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法运算律评课

(2014-01-19 15:31:33)
标签:

教育

《加法运算律》评课稿

                                                  刘青

《加法运算律》一课,刘老师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练习设计有梯度,体现了刘老师非常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是一节朴实、真实、高效的课,是值得我们平时借鉴的一堂好课。

一、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学生的研究潜力发挥出来。本节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始终面带微笑,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对于学生精彩的发言,总是及时给予赞扬, 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对于回答不完整或者错误的学生,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师注重学习方法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一开始刘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加法交换律时,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出加法交换律这一数学发现的过程,通过参与学习活动总结这一学习方法,并将方法迁移到加法结合律。接着带领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师生交流的过程,从而总结出加法结合律,合理地构建知识。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又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学生思维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的用图形表示:△+○=○+△,有的用物品表示:苹果+梨=梨+苹果,有的用文字表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也有的用字母表示:a+b=b+a。这样的思维方式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与提升,又能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达运算规律的简洁,容易记忆的优越性。

四、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打通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也大大丰富了学生关于运算律的体验。

从刘老师的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在最后巩固拓展应用中,是否可以设计一条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两种方法计算,比较两个算式哪个算式更容易计算,引导学生将算式进行转化,从而体现了应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一优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