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
因此说,乐就是欢乐。使得君子和小人感到欢乐的原因不同:君子因为通达于道理而欢乐,小人因为物欲得到满足而欢乐。凭借着道理来节制物欲,则既有欢乐而且志意不乱;因为物欲而忘记了道理,那么就会志意迷惑,其实得不到真正的欢乐。
因此君子不会放纵情感而是使之回返以谐和其志向,并将心中之德、乐中之道推广开来以成就其对民众的教化,那么乐教一旦施行起来,民众就会各自归向于各自应有的身份地位,因此只需通过观察民众的言行,就可以看出君王的德行。
德是性之最高最中正的部分;乐是内在之德发扬在外的光华;用金、石、丝、竹所制造的乐器,是乐气借以发扬出来的器具。
诗是用字词来言明其志向的,歌是用音声来吟咏其心声的,舞是用肢体来振动其身形容貌的,三者的根本都在于内心的感动,然后乐气才顺从着这种感动向外发挥出来。
因此当情感发自于内心深处的时候,所发明出来的文华才是志向的显露;当志气充实盛大使得心体灵秀的时候,受外物感动所引发的变化就会神奇微妙;和谐顺化之气积聚于心中,美好的光华发扬于外,到达这样由内至外和谐光明的状态才有乐的流露,因此声、音都是可以造作的,而乐却无法伪装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