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5-05-19 09:43:19)
分类: 育儿经验集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庭应重;关键词:绘本教学渗透情感教育;一、问题提出;苏霍姆林斯基说爱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著名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先生说:绘本是最适;我们结合本园绘本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实践;二、概念界定;绘本教学: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情感教育:是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庭应重视早期的情感教育,为其一生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绘本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纯洁心灵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绘本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通过探索有效的绘本教学策略、开展各种形式的绘本教学延伸活动,注重对幼儿情感的熏陶,帮助幼儿去感受爱、学习爱,并向他人表达爱,让幼儿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同时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开展及情感教育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 绘本教学 渗透 情感教育

一、问题提出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一个良好的情感素质是幼儿健全人格的体现。马卡连柯说:没有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幼儿期是的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庭应重视孩子早期的情感培养,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只爱自己,不会爱别人,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他们却不珍惜这些爱,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当作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该享受的,有的甚至还认为,父母爱自己是应该的,自己根本不需要付出爱,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因此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懂得如何爱别人,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去理解别人的感受等就显得由为重要。

    著名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先生说: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才是真正的儿童书。” “绘本具有贴近孩子生活,具有艺术性、文学性、文字和图画和谐共处等特点,它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纯洁心灵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准确把握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情感价值,处理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的关系,引导幼儿在欣赏绘本美的意境、语言的基础上,去揣摩、体会作品中主人公行为背后的积极情感,感悟角色之间的美好关系,萌生对主人公的喜爱之情以及迁移、仿效的愿望,达到了审美体验与情感熏陶的较好统一。

    我们结合本园绘本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探索有效的绘本教学策略、开展各种绘本教学延伸活动,注重对幼儿情感的熏陶,帮助幼儿去感受爱、学习爱,并向他人表达爱,让幼儿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同时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开展及情感教育的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二、概念界定

    绘本教学: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使师生共同进步的活动。

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关注教育过程中幼儿的态度、情绪、情感为重心,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过程。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在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促进幼儿爱的情感的发展,成为一个有着深刻、丰富情感的人,对父母、同伴、环境会有发自内心的爱。

2.通过绘本阅读教学,积累一些绘本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发展幼儿情感的指导策略。

3.丰富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开展形式。营造礼仪如饰,装点人生;品格似金,陶冶心灵的氛围,提升幼儿园文化品位。

(二)研究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幼儿园开展情感教育的绘本。

2.探索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园本化的实施情感教育的绘本教材。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文献法、行动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为主进行探索、研究。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儿童绘本教学和幼儿情感发展的有关文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2.行动研究法: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情感教育范围,结合主题开展各年龄段有关情感教育的绘本教学活动。

3.经验总结法:对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梳理,形成情感培养教案集。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1)拟订课题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

2)收集相关信息,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及文章,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1)选择各年龄段(托、小、中、大)优秀绘本作为教学内容。

2)探索如何在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3)以亲子阅读自主阅读绘本亲子表演等形式设计开展绘本教学延伸活动。

4)摸索出一些渗透情感教育教学方法并进行研讨:角色体验法、经验迁移法、

情感渲染法、视听结合法。

3.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资料。

2)汇编成果集(绘本教案、绘本教材、绘本教学课件)。

2)研究总结,结题,撰写研究报告。

四、实践操作

(一)选择爱的绘本作为教学内容,奠定情感教育基础

1. 蕴涵父母之爱的绘本

    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孩子一出生,就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所以从小学会爱自己的父母是爱的基础。这样的绘本有《方格子老虎》、《我也可以飞》、《会飞的抱抱》、《魔法亲亲》、《朱家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小熊和最好的爸爸》、《麦先生的旅行》、《亲爱的小鱼》、《大卫,不可以》,这些绘本主要讲述如何进行爱的表达,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情感的传递。

2.蕴涵同伴之爱的绘本

    同伴是幼儿在幼儿园里最重要的交往群体。让幼儿在这个小社会中学习交往,并建立稳定的同伴群体,对其形成良好社会品质有着重要的帮助。《爱心树》、《两棵树》、《我有友情要出租》、《你真好》、《彩虹色的花》、《鼹鼠与小鸟》,这些绘本是让幼儿学习给予和分享、学习感恩的经典绘本。

3.蕴涵爱护环境之爱的绘本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劣,我们有必要让幼儿知道,爱护环境同样很重要。《花婆婆》、《活了100万次的猫》、《小房子》、《听那鲸鱼在唱歌》、《挖土机年年作响》等,都是描写跟环境有关的绘本。

(二)构建情感教学目标,彰显情感教育内涵

绘本教研究根据主题将这些的绘本,融合到每个主题中,绘本教学中三纬目

(三)创设绘本教学环境,促进情感潜移默化

1.创设楼道绘本墙,拓展情感教育

    幼儿园走廊的橱窗和楼道的墙壁都画有跟情感有关的绘本,每一个楼层都有不同的故事,幼儿和家长经过走廊时会不由自主看一看楼道画面,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从而引领幼儿爱上阅读。

