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评课
(2014-06-24 13:31:28)
标签:
佛学 |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评课
听了朱老师的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她那自然的微笑、工整的板书、亲切地交流、以及那娴熟的组织能力。这一切都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位基本功非常扎实的老师。
朱老师整个教学设计从复习旧知——情境导入新知——学生试算设疑—— 操作理解释疑——技能的形成——运用知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过程。通过两人一共集多少张邮票的情境导入,自然过渡到进位计算,先让学生试着算一算,在学生出现两种答案:一个是40,一个是50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棒或拨计数器寻找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算理、展示交流,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捆一捆,拨一拨中形象感受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初步感知“个位满十,就应该向前一位进1”。然后师生又共同完善了竖式的规范书写。重点强调了向十位进1的写法,使得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明晰。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认知冲突的积极性。
在基本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后朱老师设计了具有层次的练习,再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来达到熟练运算,从而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在评讲作业的过程中朱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错误”资源,发现了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并且让课堂显得更加实际与真实。
另外,朱老师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很到位。比如操作后的学具放到位,比如小手放平,比如竖式算完后要向横式汇报等。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就这节课说说我的两点困惑:学生明白了个位满十要进位,教师在新授的最后,概括地、完整地讲述计算的过程,应引导学生来说一说。可能对算理讲得比较多而忽视了算法。算理固然要讲,但讲了也不一定学生们都懂,但算法一定要讲透,先学会怎么算,等学生的知识水平成长到一定程度,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算理。注重算理的同时,不能忽视了算法的重要性。 另外拓展延伸环节在备课时注意到了,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展示这个环节,但我们也可以把这道题做为课外研究来处理。我想那样效果也不错。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前一篇:关注知识技能的再生长
后一篇:数感亦如情感,需慢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