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2013-06-21 18:46:10)

九峰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提高备课质量、建立有效课堂,我校决定认真按照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的有关精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全体教师参与,狠抓课堂落实,重视课后反思,鼓励求实创新。

二、集体备课的目的:

1、增强备课实效,减轻教师个体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合作研讨,积累集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3、促进校际交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教研水平。

三、组织机构:

    1、领导组

组长: 曾安锦                                                     

副组长:郑善娟                                   

成员:曾捷娃(语文)、钟家龙(数学)、黄丽丽(技能)

2、职责:                                                          

1)、制定集体备课方案和集体备课计划;                            

2)、指导各备课组长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督促、检查各组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召开相关专题会议,总结集体备课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骨干引领:中心学校制定方案;各校制定计划,落实分工;各教研组组织骨干教师示范带动。

第二阶段:全面推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全面组织集体备课,要求各科任教师轮流担任主备人。结合“一课二上三讨论”的教研活动,令集体备课出来的教案更可行、更实效,并以此促进教研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由集体备课领导组对各校集体备课及其他教研活动进行检查评比。

  五、集体备课的形式与内容:

1、学期初集体备课:重点是整体把握课程标准,合理定位本册内容学期教学目标,科学拟订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制订质量提高和学生辅导方案,并根据已往经验交流本年级段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2、课前常规备课:重点是“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

     3、课题或专题备课:重点是针对某一教学中的问题或课题组研究的问题进行集体商议,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便指导课题组成员或科任教师更好地解决问题。

六、集体备课的一般步骤

1、合理安排,落实分工。

备课组长负责该组该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任务分解、教学设计(或其他研讨问题)审核等工作,并督促每一位教师及时撰写教学设计。每次安排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定内容。

2、设计方案,及时交流。

各位教师必须根据各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任务内容,深入研读课标、教材,钻研教参,根据学生实际精心撰写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或教学中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给备课组长。

3、集体研讨,完善方案

备课组长召集本组全体科任老师针对本单元各备课人提供的教学设计及相关设想进行研讨,备课人在认真听取本组老师发言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对教学设计等进行完善,定稿后交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要安排专人记录,形成集体备课记录。

4、合理借鉴,有效创新。

每位教师在自己充分研读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实际,在主备人的方案中补充内容,编写出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为上好课做好准备。进行了个性化完善的方案可直接粘贴于备课笔记本内不需另抄。

5、课堂落实,教后反思。

各年级学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科学使用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针对课堂中发生的现象及时记下修改建议以及亮点分析,及时书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教学后记要做到课课记、及时记。每个教师每个月至少要写一篇教学反思交教导处,以便择优交流。

七、集体备课的要求

1、要有计划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开学初,各备课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

 2、要做到备课与上课有机统一。备课是为了上课,各校要积极提高师德水平,引导教师增强“有效备课”的意识,消除应付心理。要坚持超周提前备课,探讨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备课组教师要在集体备课后相互听课、评课;课后同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写出教学反思。

3、要做到集体智慧与个体创新有机结合。集体备课的优点是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省时增效,但如果机械照搬,则难免形式化、教条化,不利于教育教学。因此,教师个人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全身心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在备课前个人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相关情况;在备课中虚心倾听、积极发言、认真记录;备课要根据班情、学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对教学设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完善、提升,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

4、要规范集体备课,实现制度化、常态化。结合各组实际安排集体备课活动。要根据方案制订相关制度,加强教研组的考勤、考核。

1)各学科备课组长负责对本组教师的检查并记载,学校将全面检查各备课组活动的情况并适时进行调研。

2)凡不参加备课组活动或没有按要求完成的老师学校将按相关考核细则予以处罚。

3)每学期结束后,对各备课组进行综合考核,对评出的优秀备课组全体成员及备课组长进行奖励,并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结集交流。

4)备课组长要详细记录活动情况并保存,学期结束后交学校考核、存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