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梅园 _ 诵豳堂
许荣海
香海老屋后有抄手游廊直通诵豳堂。此堂始建于1915年,翌年建成。因荣德生先生经常于清晨在此诵读《诗经·豳风》故取堂名为“诵豳堂”,此堂气魄庄严,是楠木结构,故俗称“楠木厅”。正厅之间,两侧各有配房三间。背面黄石筑墙,里平外凸。正厅有三条走廊,与香海相接。厅堂古色古香,陈设古朴雅致,置有红木家具,石景摆设,名人书画,玉石挂屏。堂前檐上,悬无锡近代书法家秦歧农录祝枝山联句而篆书的抱联:
四面有山皆入画;
一年无日不看花。
檐廊下另有一副抱联:
使有粟帛盈天下:
常与湖山作主人。
这是1929年四月,钱以振先生率商团三百人来锡旅行,荣德生“先生适倌授餐,备极优渥,同深感颂,敬献一联以彰。”
堂中两壁也悬有两副楹联。其一为: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这副极富哲理的格言式对联,由清末左宗棠所撰、其时杭州的著名书法家沈兆霖先生,于咸丰壬子(1852)腊月,书于书房静香斋。该联既表达了作者的处世行亊之道,又是对他人立身安命的谆谆规劝,其有益的人生哲理值得品味。联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巧用上、中、下,高、平、宽进行形象度量表达,妥贴之极。耐人寻味,给人启迪。荣德生对此联非常钟爱,连同下联请人把它刻在红木上,悬在此堂,並把此联作为他的座右铭及荣氏家训。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髙,又字朴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曾多次入湖南巡抚幕府仼职,也曾襄办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历任浙江巡抚、闽浙、陕甘总督。力主洋务运动,创办我国第一家船厂、纺织厂。清代杰出的军事家,亦为联坛大家。
另一联为;
晴日醉,雨日睡,福简简吁可愧;
短歌强,长歌狂,诗平平乐未央。
这是清代梅花衲子制句、福建伊秉绶先生于嘉庆元年(1796)所书旳一副古联。伊秉绶福建宁化人,清著名书法家,官至扬州知府。
陆松笙在1948年夏,曾草书一联,当时离无锡沦陷梅园遭破坏不远,匾联多失,此即补书之作。。現仍悬堂中匾额两侧:
为天地布芳馨,栽梅花万树;
与众人同游乐,开园囿空山。
诵豳堂内悬联曾有许多,皆名流之作,盖此地常为墨客咏觞修褉之所也。据《锡报》1922年报导:诵豳堂内中悬一幅梅花中堂,枝干挺秀,旁有寒厓撰书的一联:
七十二峰青未断;
万八千株芳不孤。
上联描景,下联咏梅,以如染的远峰为背景,将似云的梅花作意境,文笔生动,气韵流逸。
其他还有裴国昌的:
香漫清野;
色压芳邻。
荣汝棻的:
风送暗香来几辈,动阁中诗兴;
天空白云净数峰,见湖上青山。
储南強的:
手种梅花,如此主人真不俗;
眼空震泽,看来山势亦朝宗。
储南強(1876~1959)宜兴两洞首创经营者,近代进步人士。民国初年任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国文教席。与荣德生交谊不浅。
严毓芬的:
几生修得到;
一半此勾留。
严毓芬,无锡张泾人。清末举人,在家祠开办“经正学堂”
辛亥革命后更名为“经正高等小学”,培养了许多人才。时大总统黎元洪、教育家黄炎培等特赠匾额祝贺。
姚景绶也集天发神忏碑句成联:
大才被广厦;
巧工利天然。
衡阳曹熙的二联,
其一:
留此冰雪质;
不隨江山移。
其二:
指挥云树规全局;
研炼湖山入壮图。
张啬庵、钱葆珍、田一夔等的佳联:
藏书何止三万卷;
种树须教四十围。
几树梅花,
数丛怪石;
四围山色,
万顷波光.
园拓数十弓,
人间是福;
梅开千万树,
天下皆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