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文坛盟主”果戈里
果戈里是讽刺艺术的巨匠,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别林斯基曾经赋予他“文坛盟主,诗人魁首”的称号。
尼-果戈里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地主家庭。他从小爱看书看戏。十二岁进入一所高级中学读书,权贵子弟欺他家境差,长相古怪,常常奚落他。果戈里就用讽刺诗与漫画回敬他们。中学毕业后,他到彼得堡谋得一个文牍官的”公差“,因为薪俸低微辞职,开始专事文学创作。
1832年,他的《狄康卡近乡夜话》出版。他用抒情,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劳动人民的优美形象,鞭笞了统治者的卑劣和愚蠢。但确立果戈里文坛盟主地位的,是三年之后出版的《密尔格拉得》和《彼得堡的故事》。
这两部作品以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和对小人物悲惨命运的描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外套》,《鼻子》和《狂人日记》等短篇小说更是名扬世界。
1836年上演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轰动了整个俄国。剧情是一个纨袴贵族子弟途经某城时,被当地市长误认为微服私访的《钦差大臣》。市长为了掩盖自己贪污腐化行径,拼命巴结假钦差而闹出种种笑话。剧本以笑的形式尖锐地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丑恶与腐败,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836年6月,果戈里出国并开始创作《死灵魂》第一部,写作历时达七年之久。作品通过投机家乞乞科夫跑遍各地主庄园购买死农奴“灵魂”的过程,塑造了各种地主典型;有两年只读14页书的马尼洛夫,有孤陋寡闻的女地主科罗潘契卡,有到处惹是生非的罗士特洛夫,有贪婪笨拙的萨巴凱维兹,有爱财如命的伯留希金等等。这是一部以俄国的“病态历史”而“震撼了整个俄罗斯”的“划时代的巨著。
由于农奴制的卫道士们的攻击,果戈里再一次到了国外,思想起了变化。1847年,他发表了《与友人书简选》,否定自己的作品与“文坛盟主”的地位,并声言《死灵魂》第二部将塑造农奴主的正面形象。可是他绞尽脑汁却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最后,还是在苦闷中将第二部的手稿付之一炬。十天后,他就去世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