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2013-11-17 22:43:56)
标签:

李中莹

nlp企业心智模式

nlp执行师

nlp

nlp技巧

分类: 李中莹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

——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第六天  深度思维的能力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从说话了解一个人的思维盲点。

2、提升思路敏捷度。

3、更精准的语理逻辑。

4、有效引导对方从纠结状态解脱出来。

5、了解对方的深层需要。

6、发展出更有效率的思维网络。

7、提升大脑分析能力。

8、提升创新、解困、突破的思维能力。

 

限制性语言模式:

1、无理因果式;

2、无理相等式;

3、含义虚范式;

4、以偏概全式;

5、自设标准式;

6、内容删减式;

7、时间纷乱式;

8、愿景反向式。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无理因果式:语言涉及责任上的问题。“果”总是一个说话者不愿见到的情况;“因”则是一个说话者不能操控的因素。如此的因果关系,结果总是一份无力感,同时可以逃避责任。常用“因为”、“所以”、“故此”、“于是”、“使得”、“造成”、“导致”等的言语。

   例如:因为下雨,所以我不开心。

         没有上大学,故此一生都不会有成就可言。

         父亲的富造成儿子的穷。

 

   有些时候,无理因果式语言的连接词可以隐藏。

 

   例如:他没有来,你这次输定了。

        对手太厉害了,我们这次不会有机会的。

        没有技术,怎会成功?

        你说话太率直了,小心被人暗算。

 

   这些话里的“因”与“果”没有什么关系,或者那个“果”根本不会发生。在职场里的“无理因果式”语言很容易出现,引导说话者的方向的让他明白:为何这个“因”会造成这个“果”呢?

   无理因果式语言能让我们陷进被动及无力感里,错误地以为本人无能为力,停留在一个受害者的状态。

 

可以用以下的技巧做出“自拔”的效果:

    原来是无理因果式语言:“因为A,所以B”(A是不可控的因素,B是本人不愿意接受的状态)可以刻意地改为:“因为A,所以-B”(-B就是B的相反),然后去想三个能做成-B的方法。

例一:

    因为下雨,所以我不开心。(因为A,所以B)

    改为“因为下雨,所以我开心。”(因为A,所以-B)

    想三个方法:我可以做些什么,让我在下雨天都会开心?

 

例二:

   我上级很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改为“我上级很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

三个方法:因为这样能让他看到我的工作能力。

          因为这样能让我早点离开这里。

          因为我要证明他不能操控我的成功快乐。

  (想到这,会发现“我上级很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比原来的句子更有意义,更舒服,并且很容易就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或意义。)

 

    引导语

  例如:

      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不去做。

      因为看不明白,所以就不看了。

      因为讲得不好,所以不讲了。

      因为规划做得不好,所以就不做规划了。

 

  一些简单的引导语,都是按照上述概念发展出来的。

 

  因为没有经验,所以要去做,做一次就有一次经验。

  看不明白是再看的理由,不看就永远不明白。

  就是因为讲得不好才应该多讲,讲很多就会好了。

  为了把规划做好,每次都坚持做,终于成为了行业之冠。

 

   在团队成员之间的思想及情绪上,也常有因果式的限制性信念出现,不是受别人或环境因素操控就是要对别人的情绪负责(做了别人的情绪保姆)。

 

    例如:

    都是你让我迟到。改为“是我的什么让你迟到?”

    他们总是不和,搞得我无心工作了。“他们的不和,如何造成你的无心工作?”

    这个计划没做好,我们怎么能够做好的业绩?“两件事之间怎么会有关系的?”

    他没有做好,都是因为过程中我没有迁就他。“ 如何你不迁就他就导致他没做好?”

    我很想帮你,只是我太疲劳了。“你的疲倦如何妨碍你帮我?”(有不消耗你体力的方法帮我吗?)

    你不听我们的话,怎么会成功呢?“怎样不听话会使我不能成功呢?”

 

练习:

1、你听过什么无理因果式语言?请写出5句。

2、你说过一些怎样的无理因果式语言?请试写出3句。

3、在企业管理中,无理因果式语言可以造成什么问题?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2、无理相等式:当说话者的语言中出现两个意思,说话者认为它们是相等的,而事实上两者并无关联,这便是无理相等式语言。无理相等式语言常用到这些链接词:就是、等如、即是、是,或者干脆不用任何连接词。

    例如:

     “就是”:不赞成就是反对,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等于”:不参加减价战,等于把市场拱手让人了。

     “即是”:和平即是投降,不反驳即是默认。

     “是”:这么大的事情都不通知我,是看不起我这个朋友了。

     (不用):这么长时间都不给我打电话,不记得我啦。

 

团队管理和企业经营时,大量的错误决定,都是无理相等式语言背后的主观及武断心态所造成的,尤其是一些讯息的解读:

    “过去三个月业绩只提升这么少,是我们的价格有问题了!”

   前者是事实,而后者的解读是主观武断的,这个武断解读可以换上:1、顾客服务;2、市场策略;3、产品质量;4、店面管理“有问题了”。哪个对?对不起,缺乏资料支持,不知道。所以,先去搜集资料做分析。

 

无理相等式与无理因果式语言很相似,但是可以区分出来:

    无理相等式是A=B。两者相等,所以也可以写成B=A;而无理因果式则A→(造成)B,因为BA的结果,故此不能写成B→(造成)A

 

     例如:

 

     “(因为)老是下雨,(所以)我没心情工作。”

 

   不能写成

 

    “(因为)我没心情工作,(所以)老是下雨。”

 

     “借钱给我的是朋友。”可以AB互换成“朋友就是借钱给我的人。”

  

在企业管理里,特别是重大情况的深入分析时,无理相等式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平时容易忽略细节的人,会以“差不多”的态度,找“就是××嘛!”的逃避借口。结果“差不多”原来是“差之千里”,造成错误的判断,严重的损失。

  

你会认为差距不超过20%就是“差不多”还是“10%”?若用“20%”标准则经过5个“差不多”的偏差;若用“10%”标准,也就是10个之后,完全不同的世界。

  

专业就是把每个细节都把握得很好!所以当有重大情况出现时,应该做的就是:找出那10%20%的不同在哪里?

 

 一个精明又智慧的领导,会避免无理相等式思维的出现。他会先问第一句:“两者的不同在哪里?”

 

 

 

练习:

 

1、你经常听到的无理相等式语言,试写5句。

 

2、检查一下,它们是无理相等式还是因果式。

 

3、你本人说过的无理相等式语言,试写3句(试证明它们是主观和武断的)。

 

4、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严重无理相等式语言,试写5句。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11月16日李中莹《NLP企业心智模式》——穿越对错,追求意义和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