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1-82-lafite-180125.JPG
1982年的拉菲古堡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2-82-lafite-180125.jpg
彼时,拉菲古堡拥有90公顷葡萄园,比今天的107公顷小不少,但仍比其他四座一级庄(First
Growth)都大。葡萄园中占最大比例的依然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其次是品丽珠(Cabernet
Franc)、味而多(Petit Verdot)和梅洛(Merlot)。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3-82-lafite-180125.jpg
世纪之年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4-82-lafite-180125.jpg
在1982年份的加持下,拉菲古堡所产的葡萄酒拥有绝妙的集中度和架构,果味成熟而不厚重,口感上延续了一贯的飘渺感,展现出与酒龄不符的年轻、新鲜特性,令人称奇。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5-82-lafite-180125.jpg
酒评家的推波助澜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6-82-lafite-180125.jpg
迈克尔·布罗德本特(Michael
Broadbent)从一开始就对1982年份拉菲喜爱有加,并在后来的品酒笔记中称赞了该酒的芬芳和缓慢发展。在2001年品尝这款酒后,迈克尔认为它“已经如此美妙,却还有那么多的美尚未展现”。
2012年,詹姆斯·萨克林(James
Suckling)回忆波尔多的1982年时说道:“最重要的是,这个年份深刻地告诉我一款伟大而年轻的葡萄酒尝起来如何,教会我无论是桶边试饮还是从瓶中饮用,无论年轻或年老,伟大的酒始终伟大。”
帕克等酒评家打的包票给了消费者极大的投资信心,也是在这一年份葡萄酒上市后,波尔多迎来了美国的消费者大军,期酒(En
Premier)市场也开始大热。当然,也有一些酒评家在期酒发布前持相反论调,认为1982年份葡萄酒质地过于浓稠,酸度不足,注定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但这些论调早已被82年酒款坚挺的市场表现驳倒。
走红中国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7-82-lafite-180125(1).jpg
就和购买奢侈品一样,许多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品质,还有格调。这款酒越受欢迎,消费得越多,现存的拉菲也就越少,进而再带动价格上涨。价格一涨,更多人喝不起之后,它便愈是能代表饮用者的身份。若不计算汇率和消费水平变化等因素在内,如今82年拉菲的售价与发布之初相比已涨至大约140多倍。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8-82-lafite-180125.jpg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82年拉菲是那样著名,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款酒是拉菲古堡空前绝后的一款酒,再没有年份能出其右。而事实上,在酿酒技术与理念不断革新、消费者口味持续变化的背景下,在拉菲古堡从1982年至今的30多个年份里,必定有不少品质不逊色于82年,比82年的更加适饮,同时更符合现今多数人口味的酒款,如果想一品拉菲古堡的芳泽,大可不必紧盯1982一个年份不放,例如在1986、1996、2003、2009以及最近的2016年,拉菲古堡都酿出了品质超群的佳酿。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09-82-lafite-1801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