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2021-02-14 17:41:12)
标签:

文化

历史

收藏

分类: 茶具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2021.2.14 陈宗嶽写于台北

 

底款“履泰字号”。

长16公分,宽11公分,高9.5公分,重340公克

这壶的梨皮朱泥的泥质,入手有非常坚硬的感觉,按印款“履泰字号”来论断,第一个制作年代是乾隆进士马履泰(1746年~1829年)所订制的。第二个制作年代是道光三年(1823年),创立了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总经理雷履泰所订制的壶。其中依照壶形与泥质来鉴定,我以为应是乾隆时期的作品,只是在与老友余让尧讨论中,也不排除有将乾隆时候的形制延续到道光时期的可能。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僧帽壶是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之后为紫砂壶式之一,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瓷器。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元代,最早出现时的载体为瓷器。

明以后随着大量瓷器工匠转移到紫砂器方面的制作后也将此器形移植了过来。它的用途初期专为佛教僧侣饮茶,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壶。

紫砂僧帽茶壶始做于明代金沙寺,后经时大彬等人传承。 但到了清代相继失传,这就是我们很难见到一把清代像样的僧帽壶的原因。

由于僧帽壶的壶身为等边等面折腰六方形,所以在泥片的对角连接工艺过程中需要扎实深厚的陶艺基本功和渊博的文化内涵。

近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制作的僧帽壶把形、质、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履泰字号”一般认为是乾隆进士马履泰(1746年~1829年)在乾隆至道光年间所使用的印章,此章在坊间最早见诸2012年12月6日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茶熟香温”专拍中的“清中期彭年款石泉刻桥钮扁灯壶”,长15.3公分,桥钮圆盖,圆身直流,口沿雕密致纹饰,壶身一侧书“有客到来须相饮,自称臣是壶中仙”。盖留“彭年”款,壶底“履泰字号”印款,流下刻“石泉氏”,此壶当时拍出92,000元人民币。

 

  马履泰(清乾隆11年~道光9年,1746年~1829年)-仁和(今杭州)人,字叔安,一字定民,号秋药,又号菽庵,别署药庵、虚谷。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官拜御史、太常寺卿。致仕后,主讲敷文书院。工诗,性潇洒,善谐谑。博学洽闻,以文章、气节重于时。书宗唐人,古劲似李邕。好诵晚唐诗,爱花木,嗜生果,杖履所至,望之若仙。中岁作画,涉笔即工,盖由学问、书法中来。山水苍率沈厚,自言:“吾画但能作丑树顽石,自率胸臆,不悦时眼。”著有秋药庵集,卒年八十四。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二、这壶至少是道光年间“履泰字号”订制的僧帽菊瓣梨皮朱泥壶

  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名字上有“履泰”的名人只有“乾隆进士马履泰”与“日盛昌票号大掌柜雷履泰”,一般都把“履泰字号”印款认为是马履泰,但是当官的文人马履泰不应该会用“字号”为印款,加上一年多前看到一段文字~日盛昌票号大掌柜雷履泰曾对东家说:“《字号》是你的,但分号是我经营布置的。你现在要用新人,那我只好把分号收回来,好让新人重新安排。”

 

  另在四年前,一位钻研票号的网友游芳义先生与我讨论并提出:“履泰字号”的边纹很像票号常用的印章边纹~回形窗格纹从内到外共三个层次组成的构图异常精美,且雕刻细腻讲究。加之上述的匹配与时间差,所以我认同“履泰字号”不应该是“堂号”而是“商号”。我以为这把“履泰字号”印款的“僧帽菊瓣梨皮朱泥壶”应该是雷履泰的订制壶,参酌其生平,制作时间约在其创立日升昌票号的第四年~道光六年(1826年)前后。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清乾隆~道光“履泰字号”款菊瓣梨皮朱泥僧帽壶

  另外,“彭年款石泉刻桥钮扁灯壶”与“彭年盖款曼生笔红泥腰线高灯壶”这两把壶型,不是乾隆时期的典型壶形,有乾隆时期的繁复纹饰,但是缺了几分盛世的大器之气,因此应该是乾隆期之后嘉、道年间的作品。

  这把僧帽菊瓣梨皮朱泥壶,属于矮式僧帽壶,壶身朱泥之中颗粒累累,映照成皮壳上的灼灼宝光,是乾隆时期暨之后少见的好泥。僧帽壶做成菊瓣形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加上朱泥成型工艺的困难,尤其此壶尚属朱泥壶中罕见的大壶。在成型工艺上,朱泥中的梨皮颗粒有助减缓朱泥的收缩比例,但是也不利筋纹壶身的镶接成型,因此这壶有借助外模成型。综合以上诸多因素,确认这是一把难得的好壶。

 

“履泰字号”或该是商号

  商人雷履泰(1770~1849)山西省平遥县龙跃村(原细窑村)人。因父亲过早去世,家境贫寒,放弃了读书的机会,进平遥城当学徒做买卖。在平遥城内北门头拐角,当看宝盆的把式时,被西裕成二少爷李大全闲逛时看中,请到了西裕成颜料铺。不久便委任其为汉口分号执事,以后又调其到京都分号领班。到李大全继承父亲李文斌执掌号东时,将雷履泰调回总号,委以总经理重任。于道光三年(1823年),创立了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并担任总经理职务,为日升昌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履泰字号”印章边框符合票号的防伪设计。如何防伪,这在今天也是难题。日升昌的汇票,由票庄自己印刷制造,一旦出现假汇票,票号就会遭受信誉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票号对汇票的印刷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当时所采用的防伪技术有密押、背书、微雕等方法,更有甚者还采用了浮水印技术。票号上的密押,类似于密码。现存的档案资料中,就有用“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十二个字来分别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过一段时间换一次密押。而这种严密的防伪技术,为日升昌创造出了一个神话:在它的百年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一次被误领、冒领的现象。解决了防伪问题,才能取信于社会,创造“一纸汇票,汇通天下”的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