之嫌。

进门有大溏,名曰“花笑池” 。北岸有水榭,额名“一得”, 额侧檐廊有抱联:

    轩名春草,馆曰会通,仰历代才俊挥北斗;

    荡口仁风,鹅湖秀水,看群伦孝义润南延。

此联由原中国书协主席、江阴沈鹏行书写就。联作者未具名。原联作者是市楹联学会会长袁宗翰先生,据说后由沈鹏秘书自行改写(后半段),虽本联改后仍对仗工稳,联意确切,但平仄有一瑕疵,上联最后一句平仄,缺失交替。“俊” 处本应平声,但“俊” 为仄声,节点上一仄到底,其实只要再把“才俊” 两字对调一下,成“俊才” ,一切平仄问题都解决了。

前屏中空镂雕砖刻“荡口” ,两侧抱联:

    览胜登喜高,沐雨经风看古镇;

    凭阑常陶醉,流光溢彩壮鹅湖。

此联由市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钱圣南先生撰写,王志安先生书就。上联首句原为“览胜喜登高” ,王志安先生书法时搞颠倒了,古镇建设办监管同志也疏忽了。这样首句对仗就有问题了,而且“登喜高” 也不知所云。此下联前半段平仄也有瑕疵,前四字全为平声,失替。该处一马平川、河塘纵横,“登高”不知何指。

此屏背后一联:   

    逊其智,居其愚,惟虑其远;

    明诸心,守诸躬,故流诸长。

这副格言式的对联不知作者是谁,它告诫人们不卖弄聪明,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庸俗的凡人,是避免取祸到将来;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并亲自去行动实现它,所以这是家族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虽真理放之四海皆准,但该联放之祠堂将更合宜。此联由朱培尔先生书法。

靠水边吴王靠座旁立柱,面朝水荡还悬有二副抱联,其中一副文字,轩内游客难睹全貌,只能乘游船才知对联内容。中间一副由谈学明先生撰联、王剑先生书法之一联:

    江水河水溪水,凝成鹅湖万亩甘露;

    仁心孝心善心,化作荡口千年古风。

该联运用了规则重字,使人对此联印象更加深刻,上联写鹅湖景,下联写荡口人,其意明辽。颇具特色,只是后半段平仄有些混乱;上联“亩” 处应为平声却为仄;下联“年” 应处应为仄声现为平。不妨将其中二字前后移动-下,其意不变,平仄毛病痊愈:

    江水河水溪水,凝成万亩鹅湖甘露;

    仁心孝心善心,化作千年荡口古风。

两侧一联取自明代彭池赠荡口华西楼诗句,由费加龙先生书写:

窗中鸿岫芙蓉色;

槛外鹅溪碧玉流。

“岫” 本意为岩穴,山洞;文言文中多指山峰。“鸿岫 即指“鸿山”

在荡口游客服务中心侧门“纳福延祥” 匾额两侧,有副陶祖德所撰,穆棣所书之抱联:

    尚德名乡流水小桥,览鹅湖画卷;

    崇仁古镇长街深巷,存梅里遗风。

游客服务中心贵宾室外“燕贻堂” 两侧有副八言佚名联,由陈大中书法:

    礼以闲心,乐堪照德;

    智能用事,仁足爱人。

本联改取于《中囯古今格言对联选萃》:

敬以持己恕以接物  礼以闲心乐可昭德

勤能补拙俭能养廉  智能用事仁足爱人

后半段,並把“乐可昭德” 四字改为“乐堪照德” 四字。“堪”, 意谓能、可以。改之尚可。“昭” 字义为形容词,名词或动词。作形容词用时,释义有彰明、显著,光明美好等意思。作名词有光、亮光,姓,古代国名等释义。作动词时显扬,显示的意思。常用词组有昭布,昭然,昭示,昭雪,昭然,昭昭等。昭德 指宣扬美德。而“照德 却不知何意,明显是画蛇添足,“昭” 字下面多了四点,其意全无了。

 

 

古镇桥联

古镇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共有大小桥梁29座,分别是:

通源桥、泰平桥、会通桥、兰雪桥、如意桥、延祥桥、卖鸡桥、卖鱼桥、永安桥、迎福桥、学士桥、观稼桥、花颜桥、贯虹桥、孝义桥、传芳桥、世翰桥、通儒桥、义盛桥、忠佑桥、在理桥、嵩峰桥、水酉桥、积善桥、双梧桥、耕读桥、文昌桥、春晖桥、千虑桥等。

其中11座虹桥桥柱镌刻有桥联。桥联去的,也有新的。

蒿峰桥北向:

    鸟冲细雨桥蔭出;

    蝶弄微风草际来。

此联是由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七律诗:

鸭冲细雨桥阴出,

蝶弄微风草际来。

改变而来。南向另一联为:

    水生金浪兼天涌;

    云渡青冥傍月飞。

古人周翼有《中秋夜泛舟鹅湖》七侓诗句:

八月十五夜何其,鹅湖漾舟人未归。 

水生金浪兼天涌,云渡青冥傍月飞。

鸿雁沙...

