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葡萄酒界常谈的“风土”到底是什么

(2016-06-11 14:26:48)
标签:

葡萄酒

摘要:红酒世界网将全方位解析最神秘的概念——风土,让大家对它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葡萄酒世界里,风土常被认为是最神秘的葡萄酒概念。一般认为,风土可简单地理解为葡萄树生长环境的总和,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理位置、光照条件、降水量、昼夜温差和微生物环境等一切影响葡萄酒风格的自然因素。

换句话说,风土指的是影响葡萄酒风味的特定产区的特定气候、特定土壤以及特定地形等因素。葡萄园风土是决定酿酒葡萄质量的先天性条件,没有得天独厚的风土,就没有倾国倾城的美酒。

那风土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本文将为大家全方位解析风土的四大构成要素。

1. 气候


葡萄种植的自然环境会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决定某地能种植某种葡萄品种的因素正是某个产区的气候。也正是气候的影响,才导致了有些地方的葡萄品种酸度更高。

按照气候类型,葡萄酒产区一般被分为两大气候:凉爽气候和温暖气候。产自温暖气候下的葡萄一般来说其含糖量更高,因此所产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也一般较高;而凉爽气候下出产的葡萄一般含糖量较低,酸度却较高。

比如法国梅多克产区(Medoc)和美国纳帕谷奥克维尔产区(Oakville AVA)都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而闻名,但是相较于梅多克地区来说,奥克维尔产区全年的日照时间更长,气候也更暖和,因此这里的赤霞珠葡萄酒往往拥有更低的酸度。

2. 土壤


各个葡萄园都有着不同的土壤类型、岩石种类,而且矿物质含量及种类也都千差万别。一般来说,我们将这些影响葡萄酒风味的葡萄园土壤可大致分为5-6大类。尽管目前仍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实葡萄酒中的矿物味与实际的矿物质存在联系,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不言而喻的,这就如同水与茶包的关系一样,“生于斯,长于斯”的印记将不容磨灭。

尽管目前仍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实葡萄酒中的矿物味与土壤中的实际矿物质存在联系,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是不言而喻的。土壤的密度、矿物质沉淀和湿度都会影响葡萄成熟的方式,从而最终对葡萄酒的口感产生影响。

比如南非拥有5亿年前形成的花岗岩土壤,而花岗岩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还能降低高酸葡萄的酸度。因此,对于南非红葡萄酒,葡萄酒作家们往往用“铅笔芯味”“泥土味”以及“潮湿的混泥土味”等词来形容。

3. 地形

葡萄园的朝向、海拔和高度都会影响葡萄的生长,这些都会反映在最终的葡萄酒风格上,自然就影响了葡萄的品质。除了海拔之外,影响葡萄园质量的因素还包括地理特征,如山脉、河谷、内陆等等,还包括其他植物如树木花草以及大型水系的影响。

比如,阿根廷的门多萨(Mendoza)产区的很多葡萄园都位于海拔4,000英尺的高原上。这样的海拔高度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因此让这里的出产的马尔贝克(Malbec)拥有更高的酸度。而在门多萨腹地,育空谷(Uco Valley)子产区则以高品质耐陈年的马尔贝克葡萄酒而闻名,这里的葡萄园海拔是门多萨地区最高的。

4. 传统

风土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传统的酿酒工艺也是决定葡萄酒风土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人的存在,葡萄汁也可能无法变成葡萄酒。风土其实是酿酒师和葡萄之间的合作关系。当然,一个酿酒师对葡萄酒风格的掌控、酿酒工艺的使用及葡萄成熟度的判断都会加强或减弱环境对葡萄酒的影响。

比如,在马德拉岛(Madeira),人们习惯在葡萄发酵早期就终止发酵过程,通过添加白兰地进行加烈,并将其放置在户外的橡木桶中陈年,这就赋予了马德拉酒典型的烘烤味和坚果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