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收藏时尚旅游 |
分类: 茶事 |
闲话“西方艺术咖啡(红茶)杯组”
2021.12.8 陈宗嶽 写于台北
咖啡与茶虽然出生地不同,分别诞生在非洲的衣索比亚与中国的云南,但是都是能提神的饮料,也同时在17世纪的欧洲盛行,两者就如同1773年在美洲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倒掉茶叶就转向喝咖啡一般,可以“相互替代”。同样的,喝咖啡的杯子也可以用来喝下午茶,就像搭乘飞机时,空中小姐送餐时所问的“coffeeortea?”
11月20日下午参加一个聚会,席间特意再仔细观赏了主人的咖啡杯组收藏。总数200多组的咖啡杯是主人夫妻近20年旅游世界各地的在地纪念品收藏,他们选购的标准只有一个~夫妻俩都“喜欢”。购入价格从台币3000多元到20多万元,购入地点在旅游地的精品店与古董店,主人说最夸张的一次:他们选购好一套咖啡杯之后,离开时,店长率全体店员在门口欢送,并称“欢迎再度光临”!可见这套咖啡杯的价昂与珍贵。
细究这200多套的咖啡杯,其式样、花纹各异,但是只有2套是少见有盖的三件式咖啡杯,因而特地请主人取出审视一番。第一组的咖啡杯上图案采贴花方式,产量较多,圆杯纽绳杯把,上印花果、昆虫,入目一片生机盎然,由创建于1824年的葡萄牙瓷器制造商维斯塔阿莱格里(VistaAlegre)所制造,属葡萄牙阿茹达宫(Palácio NacionaldaAjuda)系列作品,网上价格约300美元。第二组咖啡杯是限量的手绘图案,菱形杯形雾金把,杯上绘花叶、蝴蝶、昆虫,是由安娜·韦瑟利(AnnaWeatherley)设计的手绘瓷器,她曾为白金汉宫、博物馆与黛安娜王妃等设计生产手绘的瓷器与收藏品,这组咖啡杯是2003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工作室由一群训练有素的大师画家手绘,并有画家签名,网上价格约500美元。
一般手绘纹饰或图案的咖啡杯数量一定不会多,如果是著名厂牌的更是稀少,如再经过时光的淘汰更是存世稀少,因此这样的精品咖啡杯已经转身成为另一种艺术品。说“美丽精致的咖啡杯是艺术品”,主要是基于“美丽精致的咖啡杯更能衬托出咖啡的香醇与美味”,这与“中国宋代吉州窑木叶天目茶碗”在精神层次是一样的~都是更能彰显杯、碗中饮品的香醇与凸显饮品的视觉之美。
咖啡杯的形状、材质、厚薄度颇为多元,艺术精品等级的咖啡杯一定是手工彩绘、细致白瓷制作的。形状一般是圆形的,多边花辫或菱形的也很多,最少的是方形的。材质一定是精瓷或骨瓷的。厚度偏薄,因为杯缘薄的杯子能让香气更易于在口中扩散,利于品味余韵。手绘图案的内容以花鸟、人物、几何图形为主。艺术精品等级的咖啡杯最起始的制造年代,约在十八世纪中期,如同:Villeroy&Boch~德国瓷器第一品牌于1748年建于德法边境的奥敦勒堤小镇;威治伍德(WEDGWOOD)~英国顶级骨瓷于1759年创立,其绵长的历史,更代表了西方整个瓷器产业的演进史。
“咖啡文化”的兴起
咖啡诞诞生在衣索比亚的咖发(Kaffa)地区,西元六世纪被当地一位名叫柯迪(Kaldi)的牧羊人发现:羊吃了这种红色的咖啡果实异常活泼,因而被当作提神草药来应用。阿拉伯人将之栽培及食用,到14世纪已会将生咖啡豆晒干、烘焙、捣碎后用水熬煮,得到较纯的咖啡当成提神饮料,因为回教圣典可兰经禁止教徒喝酒,咖啡变成为取代的兴奋性饮料,16世纪,咖啡以“阿拉伯酒”的名义传入欧洲。17世纪威尼斯商人把咖啡引进欧洲,并在威尼斯开了欧洲第一家的咖啡店-波的葛(BottegadelCaffe)。
刚开始,咖啡遭遇欧洲天主教徒的牴触,认为是“魔鬼的饮料”。据说经过教皇亲自品尝并安排仪式洗礼之后,才被广泛接受。之后数十年间释放香气的咖啡屋招牌,纷纷在伦敦、巴黎、维也纳相继悬挂起来,在欧洲兴起的咖啡文化,使得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相继在殖民地繁植咖啡树,咖啡也因此被引入亚洲、美洲等地。1773年12月因为英、美茶商的利益冲突,波士顿爆发“倾茶事件”,将中国进口免缴除《汤森法案》规定税款之外的其他税款的300多箱武夷红茶倒入海里,美洲此后更是坚决抵抵制从英国进口的货物,当地人也由喝茶转向喝咖啡,于是咖啡在美国得到普及。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时大力学习西方文化及生活,相比严肃的日本茶道,这种价格低廉也随意的咖啡馆文化,开始在日本流行。
1850年清朝中叶,来华的外国人引入咖啡,至晚清时期,已有咖啡馆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现。《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记载,19世纪左右,咖啡被引入到台湾、海南、云南、广西等地种植,至今种植咖啡最出名的也是云南、海南、台湾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