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收藏 |
分类: 茶具 |
1930年代“爱新觉罗溥杰”款朱泥碗灯壶
2021.3.27 陈宗嶽写于台北
壶的尺寸:14公分长、8.3公分宽、6.8公分高
壶上刻的铭文:
春露四时作闲人
君子百年合天地
底款:“爱新觉罗溥杰”汉、满文并列
二十年前收到这把壶的时候,查知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是溥仪的弟弟,擅书法,传世有《溥杰诗词选》。溥杰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弟弟,是清朝末年结局最好的一个王爷。溥仪和溥杰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是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溥杰自幼精习书法、诗词,具有坚实雄厚的诗、书功力,是海内外知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也为海内外所珍藏。书法家溥杰题书的书法,网上落有年款的,从1938年的戊寅,到1988年的戊辰,其中盖“爱新觉罗溥杰”及满文印章的有1923年(或1983年)癸亥与1925年(或1985年)乙丑年,总之是在他优游生活时所订制的文玩。
玩壶同好李立章先生对此壶提出如下评语:“出自古龙柴窑,壶身壶盖线条强劲有力,壶流壶把顺水流畅,壶钮亦刚亦柔,刚柔并济的难得好壶!”同时提供了一把制于1938年上书有爱新觉罗溥杰铭文的书上图片,钤印:石铭(盖) 裴石铭(底)的裴石民制鱼罩壶。鱼罩壶是裴石民创作于抗战之初的得意之作。壶盖,大于壶口,像一个大写意的蓑笠翁。壶嘴如钓竿,隐有姜太公钓鱼之意。另外,还有一把1950年以前同印款的秦权壶,因此“爱新觉罗溥杰”与紫砂壶产生关联至少在1938年即开始。
除此之外,审视此壶的制作技法,壶内没有近代“推墙刮底”的制壶技法痕迹,但是有接底与颈部接痕的手工制壶痕迹。壶上铭文显示的行草书体与民初时期的铭文书体雷同,也是1980年代无法镌刻出来的铭文。因此推断此壶是1930年代的作品。
此壶虽然盖的是汉、满文并列的“爱新觉罗溥杰”印章,但一定不会是他自己做的壶。溥杰是书法家,不是制壶名家,所以不致有赝品的考虑,应该是他自己写好诗文,请人代镌刻的。所以这是一件供自己或馈赠亲友把玩的“逸品”,有其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