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咳嗽宝宝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难道服药后腹泻起?原来答案在这里
“在医院里,有一些咳嗽的宝宝服药后,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的现象,家长就会着急询问:医生,我宝宝咳嗽还没好,又开始拉肚子了,是不是开药太猛?各位宝妈,不要担心,在这里,我们从中医相关理论及辩证角度,为大家讲解为何有的咳嗽宝宝服中药后便便的变化。”
第一肺与大肠的关系
http://ww4/large/b209a7f0gw1fb308gtl81j209k071q37.jpg
   
 中医认为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相互为用,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传导,有利于糟粕排除;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有利于肺气肃降。如果咳嗽的宝宝大便不通畅,医生可适当帮他们排便,以肃肺降气而止咳。有文献记载,周春祥[1]老中医在临床上治疗久咳小儿,就习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瓜蒌仁、莱菔子、决明子等润肠通便的药物,结果发现治疗咳嗽效果显著。
第二肺与脾胃之食积咳嗽
http://ww3/large/b209a7f0gw1fb308zjk5kj208h064mx7.jpg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小儿咳嗽不仅与肺有关,还与脾胃有密切关系。小儿脾常不足,易发积滞,积而郁热,热灼津聚而为痰,痰上扰于肺,而发咳嗽。针对这类孩子,中医辨证为脾虚积滞咳嗽,应该健脾化痰,消积止咳为法。所谓的“消积止咳”,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消食化积止咳的效果。比如侯江红[2]中医师常选大黄、炒牵牛子、姜厚朴、白豆蔻、炒牛蒡子等药物治疗小儿食积咳嗽,将宝宝堵在肠胃里的过多食物、脏物清理出来,使宝宝肠胃通畅,而达到较好的肃肺止咳之效。
第三忌食生痰、积热之物
http://ww4/large/b209a7f0gw1fb30a5bhrdj20g40a0ta1.jpg
       
同时,我们叮嘱咳嗽宝宝忌口,应饮食清淡,勿食肉、蛋、水果、蛋糕之类食物,也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中医讲小儿为“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即小儿体质本偏热。
由于小儿脾常虚,进食过多上述食物后易食积而生痰生湿、甚至化热,不利于脾胃运化,进而影响宝宝体内痰液的气化,导致孩子咳嗽反反复复。我们鼓励宝宝多吃清淡食物,使整个消化道不会因饮食负担而腑气不通,只有肠腑通畅,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通常寇小儿建议的B类忌口,是指消化清淡、有助于病情恢复的素食,比如西红柿圆白菜汤(西红柿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和苹果酸,对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大有裨益,可促进胃液生成,加强对油腻食物的消化;圆白菜被誉为天然“胃菜”,保护胃黏膜,生津止渴助消化,促进胃液分泌)、豆芽炒粉丝(其中的绿豆芽其性凉、味甘无毒,能清署热、调五脏、解诸毒、利尿除湿)等都是忌口宝宝的不错选择。
       
所以,有些食积、便秘的咳嗽宝宝服中药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稀糊样,属于正常情况。宝宝在生病期间,家长也应该监督、鼓励宝宝忌口,让中药疗效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