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黄厚江(郑旭摘)
(2013-06-04 16:18: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后感 |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竟然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了黄厚江老师的著作《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终于可以叩开“本色语文”的大门,倾听本色语文那质朴而生动的声音。
黄老师在著作中指出: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最喜欢书中的这段话:“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不是无为。本色,不是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是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是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得更远。但这里是出发地。”
其实,我们小学的语文课堂同样需要这样的“本色语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了许多年,也听了很多课。有时候,那花哨而低效的课堂真不知道到底是在上什么课?大段的录像、无意义的绘画浪费了本就不多的课堂时间;有时候,低年级语文老师所展现的第二课时与中高年级的课基本上是一个模式,串讲课文,一篇课文教完了,有的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生字更不会写;有时候,教师为了让课有看头,把本来条理清晰的课文打乱顺序来教,且翻来覆去地问“你读懂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的收获少之又少。
黄老师认为“真理总是朴素的”,“新课程理念可以体现在普普通通的课堂中,可以用最平常的方式去实践”。他不提倡“唯新为好、唯奇为好”的评课标准。他为大家提供了一节家常好课的标准:1、目标简明。2、结构简单。3、方法朴实。4、教师省力。5、学生卖力。
啰啰嗦嗦,写的都是黄老师的一些观点,实在是觉得自己能把这些观点慢慢内化就已经不易了,只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践行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