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厢记(长亭送别)》唱词改写成现代诗”作业展示

(2013-06-18 16:11:36)
标签:

学生作品

教育

分类: 学生作品

“《西厢记(长亭送别)》唱词改写成现代诗”作业展示

 

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  郑旺吉

 

    按语本人曾组织高二级学生学习《西厢记(长亭送别)》后布置作业:请选择剧本中某段唱词,领会其意蕴,将其改写成现代诗。以下是笔者任教班级(2012届高二1班)部分“优”“良”等级作业。

    

    原文:【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改诗:纵有千般愁绪,万种忧情,又可与谁诉衷肠?相思之情只有自己知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又如何会管人儿如何憔悴?

曲罢人流泪,满溢黄河水。独倚西楼,不见佳人,只有古道上的残阳,长堤上的衰柳与我相伴!                                              ——朱雨婷

    点评:等级为“优”。改诗能忠实于原唱词的意蕴,语句上加以再创造,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原文:【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改诗:(1)天高云淡雁南飞,菊花怒放西风吹。

          霜重天凉枫林火,疑是愁思离泪染。

     2)寂寞的云在碧蓝的天穹中漂泊,

成行的雁队飞往南方。

萧瑟的秋风吹发了我对你的思念,

怒放的菊花有如我心底的愁思,

绵延泛滥。

为何经霜的枫林如此火红?

那是我离别的红泪浸染的。

——陈雅倩

    点评:等级为“良”。能对原唱词进行再创造,但略嫌诗蕴不浓。

 

    原文:【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改诗:夕阳西下,冷峻的青山挡住了你远去的背影,

    稀疏的树林仿佛也听见了我心中的哭泣。

    天色渐晚,淡淡的烟雾相互遮蔽,

    古道上无人言语,唯有禾黍秋风伴我送行。

    马儿嘶嘶地叫,可我只愿呆在这道上,

    因为,这将是你归来的地方。

——柳惠思

    点评:等级为“优”。改诗撷取了原唱词中的意象,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恋恋不舍的惜别之情。语句流畅生动,形象可感。

 

    原文:【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改诗:碧蓝的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

    紧迫的西风吹起满地的落叶

    北方的大雁在秋风的催促下往南飞去

    看着这样萧瑟、凄凉的景象

    离别之人的泪水总是不禁落了

——梁雅雯

    点评:等级为“良”。改诗基本上能保留原唱词的意蕴,但略嫌抒发感情不够浓烈。

    原文:【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前面茶饭怕不待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改诗:美酒相赠,唯有无味,一饮而尽,化作相思泪。

    怎知相思害人茶饭不思,恨塞满肠。

    只道是虚名微利,棒打鸳鸯。

    牛郎织女,隔行相望。

    你我彼此,如今却要劳燕分飞,

    只希望心醉。

——钟夏怡

    点评:等级为“良”。基本上能保留原唱词的思想情感,只是诗意不浓。

 

    原文:【耍孩儿】淋漓襟袖滴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微醉,眼中流泪,心内成灰。

    改诗:(1)别离时,襟袖拂泪 ,更伤离肠痛彻心扉。恨别时间,先问归期,此待何时绵绵无期。

此去千里,天涯海角,各自一方,为君祝酒,尽饮一杯思念。未饮心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执手相视,却化满怀红泪。

    2)夕阳只剩最后一抹夕晖,你我依然徘徊在寂寥的古道,无法忍心离去。红泪不肯断绝,沾湿了你我襟袖,执手相视,眼中却只剩下无尽的辛酸与无奈。无边的分雁鸣唱着别离的诗,却一曲一句地触伤着你我本来就已经支离破碎的心。此去千里,天涯海角,各自一方,唯有为君祝酒,请君饮尽一杯思念。只是未饮心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酒入愁肠,却化作了相思的泪。

——许伟琛

    点评:等级为“优”。改诗对原唱词进行了大胆的再创造,补充扩展了原唱词的意蕴,抒发了浓烈的离愁别绪。

 

    原文:【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改写:蓝色的天空跨着一道弧线,满地憔悴凋零的黄花,夕阳古道上西风送雁声。多情之人总是伤别离,又怎能忍受离别在这冷落清秋节?是谁人浸染了这片沉沉愁醉的霜林?缠绵悱恻的离情总是催人泪。

——欧

    点评:等级为“良”。基本上能在原唱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不足之处是语句不够流畅,导致抒情过于勉强。

 

    原文:【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改写:青山万重隔离了你我之间的距离,淡烟暮霭遮蔽你离去的背影,夕阳古道上的切切私语现已归于一片寂静,奈何远处忽传来一阵马鸣声,打破了古道的宁静也撕裂了我本就已破碎的心。听到马鸣却见不到骑马的人,此时无声胜有声。归来慢的人残留在古道上的痕迹,期待着那人能早早归来与我团聚。

——张维纳

点评:等级为“优”。改诗在保留原唱词意蕴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再创造,补充、扩展了原唱词的意蕴,抒发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原文:【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改写:在朦胧的青山中为他送行,

    淡烟暮霭中他的背影渐渐远去。

    苍凉的古道中夕阳缓缓落下,留下一片令人无语的凄清。

    秋风带来马儿撕心裂肺的哀鸣,犹如破碎的心一般。

    我在原地伫立眺望,希望能寻找到他留下的痕迹,

    为什么走得那么快又将回来得那么迟呢?

——王丽君

    点评:等级为“优”。改诗在保留原唱词意蕴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再创造,运用“青山”“古道”“禾黍”“秋风”等意象,加以点染,抒发了浓烈的离愁别绪,语句流畅。

 

    原文:【耍孩儿】淋漓襟袖滴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微醉,眼中流泪,心内成灰。

    改写:离别时,我挥洒泪水,更伤离愁心扉。

    恨别间,我询问归期,更痛思念情感。

    你我劳燕分飞,各自一方,为君祝酒,饮尽一杯之思。

    未饮却心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酒入愁思的肠胃,尽是离别的眼泪。

——卢文伟

    点评:等级为“优”。改诗充分保留了原唱词的意蕴,同时加以发展;采用第一人称使抒发的离愁更加浓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