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收藏 |
分类: 茶具 |
晚清“宜兴(赵)松亭自造”款倒把西施朱泥小壶
2020.11.7 陈宗嶽写于台北
长9.9公分、宽6.5公分、高5.8公分。
“倒把西施壶”制壶最有名的是紫砂厂建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但是王寅春的朱泥小壶是向赵松亭的儿子赵干泰(廉太)学习的,因此赵松亭应该是晚清以后制作“倒把西施壶”的始祖。
赵松亭
赵松亭是晚清到民国初年集制壶、书画、金石等诸技艺的大名家,作品是屈指可数在晚清由皇亲大臣推荐入皇宫的制壶名家。可以算是王寅春的师祖,因为王寅春早年最富盛名的朱泥小壶学自赵松亭儿子赵干泰(廉太)所制的水平壶。
赵松亭,号东溪,是清朝光绪到民国初年最杰出的紫砂刻陶家,同时又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书画家。他刻制的紫砂壶,"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达到完美的思想艺术境界,所以北京故宫收藏的紫砂壶中至少有四把是他铭刻的。如今,在古玩市场和收藏者手中赵松亭亲手制作的紫砂壶可谓凤毛麟角,“宜兴松亭自造”款的紫砂壶存世更为稀少。
赵松亭是最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他是清末最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之一,同时又是位造诣很深的书画艺术家。 他精刻的紫砂陶艺,集“诗书画印”的金石气和书卷气为一体,在造型和艺术品位上力求完美大气,故而在审美的精神内涵中,颇受文人雅士的钟爱。精善书画,是他制壶工艺得以升华的主要原因。传世赵松亭的刻陶工艺,无论是文化品位的内涵性,还是刻制水平的精妙程度,无不透出诗情画意般的艺术神韵。从中可以看出,赵松亭驾驭刻陶的能力如同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一样游刃有余。他所制造的茶壶,极富艺术性和开创性。他和同时代著名收藏鉴赏家吴大澂先生相交深厚,过往甚密,常聚一起研讨壶艺,并共同合作过不少紫砂精品。他们合制的佳壶,往往是一些藏壶家梦中追寻的艺术珍品。另外,赵松亭也是紫砂实业家,他成立的制壶工坊曾以“艺古斋”、“复兴窑”的“贡局”款产制众多精品壶与外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