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备好了这些,在家也能开品酒会啦!

(2016-10-03 12:00:00)
标签:

红酒世界

葡萄酒

葡萄酒品鉴

家中品鉴

摘要:品酒会在什么样的地方举行最好?高大上的品鉴教室?酒款众多、人来人往的酒展?或是温馨而舒适的家里?前两者当然没有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已有人准备好,而你只需带上头脑、思想以及五感就够了;但是在家里,你又该怎么开展一场令人满意的品酒会?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2016/Olivia/01-Tips-on-Hosting-a-Wine-Tasting-at-Home-160930.jpg

  1. 参与成员

  对于一个小型的家庭品酒会来说,人数不宜太多,6-8人便足够,以便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让所有人成为一个整体。酒款数量也应该和人数相近,6或8瓶,最多不超过10瓶,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因素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2. 确定品鉴主题

  和所有的参与成员一起为品酒会确立一个固定的品鉴主题,这个主题既可以是某一特定葡萄品种,也可以是某个产区,主要取决于这次品鉴会的目的和你想通过这次品鉴会学到什么。例如你可以将品酒会的主题确立为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要求每位成员带来一瓶价格在200元左右的葡萄酒参加,这样不仅能节省自己的投资成本,还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参与度。

  3. 来一场快乐的盲品

  在大家都知道品酒会主题的情况下,将要品鉴的酒款装入纸袋,标上编号,让在场的成员盲品这些葡萄酒。大家在和同伴交流自己想法的同时,还要将自己对这款酒的看法(闻起来怎么样?喝起来怎么样?质量好不好?喜不喜欢这款酒?对这款酒有什么感受?)记录在纸上,之后再由专人将品酒笔记回收,待到品鉴最后环节再将每一款酒从纸袋中拿出,揭晓最后的答案。这样是不是比直接品鉴有趣的多?

  4. 酒杯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2016/Olivia/02-Tips-on-Hosting-a-Wine-Tasting-at-Home-160930.jpg

  品酒最重要的配件是什么,是酒杯!每个成员最好有两个酒杯,这样大家就能同时对比品鉴两款不同的酒了,当然,如果你能给每个成员提供3个杯子就更好了。在给大家倒酒的时候,将酒量控制在57毫升左右,不要担心倒得太少会让你显得吝啬,在品鉴的时候你只需给每杯酒留有摇杯和2-3次啜饮的空间即可。当然,在品鉴结束之后,你要让每个成员都能喝到他们喜欢的酒款。

  5. 吐酒桶

  葡萄酒品鉴的时候需要有清晰集中的头脑和思路,因此准备好吐酒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品鉴的时候须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品酒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接下来还有其他的酒款,吐酒并不是浪费,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以及在学到相应的知识后更好地畅饮美酒。

  6. 水

  葡萄酒品鉴过程中,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你的每个客人准备一个大水杯,并在桌上备好足够的水。

  7. 咸饼干或面包

  虽然饼干或面包不是必需品,但是如果有这些,大家都会很高兴的。不过要注意,这些食物应该尽量保持中性,简单的苏打饼或白面包就已足够,这种场合不需要那些风味丰富的饼干或面包。同时,品鉴的环境也需保持干净清爽,芳香剂、除臭剂、大蒜之类的东西都不应该出现在房间里,也不要点蜡烛或者使用烤架。

  8. 与葡萄酒搭配的食物

http://www.wine-world.com/UserFiles/images/2016/Olivia/03-Tips-on-Hosting-a-Wine-Tasting-at-Home-160930.jpg

  如果有条件,在大家完成葡萄酒品鉴之后,你可以准备一些与葡萄酒相搭配的食物,邀请大家一起享用美酒美食。单独的葡萄酒品鉴可以教会我们一些东西,餐酒搭配也是如此。这些食物也无需太过丰盛,只要符合当时的季节、能够与葡萄酒搭配便可。这时候,吐酒桶也就可以退休了,所有人只需放松下来享受就行。

  9. 漱口水

  准备一些不含酒精或非酸性的漱口水,以便大家在品鉴过程中可以随时漱口,以避免因饮用红葡萄酒造成的紫色牙齿。在品鉴过程中,多喝一些纯净水或者苏打水也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另外,由于红葡萄酒喜欢黏着在牙菌斑上,因此在喝酒前1个小时刷牙、保持牙齿的洁净也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不要刷完牙后立刻喝酒,这会影响葡萄酒在你口中展现的味道;也不要喝完酒后立刻刷牙,因为葡萄酒中的酸度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刷牙之后这层牙釉质就永久地离你而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