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LP中的“自我价值”概念

(2014-08-18 19:18:51)
标签:

爱上双人舞

婚姻情感

李中莹

跳好双人舞

中莹之道

分类: 李中莹

NLP中的“自我价值”概念  

 

NLP中的“自我价值”概念

 

 

身份、自我价值和角色

 

    一个人的“身份”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最高层面: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内地心理工作者称之为“自我”)。“身份”是一个综合的名称,为了能够对“身份”有更多的认识,我们需要看看它的实质,那就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就像是一颗钻石的本体素质,身份就是整颗钻石。钻石的多个面,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钻石的光芒,就如一个人生活中的多外角色,其实都是这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反射面。所以身份是由很多个不同的角色组成,每个角色都有不完全一样,甚至有很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

 

      综上可知,自我价值(身份)包括了一个人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里,都有符合该角色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因此,在不同角色中一个人会有没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因此,在不同角色中一个人会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出现,但是,总离不开这个人的自我价值范围。自我价值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它的不足,就是今天社会里种种个人问题的基本根源!

 

      NLP相信一个人已经拥有使自己人生成功快乐所需的所有能力,如果一个人感到未能在每天、每件事中体验这份成功快乐,除了检讨是否没有事情中做到三赢之外(我好、你好、世界好),也可以凭检讨和提升自我价值而有所改善。

 

     身份往往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层之中,在那里,文字的作用不大,所以,文字不容易描述和解释身份,用比喻和例证较为容易。当一个人意识到身份有所不足,他便已经开始了提升之路。因为潜意识存有比对、反省能力,也因此会开始寻找和发展新的神经元网络。

 

自信、自爱和自尊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孩童的阶段,身边的成人如何引导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如何教给他就每件事做出反应,决定了这个人能否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简单地说,自我价值就是自信、自爱、自尊。

 

     自信就是依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不能对别人信心,别人对他也不会有信心。

 

     自爱就是爱护自己。一个人不爱自己,就不能爱护别人,别人也不会爱护他。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能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自信是依赖自己的能力,也就是那种能够带给一个人正面价值的能力。任何能带给自己很多价值的东西,自己都会爱护它。对它有了爱护之心,才会尊重它的存在。自信不足的人,不爱爱护自己,也会做出种种事去使别人不爱护自己;自爱不足的人,不会在乎如何尊重自己,也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必须先有足够自信,才能够建立足够的自爱和自尊。

 

自我价值不足

 

     真正有足够自信的人,并不是那些处处显出力量的人,如果一个人需要拿着刀走路,他的胆子肯定大不到哪里去。真正有足够自信的人,无论与什么人相处,对方都会感到自然,得到他的尊重,同时对方也会觉得应该给这个人足够的尊重。

 

     以下的比喻可以简单地解释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与他种种行为的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有100分的自我价值,其中内心的占80分,外表的占20分。因为需要外表的20分,所以就算自信十足的人,仍会想穿得好看一点,希望有人赞美他。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建立出充分的自我价值的人,例如内心只有30分,可能他会有两种心态:第一种是认为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内心只有30分,因此不惜一切地去维持“我有不只80分”的假象。例如事事争强,注重面子(表现出更高分数);故意做炫耀力量的事、故意与代表权力的人作对,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坚持已见、任意妄为、不顾他人等。第二种是知道不如人,处处退缩,怕承担责任,不肯认错(分数太少,不能再减);到处批评别人,希望借此使他人减分,终于与自己同等。自我价值不足的青少年会用种种方法增加外表的分数,例如爱买名牌产品、崇拜明星、标新立异、与暴力闹事的人为伍、做出种种出轨行为等。这些现象,往往持续到成年。其中嗜赌的行为恐怕就是希望用5分博取20分的表现,明显地表现出自我价值不足。

 

      一个母亲把四岁的亲生女儿从23层楼抛下。她对女儿的生命如此轻视,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命同样轻视(不爱自己怎能爱别人?)。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反之,一个有足够自信、自爱和自尊的少年,会拒绝不良分子引诱他尝试吸毒。他会说:“我有如此大的能力,能够做出这么多的事,有这么多的方法去找到乐趣和满足,我不需要这些。何况我要保全自己的力量,争取别人对我的尊重。这些毒品能够给我的,不值得我去做这些事。”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价值不足时,潜意识里会不断地寻侥幸、以少博多、不劳而获或者占便宜的机会。贪心、爱冒险、小器、妒忌、自私、见利忘义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到处说人坏话,爱讨论花边新闻,揭发别人隐私、爱捉弄别人,只说不做等,也都是价值不足的表现。

 

关于身份的局限性信念

 

     一个人最严重的“局限性信念”是三个关于“身份”的信念,这些信念可以归纳为三类:

 

     “能力性”的局限信念----“我没有能力”(helpessness)

 

     例:“我不能放松”解决的方向是认识本有的庞大能力。(capability)

 

     “可能性”的局限信念----“我没有可能”  hopelessness   (hope)

 

       例“我这个病不会好了”解决的方向是看到希望。(hope

 

      “资格性”的局限信念----“我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快乐的人生”(worthlessness)例“我的命生成这样,是应该受苦的。”解决的方向是感到可以有美好的人生   (deserving)

 

     “我没有资格”在中国人中最常见的现象,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容易培养出有资格性局限信念的人。我在咨询时发现,很多来访者的表现,表面上似乎是能力性或可能性局限信念,但是经过细心分析后,其实都是资格性的局限信念。

 

     

NLP中的“自我价值”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