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12月16日

(2024-12-16 14:03:06)
       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家庭关系     
           
 
——听《妈,这不是你的家》有感

       刚才老伴从手机里转给我一篇诵读文章,标题是《妈,这不是你的家》,作者:炉叔。山南水北-磁因诵读(网友可搜索听之)。我有感而发:

       要正确理解处理家庭关系。中国的传统观念,家即家庭,不仅包括仅有夫妻二人的小家庭,而且包括具有几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这也符合当今词典解释和法律的规定。家庭关系应该是和睦的夫妻关系和和睦的大家庭关系。但作者这篇文章,把家庭成员仅仅局限于夫妻两口子,把父母不视为家庭成员,不把父母看作”一家人“,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并“奢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所谓“代沟”,言外之意就是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之间天生就根本不可能搞好家庭关系。这是这篇文章的极大错误,这是其一。

       其二,文章把母亲对儿媳的真诚关怀说成“指责”(“指责”是作者的原话),把好心当做驴肝肺,为儿媳的错误理解或处理婆媳关系辩护,这种对媳妇盲目的偏袒就会直接导致婆媳之间搞不好关系。

       其三,文章把母亲的勤劳(帮助做家务)也说成一种错误,这是不分好歹,是所有正直的父母都是不能接受的。

       第四,文章丝毫不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百贤孝为先“),反而去谈所谓“愚孝”,而又没有解释或阐述何谓“愚孝"(我认为《二十四孝感图说》中的”孝感动天心“ 、“为母埋儿”、“卖身葬父”之类才是“愚孝”,而不是此文作者所说之类),这就会导致一些不孝之子以反对”愚孝“为借口而不孝敬父母,不尽到法律规定的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第五,文章还有一些值得质疑的地方。例如,
作者引述“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要与父母保持“亲近 距离”。我认为这两处引用都用错了地方——前一引文原意是谈夫妻之间如何搞好关系,而不是谈婆媳之间发生矛盾,儿子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此事(作者说必须偏向妻子);后一引文愿意是针对一般社会人际交往关系而言,绝不是针对子女与父母关系而言,这是把不同的事物相提并论,把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又如,文章中的“也许“,本身就是以己度人。还有,文章中“插足”,把父母对儿女的关照说成“插足”,至少是贬义,令人寒心。我在公园里与一个仅有一面之交的人谈及“妈,这不是你的家”这句话时,他毫不犹豫略带愤怒地说:“要多混账的儿子才会说这样的屁话!”......

       总之,这篇文章算不上正能量 ,会误导人们去错误的理解和处理家庭关系,对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起到破坏作用,不值得一听(或一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