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读后感   管壮芝

(2015-09-06 14:43:4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后感

促进学生的优质学习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作为教育者来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实行,以前的单纯传授的教育形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要求了,现在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是一生追求的目标。利用假期时间认真的阅读了《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这本书,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本书介绍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还介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理论及案例,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案。

看了这本书后颇受启发。传统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是课堂唯一的提问者,几乎从不激发学生的思维,不引导学生解释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写,告诉学生怎样做,判断学生回答的是否正确,展示正确的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机械的模仿,没有自己的想法。课堂教学水平开始提高,教师开始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课堂的数学会话中起了关键作用。教师的提问开始关注学生的思维,开始追问为什么,有什么方法,出现了一题多解,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思路,但是教师仍旧是主要思想的源泉。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提出了探究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相互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把多种解释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合作教学合作学习开始了。最高境界,教师是一个合作的教授者和学习者,调控课堂活动。学生自发提出问题,相互进行解释,得到最终答案。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协助获得理解、纠正错误。有关课堂的实效性,我认为1 课前准备,树立“有效”理念;2 激发兴趣,奠定“有效”基础;3 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效”参与。

     只有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总之,新课标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作为教师,应该尽量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是我们数学老师一生去研究的学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