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2020-03-17 23:32:47)
标签:

文化

历史

收藏

分类: 茶具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2020.3.17陈宗嶽 写于台北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3.6公分长、8.5公分宽、7.5公分高

“储铭”底款

壶身铭:

方而浑圆,空而常盈,法以长歌,春可满寿。淦庭。

摹西周中(學者認為晚期)期毛公鼎铭文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是三蹄足青铜鼎,因作器者叫毛公而得名(毛公是周宣王的叔父),是中国最著名的鼎器之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内壁铭文共499字,是迄今所知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西周晚期的历史,尤其是周宣王在公元前9世纪的治理。现存最早拓片是毛公鼎的全形拓拓本,出自清咸丰、同治年间。

在陈鸣远“无垢壶”出现于拍场前,我会称我这把收藏近二十年的储铭制壶为“四方圆角朱泥壶”。但是陈鸣远“无垢壶”一出,这把储铭制、任淦庭刻的“四方圆角朱泥壶”也只好跟着改称朱泥“无垢壶”,但是,经向潘春芳教授请教之后,他指出应该称为“传胪壶”,同时称许此壶是“难得的精品力作”。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陈鸣远“无垢壶”造型源于方斗,四周以圆角处理,方形圆角。唇边厚实,壶盖穹起嵌于其中。此壶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比例均匀,珠圆玉润,工艺精湛。壶身镌刻铭文:“是名无垢,置诸座右,为斐老道兄。鸣远”

陈鸣远,有鸣远、鹤峰、鹤邨等字号,详细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清代康熙年间。他所制之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又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在清初时候,已经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有评论家认为,他上承明代精萃以及时大彬的紫砂正统,下启清朝开始的新局面,在紫砂发展史中居功厥伟。只是名气大,仿制自然多。据说早在雍正年间,市面已经有仿冒陈鸣远的紫砂。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那问题来了,这不是清初陈鸣远的“无垢壶”吗?为何1930年的储铭也会做呢?只有两種可能:

其一,这把陈鸣远的无垢壶是仿古壶名家储铭制作的。

其二,储铭当时曾经看到、上手过这把壶,所以根据陈鸣远的“无垢壶”制成他自己

的“四方圆角壶”,还特别用难以成形的朱泥来制作,显示他的技艺更高超。

因此,结论就是:依据这把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四方圆角壶”和陈鸣远的“无垢壶”有着完全相同的构想造型,现在存世的这把陈鸣远“无垢壶”一定和仿古壶名家储铭有密切关联,只是何种关联?有待后续厘清。

储铭的“无垢壶”作工饱满、泥质异常细致艳丽,是储铭壶艺最巅峰时的作品,属少见的高档朱泥。壶上铭文为紫砂厂开厂七老之一的任淦庭所刻,属罕见的朱泥好壶。

*任淦庭(1889-1968年),紫砂七大艺人之一,近现代陶刻宗师,宜兴陆平人,字缶硕、号石溪、缶石、一孤、聋人、左民、左道人。出身书香世家,15岁(1905年)经邵云如介绍,师从金石书画家卢兰芳,艺成后任吴德盛公司技师,雕刻作画谋生,吴德盛公司制品上的“陶”或“企陶”落款多为任淦庭所刻,以“陶”为主的有“跂陶”、“歧陶”、“企陶”、“潜陶”等,以“石”为主的有“漱石”、“漱石氏”、“缶石老人”、“石溪”、“缶硕老人”等,以及"缶硕"、"淦庭"、"友竹"、"松道人"等刻款,早期用“跂陶”颇多,晚年用“缶硕老人”。

*储铭(1881—1937),江苏宜兴西乡盛塘桥人,生于龙溪山,初名腊根,号大匠巨人、龙溪山人,以制牛盖洋桶壶出名。

15岁至宜兴蜀山,拜当地制壶艺人为师,研习书画、陶刻,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犹善制壶,20岁后即以制作紫砂洋桶壶成名。1906年被上袁“艺古斋主人”赵松亭聘为技师,善制仿器。清宣统年间,储铭受聘于“阳羡紫砂陶业公司”,专门制造高档抛光镶铜的外销紫砂壶,因工艺精湛制作严谨,荣获“南洋劝业会”优胜大奖。

1930年代后,储铭的声名更盛,许多公司商号皆向其订制紫砂壶胚,尤以洋桶壶最受欢迎,而被时人称为“洋桶王”。

1933年,储铭应顾景舟的父亲顾炳荣之邀,赴其家当客师,制壶兼传授顾景舟壶艺。储铭花费二年时间,将其拿手壶款“洋桶壶”、“矮石瓢”、“掇球”、“如意仿鼓”......等,倾心传授,由于储铭制壶一丝不苟,讲究泥料配置与工具制作,顾景舟早年就严守师训,在泥料配置与工具制作上下功夫,奠定了顾景舟成为一代紫砂大师的基础技艺。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至于有人称:“1935年顾景舟镌刻《龙溪山人》印章相赠,始更名《储铭》”,(注:2017-08-01 由 乐动达人 发表于文化,原文网址:https://71a.xyz/qaQNp4)此说有些风马牛不相及,顾老一生未承认储铭是他的老师,因此只能说曾在储铭那受习过制壶工艺,至于刻印相赠则牵拖太远之感。一把任淦庭刻、储铭制大牛盖洋桶壶,盖款:储铭,底款:龙溪山人,壶上铭文“庚午(1930年)仲冬为右任先生淦庭作”即否定了此种说法。

晚年曾受收藏家之邀,在上海制作仿古器两年,后因世道变故,嗜酒成性,1937年逝于西乡家中,其代表作有洋桶、矮石铫、合菱、线圆、扁腹、德钟壶等。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1930年储铭制、任淦庭刻朱泥“无垢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