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艾瑞克森催眠的故事

标签:
催眠李中莹米尔顿·艾瑞克森中莹之道心理治疗 |
分类: 催眠 |
米尔顿.艾瑞克森催眠的故事
米尔顿.艾瑞克森是美国百年来催眠治疗领域的泰斗,他17岁时曾患小儿麻痹症,一度严重至头部以下皆无法动弹,却因病而发展出绝妙的观察与沟通天赋,洞悉人性及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艾瑞克森极富幽默感与赤子之心,“讲故事”是他的专长,在他具启发性的治疗故事中,巧妙引导当事人改变意识,导致行为的转变。许多聆听艾瑞克森故事的人极可能在多年后,发现自己依然笼罩在故事的气氛中,他们的行为与态度就此永远改观。
催眠并不是让人的身体变成钢板那么肤浅,或一定要对方闭上眼睛,放松才行。许多治疗暗示很可能以间接的方式加以传递——穿插在平常的谈论或是有趣的故事中,正确运用暗示或语言,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以下几则的小故事,既有催眠治疗个案,又有暗示性语言对日常生活智能的体现,充分反应了艾瑞克森式催眠的精髓——“运用”。
仙人掌治酗酒
艾瑞克森问起他的职业:“当我清醒时,我在报社工作。酒精则是从事这份工作的危机所在。”艾瑞克森表示:“这样吧!既然你希望我针对这历史悠久的问题想个办法。我建议你去做一件似乎不对劲的事。请到植物园去看看那些仙人掌,赞叹那些可以在缺水缺雨情况下存活三年的仙人掌。”此后,自己好好反省。
许多年后,一位年轻女孩突然到访:“
谁才是真正的耶稣基督?
在精神病房内,我曾遇见过两位耶稣基督。他俩成天逢人即宣告:「我是耶稣基督。」并且一再强行留住他人聆听他们的解说:「我才是真正的耶稣基督。」
我迫使这两位自称是耶稣基督的约翰和艾伯特,共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并对他们说道:「请你俩坐在这儿。你们均声称自己是耶稣基督,现在,约翰,我要你向艾伯特解释,是你而非他,才是耶稣基督;艾伯特,也请你告诉约翰,你是真正的耶稣基督,他并非是耶稣基督,你才是。」
自此,他俩成天坐在板凳上忙着向对方解释,自己才是真正的耶稣基督。过了一个月后,约翰前来对我说:「我明明是耶稣基督,而那位疯狂的艾伯特却说他才是耶稣基督。」我乘机指出:「约翰,你知道吗?你所说的话和他所说的话一模一样,他所说的话与你所说的话也如出一辙。我认为你们两人当中一定有一个人疯了,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耶稣基督。」
约翰仔细思索了我说的话一星期之久。他事后表示:「我所说的话与那疯狂的傻子完全相同。他如此疯狂,而我竟与他说同样的话,这一定意味着我也十分疯狂。我实在不愿变得如此疯狂。」我说道
他在图书室工作了数星期后来对我说:「有件事实在不对劲,每本书的每一页内容中全都有我的名字。」他边说边翻开一本书,向我展示约翰.桑顿(John
非洲紫罗兰皇后
很多人以为,心理治疗是教导别人怎么去处理问题,这是过于简单的想法。当然有教育成分,但心理治疗不是教学,比教学有趣多了。高道行的治疗大师,一般说话不多,也不以为自己对别人的问题有一定的答案。但是他们对人生的种种事情有特别的看法,他们的一举一动,往往为求医者带来新的体会。与君一席话,茅塞顿开,其中过程有时像高僧谈禅。
艾瑞克森小时候在农场长大,有一次见他的父亲拉牛往前,用尽力气,那牛就是不动。父亲叫艾瑞克森来帮手,艾瑞克森抓着牛尾巴,向相反方向一扯,牛就乖乖的向前走了。『策略派』的道理,就是怎样找到那一下扯力,令人不知不觉的就范。
艾瑞克森到同僚姑母家去探访。发现这位女士比形容中更为孤单,一个人关在暗沉沉的百年老屋内,周围找不到一丝生气。艾瑞克森是位十分温文的男子,他很礼貌地对这姑母说:『你能让我参观一下你的房子吗?』姑母带着艾瑞克森一间又一间房间去看,艾瑞克森真的想参观老屋吗?那倒不是,他是找一样东西!在这老婆婆毫无生气的环境里,他想找寻一样有生命气息的东西。终于在一间房间的窗台上,他找到了几盆小小的非洲紫罗兰——屋内唯一有活力的几盆植物。姑母说:『我没有事做,就是喜欢打理这几盆小东西,这一盆还开始开花了。』艾瑞克森说:『好极了!你的花这般美丽,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你能否打听一下,城内什么人家有喜庆的事,结婚、生子或生日什么的,给他们送一盆花去,他们一定会高兴的不得了。』
姑母真的依艾瑞克森所言,大量种植非洲紫罗兰,城内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受惠。不用说,姑母的生活大有改变,本来不透光的老屋,变的阳光普照,充满彩色鲜明的小紫花。一度孤独无依的姑母,变成城市中最受欢迎的人。在她逝世时,当地报章头条报道:全市痛失我们的非洲紫罗兰皇后(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