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钱伟长精神千古永存

(2017-09-03 18:45:03)
标签:

转载

      钱伟长(图)        钱伟长曾受毛泽东邓小平特殊对待(图)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7月30日上午6时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长星陨殁,举国哀悼。

    钱伟长生于1912年10月,江苏无锡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副校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早年与其导师辛格合作,研究板壳内禀理论,开创了板壳理论新方向。他提出的非线型偏微分方程,被国际誉为“钱氏摄动法”。他是力学家,被海外媒体誉为力学之父;同时也是应用数学家,教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早在上世纪60年代,钱伟长就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之一。曾连续四届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钱伟长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钱伟长曾说,他一生当中所有重大选择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一提到"三钱",人们便会肃然起敬地想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为给祖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他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实力决定地位"的国际背景下,他们在给我们国家带来更多安全感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一个时代的自豪感。钱伟长一生传奇多多,有两件印象尤深:其一,考清华时历史100分、物理5分,但为了“学造飞机大炮”,改变国家积弱被欺的命运,他毅然弃文从理转攻物理,并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在“为了祖国的需要”“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些曾经的箴言已经泛黄的今天,重温钱老的经历,我们是不是会悠然心会?其二,钱老姓钱,却一点不爱钱,担任上海大学校长不拿工资——试问当今,能做到这一点的天下有几?
  一位98岁的老人走了。为什么他的逝世是“国家的重大损失”?是其巨大的榜样力量:爱国敬业无私无畏的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创新的理念,敢作敢为坦坦荡荡的人生态度。学高德馨,高山仰止;斯人虽去,百世流芳!

    沉痛悼念我国卓越的科学巨匠钱伟长教授。他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的一生,追求民主的一生,追求进步的一生,追求光明的一生。民族精英,科学巨匠,学之良师,德之楷模。钱伟长精神,永垂不朽!

              

                           钱伟长院士“名言录”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院士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先生已去,教诲长存,他生前的许多谈话,今天看来依然是极具针对性的真知灼见。

  ——我不是党员,不过我还是拿党的事业作为我的终生事业。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个人吃点亏不要后悔,不值得后悔。我们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靠这么点精神,为我们中华民族立了大功绩!这就是公而忘私。我们先哲对我们的教育是很多的,譬如像范仲淹那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就很精彩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为天下着想,也就是为中华民族、为党的事业着想。

  ——我一辈子就是这样,所以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今天干这个,明天又干那个。我说我是看国家哪方面需要我,我就力所能及地去干。我的基础好一点,有这个能力可以这样做。我可以临时开一个题目,保证三个月内就可以开展。我会查资料,看书也快,今天干完这个,明天就可转到另外一个题目去。我的题目很杂,什么都有,因此有人说我是“万能科学家”。其实不是万能,不过我会去学一类东西,我会看人家的东西,看懂了我自己能下结论,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下去。我懂得爬在人家肩膀上,我要永远爬在人家肩膀上。

    ——我不是天才,我的学习是非常勤奋的,我发现很多东西我还不懂,需要,我就学。你们不要相信天才论,关键是在于刻苦和努力。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

  ——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应该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很多,那你就是很有学问;你觉得什么东西都懂,你大概是没有学问的。我们要培养这种人,满肚子都是问题的人,这种人是我们国家需要的。培养博士生就是使一个没有问题的人变成有问题的人,也懂得力所能及来解决问题。

  ——那种把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划得很严、各种专业分工过细、互不通气的孤立状态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在我国形成的理工分家、文科和理工农各科分家的现象,业已明显地影响培养建设四化人才的质量,现在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我们主张理工合一,文理渗透,反对现在国内中学就文理分家的现象。

    ——什么是应试教育?就是学校忙于应付考试,小学应付考中学,中学应付考大学。现在的考试非常刻板,数理化都是硬碰硬的,差一分就落选,家长就要交许多钱。搞到最后,成了哪个学校升学率高的,那个学校就是好学校。即使仅就智育而言,这也是片面的。

  ——学校体育很重要。好处之一是自身健康,另外运动也可以培养人,培养人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运动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要应付环境,就要有分析、决策的本事。运动是培养人的体力,增强体魄,激发拼搏争先的斗志,形成合作的团队精神的最好形式。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