此联取之其中。

积善桥东向:

    绵世泽莫如为善;

        振家声还是读书。

    这是一副传统“积善、读书” 之联,此处运用恰如其分。

       西向另一联为:

波心月映虹垂影;

        水面风生浪作堆。

该联取移自宁波西郊的鄞州区古林镇西洋港桥畔“积善亭”的桥联:
          
语语言言谁作主,晴晴雨雨总宜人。
          
波心月映虹垂影,水面风生浪作堆。

的下联。

春晖桥北向:

    及时花发春常在;

    介寿杯深客过频。

此联取自半个荡口人,华幼武所作《春晖堂》七律诗:

    筑得堂成昔奉亲,采衣芳树两鲜新。

    及时花发春长在,介寿杯深客过频。

    燕子帘拢初着雨,菖蒲几席不生尘。

    寥莪一自无颜色,漠漠东风草似茵。

南向另一联为:

    春晖照人春不老;

    芝草阑干芝有孙。

该联取自元末,诗界领袖杨维桢的《春草轩辞》中之句。

耕读桥南向(因古镇华氏晴耕雨读,诗礼传家而得名):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示儿孙两条道路,惟读惟耕。

这是一副传统古联,该处取之,合情合理。

北向另一联:

    东望虞麓虎丘尽孔道;

    西达惠峰鸿岭皆康衢。

此联写出了“耕读桥” 的地理位置。“孔道”, 通往某处必经之关口,亦指大道,大路。“康衢”, 四通八达的大路。

有的桥联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如义盛桥,义盛桥始建于光绪十九年,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

东侧有一副对联:

崇仁不忘常修路;

尚义当知多建桥。

这副对联的含义就十分明确,崇仁尚义不能挂在嘴上,要落实到行动,就是行修路建桥一类的善事。

西侧桥联为:

    由来荡口人文地;

    自始鹅湖鱼米乡。

此联对仗、平仄、内容均佳。只是内容范围大了一点,作为某一桥联却不合宜。

此两联是由华菊生先生新题並书。

永安桥东向:

        碧水飞凫风帆远送;

        清溪映月虹架高临。

西侧桥联是:

黍稔晨收,菖蒲夕泛;

        濠湖东注,苏荡西来。

该上联说的是丰收景象, 黍,亦称黄米。稔, 庄稼成熟。下联说的是荡口的地理位置:在鹅肫荡(也称濠湖的西边,苏舍荡的东边。

泰平桥东侧:

桥号泰平,愿四境民康物阜;

河分馨清,看两图麦秀禾肥。

作者用意非常清楚,桥号泰平,祝愿四乡八邻农业丰收,安居乐业,尽享泰平年景的喜悦。

桥的西侧:

    前庚子人后庚子年,主议改建;

    昔用木架今用石叠,永砥中流。

该联应是史实和桥的变迁,作者是荡口有名的实业家养蜂大王华绎之的祖父华鸿模先生,上联说的是时间跨度和几代人为民建桥的史实,前庚子人后庚子年整整相差六十年,鸿模先生的祖父出资造了座木板桥,六十年后鸿模先生自己出资建了一座石桥,三代人为民办实事,造桥福民,意味深长。

此两联都是阳文镌刻,其意与桥有关,是原汁原味的老联。

卖鱼桥北向:

    鸿峰远映风穑外;

梅里平连云水中。

    南向另一联:

曲涧低围连圃后;

小池新凿在门前。

学士桥南向:

    鹅湖光复先贤宅;

    伯读遥通学士桥。

北向另一联:

    一点烟鬟留夕照;

    三层楼阁接垂虹。 

此联为清顾贞立栖香阁词》:

            一望似神仙。 东亭好,阑砌玉玲珑。

    一点烟鬟留夕照;三层楼阁接垂虹。

人在画图中。 东亭好,最忆是花朝。

破寂自倾鹦鹉盏,拈题先得美人蕉。

阁倚凤凰箫。 ..

    中二句,运用古人诗句无尚不可,况且对仗平仄颇工,只是“三层楼阁无所指。

    兰雪桥南向:

        缓步溪头看落日;

月明深竹抱琴还。

此联选自明高攀龙七律《水居闭关》

幽居无事不开颜,为惜春光只闭关。

两眼情亲惟绿野,一生心契有青山。

桃华灼灼鸟啼寂,柳絮飞飞人意閒。

缓步溪头看落日,月明深竹抱琴还。

    中最后二句,因非中间二句,不成对仗,而且内容与桥无关,因此移来作为兰雪桥桥联有牵强之嫌。

北向另一联:

    鸿迹偶曾留雪渚;

    鹤情原只在兰田。

此乃元倪云林所作 “思归” 七律诗:

久客怀归思惘然,松间茆屋女萝牵。

三杯桃李春风酒, 一榻菰蒲夜雨船。

鸿迹偶曾留雪渚,鹤情原只在芝田。

他乡未若还家乐, 绿树年年叫杜鹃

中一联,仅将“芝田”改为“兰田” 。芝兰同物,其意虽不变,但作为桥联借用,其内容不相符。

花颜桥东向:

    桥名花颜,一望湖光共美艳;

    地邻北仓,两岸市廛皆阜康。

此联由王华明先生新作,立意明确,符合场景。但“一望、两岸” “望” 是动词,“岸” 是名词,词性不同,对仗欠工,而且全联平仄一片混乱,就尾音对了,中间全有问题。

西向另一联:

    市声涛声,几回梦寻山塘旧影;

    通者达者,一日锦绣甘荡新景。

此联也是王华明先生新作,虽联句诗意浓郁,但对仗有欠,如“梦寻” 是主谓结构,而“锦绣”是形容词,对仗欠工。而且也是平仄一片混乱。特别是上下联都是仄收尾,违背了对联“上仄下平” 收尾的最基本原则。

 

             古镇店联

古镇上店铺林立,不少店面悬挂着古色古香的楹联,但一般质量不高,有赶时髦之嫌,原创定制佳联更是鲜见。

翊臣宫悬嵌名板联:

    翊日漫道佳肴美;

    臣宫客来满座居。

    本联虽为嵌名定制,但对仗欠工,“翊日”   翌日 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而“臣宫 为何意?与 “翊日” 怎对仗。“满座居” 也其意不明,且上下联前半段平仄又失替。

  翊臣宫位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蜡梅芬芳
后一篇:浦起龙故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