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之立法“禁止儿童行乞”简直就是笑话

(2012-11-12 20:07:11)
标签:

杂谈

 

韩寒之立法“禁止儿童行乞”简直就是笑话!


    刚才拜读信力健《从亚亚细亚孤儿到世界孤儿》的博文,其中有韩寒的鼓吹立法“禁止儿童行乞”的内容,我对此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韩寒之立法“禁止儿童行乞”简直就是笑话!可见其政治上是多么的无知!他不是最讲“人权”吗?“儿童行乞”也是一种人权啊!怎么能立法禁止呢?!


    试想,如果我们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或者通过颁布行政法规(条例)使“禁止儿童乞讨”成为现实,那么,“儿童乞讨”就是违法,人们特别是警察就有权像抓小鸡一样把他们抓将起来,那将是怎样荒唐的情景啊?!不知韩寒这位大作家看过陈伯吹的《生路与死路》没有?它真实地记录了解放前上海街头流浪儿沿街乞讨而被“几个大汉——马路英雄”抓捕的悲惨情景:


   “青天白日下,上海XX租界XX马路上,驶来一辆黑色的装置着铁丝网的汽车。
汽车缓缓地又缓缓地驶着,而且轻轻地默默地,象一个瞪着眼,板着脸,拖着伟岸的身体若有所攫取的大汉似的。
不错,汽车前面,正坐着几个大汉———马路英雄(以惯打黄包车夫有功而得的谥号);在后面,还坐着一个马路英雄的宗主爷,不用说,他的面目更其狰狞,好像望出来人尽可杀的样子。
    汽车突然嘎地停住了。
也许因为营养(怕不是劳工们的血)太好而又太足的缘故,从车上跳下来的,一个个圆脸粗腰,大摇大摆地跨着步,这气概,委实是英雄本色。当然他们的宗主爷紧跟在后面,这在马路英雄的威风上,未免减色三分。
    离汽车不远处,是一条弄,五六个小乞丐儿们正围住着一个包饭作里的伙友。他才从一家店铺子的后门跨出来,挑着一副放着残汤剩饭的担,只跨了一步,就给他们包围得动弹不得了。
    这个伙友,和他的一副担子,在小乞丐儿们的眼里,直是救命菩萨,好容易他们巴巴地盼望了半天,才望到了,这时候怎肯轻易放过,便象饿鸡争食似的,把残汤剩饭倒得精光。那伙友倒也十分情愿。
    现在,蓬首垢面的小乞丐儿们的脸上,一个个满足似的露着牙齿笑了。在这率真笑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无辜,可爱又可怜。真的,他们也是可爱的孩子们,人类的苗芽呀!叫人看了,不仅是同情与怜惜,更会因了他们不幸的遭遇而奋起,要去击碎那人间的一切不平!
谁坑陷了他们的?虽然他们披着这样一件破碎又褴褛的衣服,但是再也看不出什么罪恶来啊,在他们身上。
他们是小乞丐儿,当然穿不起丽都的衣服,这的确是有碍大都市的观瞻的。
    他们是在底层生活里生活惯的,吃东西没有学会用刀叉,手指撩饭吃,自然是最方便不过的方法。他们早就被社会忘却了,更没有机会学习对人有礼貌的媚笑,这的确有使某种人看了讨厌的。
    果然,那伙大汉们,跑得这么快,冲上前去,象老鹰抓小鸡似的,先是一记巴掌(这是马路英雄十八般武艺中最拿手的),随后有的提着耳朵,有的抓着领口,有的推着背心......而且一边跑一边打,从弄口直到上汽车。虽然他们已经在无法抵抗之下,服服帖帖地走了。
    小乞丐儿们是不曾生长在红屋顶的洋房中或者朱漆的大门内;但他们生长在“人”的环境中,所以对于这种“非人”的敲打,吓得连叫喊的本能也失去了。
    汽车缓缓地又缓缓地驶去了,而且还是轻轻地默默地,他们将要到别的地方去,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不幸的流浪儿童们了。此地只剩下了狼藉着的一些饭米和羹汁。”


    以上就是解放前上海街头的乞讨儿童的惨状。


    其实,一个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儿童行乞(儿童行乞古今中外都客观存在),而在于人们和政府怎么正确对待和处理。


    由此使我还想起了《列宁在十月》(抑或是《难忘的一九一九》)里一群蓬头垢面、饥寒交迫的孩子伸出的那又脏又瘦的双手的乞讨镜头,......列宁是把自己仅有面包分给了他们。


    我们国家当今的物质生活条件,不知比列宁时代强过多少倍,我们的GDP已居世界第二,只要愿意,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救助那些真正的所有乞讨儿童,根本用不着立法禁止,更何况乞讨本身也是儿童的一种生存权利!


    韩寒之立法“禁止儿童行乞”简直就是笑话
(此文发于2010年底)
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