2.丰富绘本主题墙,深化情感教育

    班级绘本主题墙内容丰富,有的展示幼儿亲子共读的照片,有的布置了护书礼仪十规则,爱书宝宝在行动 排队取书、按序放书、小心翻书、安静看书、合作享书、双手捧书、书袋护书、登记借书、及时还书、尝试补书。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同时也让幼儿积极与主题墙互动,能做到十规则的幼儿在相应的地方贴颗五角星,如会讲绘本故事的幼儿,可以一个人将给大家听,也可以三三两两地对话,还可以几个人小组畅谈。把讲述蕴于阅读活动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兴趣,使幼儿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阅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孩子们乐于说、敢于说、勤于阅读,积极阅读。

3.美化阅读区环境,升华情感教育

    选择班级的阅读区作为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基本场所,美化阅读区的布置,让幼儿从心底喜欢上阅读区,成为他们活动的最爱。在阅读区,投放剪贴绘本中的图片、头饰、木偶等操作玩具,供幼儿进行自编自演的绘本剧,重温绘本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及情感发展。

(四)探索绘本教学方法,加深情感体验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研究,摸索出一些绘本教学方法:角色体验法、经验迁移法、情感渲染法、视听结合法,培养幼儿的情感。

1)角色体验法,引发情感体验

    幼儿接受作品丰富内涵的过程,是作品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与他们的知、情、意、行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我也可以飞》第一课时,是孩子在品味着小鸟和鸟的一家的故事,第二课时,是对作品的一个整体感受与内心感触的综合体验,一个个角色扮演体验,一组组对话、一个小鸟飞的动作,让我们的孩子们走进了小鸟的心灵。角色身份的转换、让幼儿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为此动情、为此感到快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与作品以及作品中的角色心灵相互沟通情感相互交融共鸣的过程。

2)经验迁移法,引发情感内化

    绘本中的内容都是社会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幼儿阅读绘本时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的世界,并在与绘本的接触中扩展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着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喜欢进入阅读的情节,把角色当成自己。根据这一特点,在我们绘本教学中采用迁移想象的方式为幼儿提供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自己情感的途径,引导幼儿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提出思考的问题,提出表达的要求。对学前儿童而言,阅读即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已

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无形中扩展了儿童的经验。

如小班开展《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场景下的兔子,吸引幼儿迁移作品如果你是小兔和兔妈妈,你们会怎么变呢?引导幼儿根据角色所处的情景,设身处地地体验从故事中迁移出来的母子亲情。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一个字展开,从情感的铺垫、到情感的渲染、再到情感的升华,这个字牢牢牵住了幼儿的心,带领着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移情、去理解。

对于幼儿的学习而言,绘本蕴涵着较强的人文性,能帮助幼儿在倾听、理解中学习成熟语言,体验人文精神。所以,对于一些好的作品而言,深而真的感受,永远比细而碎的懂得更重要,教师用更多的引导孩子倾听原作、阅读绘本、表达表现。使孩子从中体会小兔和妈妈用动作表达情感的独特意义,感受亲子情感,并学习迁移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

3)情感渲染法,引发情感共鸣

    为了让幼儿言之有情,就要渲染气氛,激发情感,使幼儿身临其境,作出合理的想象来,说出有情感的语言。

如《魔法亲亲》教学中,我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把自己想象成小浣熊和浣熊妈妈。朗读绘本的时候,根据画面和故事情节,声情并茂,当小浣熊不想去上学,垂头丧气时,老师(扮演浣熊妈妈)一边用关切温暖的语气说关于魔法亲亲的秘密,一边模仿故事中把小浣熊(自己的左手)的手指全部翻开,然后身体微微向前倾,在小浣熊的手掌心亲了一下。这一句句洋溢着童趣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图中浣熊妈妈和小浣熊之间的爱,也表达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优秀绘本以它特有的丰富内涵、教育价值对幼儿这种生命认识更透彻,对幼儿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潜力,绘本故事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和喜欢的文学形式,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鲜明生动,容易让幼儿接受,在这些较为典型的情感情境中,引发幼儿思考,从而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可以涵养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间,可以学习交往和体验书中的感情,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4)视听结合法,突破情感重点

    绘本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如:绘本《彩虹色的花》,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轻轻地响起《秋日的私语》,花瓣一片一片地从天空中落下来,大风吹来,一朵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当天空中出现了彩虹,漫天大雪,小动物们都来看望给自己帮助的的这朵彩虹色的花,第二年春天,从泥土里又冒出了小芽儿,又一朵彩虹色的花开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