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象无形大声无音的开拓者
大象无形大声无音的开
拓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81
  • 关注人气:7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小时候常走的泗堡桥

(2018-05-02 11:17:00)
标签:

文化

分类: 往事

我小时候常走的泗堡桥

薛明

我小时候常走的泗堡桥

无锡北门外古运河上,有座莲蓉桥。向北,通过江阴巷、竹场巷、泗堡弄,可达泗堡桥。“转河”围绕的,是荷叶村,泗堡桥就架在转河上。

解放前,我在无锡市泗堡桥小学上小学。我常在泗堡桥上走过去,跑回来。过桥,就是过转河去荷叶村。那里有我许多同学,我常应约去那里玩。

转河旁边是旧无锡有名的造船厂,河里和空场上,密密层层停满了待修的船。不同的是:河里的船底贴水面;空场上的船底朝天空。偶尔,我也会在河上“跳船头”:就是从这条船的船头,走到船尾;再跳上另一条船的船尾,走到船头。这样翻跳三四条船,也就过了转河,到了荷叶村。但是,母亲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她知道了,非骂到嘴唇上起泡、她决不会止嘴。怕我落水哇!因为在船缝中落水,连屍体都很难寻找。

上了中学,就疏远了泗堡桥。

考上大学,又与泗堡桥经常见面。因为过泗堡桥,绕荷叶村半圈,就过亮坝桥。这是走去火车站乘火车的捷径。

工作了,久久不见泗堡桥,偶尔也会在回忆中想到它。

后来看书,听大人讲故事。说在宋朝,古运河从莲蓉桥向北,包括荷叶村这一带水面,俗称“黄天荡”,是名将韩世忠大败金兀术的地方。

在清朝,四面环水的荷叶村,只有一座小木桥与外边来往。在“黄天荡” 的西北荡岸,也是荷叶村的东南角上,有一座庙,住着一男一女两个乞丐。两人各讨自己的饭,各占一角自己管自己生活,互不干扰。

一次,女乞丐生病了,高烧不退。男乞丐听她哼哼不止,不能见死不救,只得留下侍候。有一次,女乞丐在迷糊中发现,神龛边上有些光亮。她挣扎着起来,伸手一摸,竟是四个金元宝、还有一些碎银。既是天涯沦落人,有钱就共享。不久,女乞丐病好,就与男乞丐结为夫妇,成家立业。

他们在小木桥堍开了爿小吃店,生意兴隆。眼见行人在风雨冰雪中过窄窄的小木桥,非常不便,有的竟还落水溺死。夫妇商量,发发善心,就把金元宝兑了,造了一座大石桥。因为用神殿中四个元宝兑了钱,造了桥,所以取名“四宝桥”。后来,刻字的工匠嫌“四”不佳,建议改名“泗堡桥”。他们夫妻同意了。

据许荣海先生所著的《北塘楹联》记载,原泗堡桥西有对石柱,上有楹联一付:

 

孤远吴江联桂楫;

波涵卯色映梨庄。

 

这对联在有心人写的书上还保存着,但石柱已无踪影了。

1985年,因转河被填,泗堡桥已是虚设。园林局把它拆迁到鼋头渚充山大门之北、“藕塘深处” 堤岸上。无锡市园林局保护古迹,做了件大大的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乞丐为乡亲造福的一段佳话。

有次,我与外孙乘车外出游玩,到了鼋头渚充山大门之北,久别重逢,我又见到了泗堡桥!

我为他讲起这段故事,他就兴奋地跑来跑去拍照;见他上了桥顶,我就远远地帮他拍了一张。从此,与亲朋熟人路过此处,我便要介绍:“这就是我小时候常走的泗堡桥。”

          2018/4/29无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