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之殇,有完没完?

(2013-07-10 10:25:35)
    四川连日暴雨,境内有三座桥梁被洪水冲垮。其中,江油盘江大桥上个月刚刚维修加固好即被冲垮。据报道:截至目前有5辆车坠河,6人失踪。这意味着至少六个家庭从此陷入失去亲人的痛苦,意味着当地的交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不出所料,当地有关部门还是把事故原因归于天灾。事故当天,当地就宣布事故是因此次洪水泥沙含量大,冲刷力强,属自然灾害。但我总觉得结论下的有些为时过早,毕竟,事故原因需科学论证,是个复杂过程。天灾毫无疑问是重要原因,但是不是全部原因?背后有无“人祸”?目前尚不能定论,要有定论,恐怕需待时日。

   这座桥据说建于1969年,用了几十年了。经验告诉我们:那个年代,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方面的问题应该不大。但是,后来的定期检测和养护有没有问题?既然大桥刚刚维修加固,那么维修加固的内容是什么?桥梁一冲即垮,之前应有征兆,有没有发现?有没有采取措施?而且我们注意到:垮塌时既然有车辆通行,说明洪水并未漫过桥面,只是冲击桥墩,视频画面也证明了这点。但能经的起风浪和泥沙难道不是对桥墩的基本要求吗?

   联想到去年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垮塌时,全国掀起一股关于“桥脆脆”和“桥之殇”的热议。有人统计:从2007年-2012年5年间,全国有名的桥梁垮塌就达15起,造成141人死亡,111人受伤,18人失踪。最典型如2007年湖南凤凰沱江大桥垮塌,造成64人遇难22人受伤;2010年河南栾川伊河大桥垮塌53人遇难,13人受伤。

   这15座桥,只有3座使用年限超过15年。有的垮塌时通车不到一年,有的刚刚建好即将验收,甚至有的垮塌时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

这些桥的垮塌有车辆超载造成的,有设计标准不够或设计有问题,有施工偷工减料的问题,有“献礼”工程的情况,有监理渎职的问题,有虚假验收的问题。但我想,不管什么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祸”。

   实际上,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只要狠抓质量,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消除“人祸”,造一座相对结实的桥并不难。即使桥梁使用年久,强度下降,如果能定期检测和维修应不至于造成事故,退一万步,即使桥梁已经“老旧”的无法维修,如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预警等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人员伤亡。

   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累计被油轮等撞击了70多次,仍然岿然不动。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时,据说许世友将军调来100辆坦克试验大桥质量。现在大桥的通行量已超过当初设计的很多倍。虽然有些不堪重负,但也没有说垮就垮。原来能做好,现在没有理由做不好。

   还想起一个我们都熟悉的故事:2007年,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的信函,这家公司是上海外白渡桥的当初的设计单位。信函大意:外白渡桥设计寿命100年,现已到期,请检修水下木桩基础混净土桥台和什么什么的(专业术语,说不准)。也许,我们所缺的正是这份“较真”和“严谨”。

   桥梁如此脆弱,引无数人车竟坠河。接二连三的垮塌,往小了说,造成交通不畅,往大了说,造成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往更大的说遇到战时会危及国防安全,再往更大的说也加重了我们的信任危机。因此,桥梁安全是重中之重。我建议:

   一,提高设计标准。特别是设计寿命要长,承载能力要预留充分的空间,尽可能一劳永逸。

   二,提高桥梁施工单位的准入门槛。

   三,聘请外国或外地专家团队验收。建立国外及全国专家库。验收时,随机抽选。

   四,引进先进的检测手段,定期对桥梁进行体检和维修。

   五,建立健全桥梁档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人,验收人应对桥梁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希望:桥之殇,可以休矣。

正所谓:

   大桥之殇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江油昨夜又洪峰,几多人车不幸坠河中。

   惊涛骇浪犹拍岸,只是桥不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盘江之水向东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