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府東洗壺工
府東洗壺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996
  • 关注人气:1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台湾最资深老银饰收藏家~范能谈「明代发簪」

(2018-10-19 20:19:57)
标签:

历史

收藏

文化

财经

分类: 銀器

 

 

  

 


与台湾最资深老银饰收藏家~范能谈「明代发簪」

2018.10.19 陈宗 写于台北


  2018104日下午,专程到位在台北市延吉街13114号~台湾最资深老银饰收藏家~范能工作室,与他交流一些「明代发簪」的看法。


  之所以称他为「台湾最资深的老银饰收藏家」,是因为他限定以银器中的「老银饰」为单一范畴,从事民国以前包含唐、宋、辽、元、明、清至民国初年的老银饰收藏已经有36年了,成立以「老金银首饰」为目标之研究室也有30年了。在范能成立工作室的1980年代台湾经济正在起飞,在这个「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尽管两岸虽然还没有开放,但是老银饰还是透过两个管道:一、两岸渔民以实物交换的方式在海上交换,因此流入台湾的老银饰往往是以「袋」计算,而且按照当时银价以重量计价,因此不在乎完整,许多脆弱的老银饰往往呈现蓄意压扁的状态。二、一些较好的精品则经由港澳商家流入台湾。一时之间,大量在台湾市面流通的精美老银饰吸引了所有爱美人士的眼光,那段时间是所有古董艺品爱好者最甜美的时光,几乎是每周、甚至每天都想去这些如台北光华商场的市集游逛。范能说:有时收到几件难得一见的精品,过几天又看到了再收!隔几天又看到类似的再收!但是心里会有些毛毛的~怎么那么多?终于收到市场上再也看不到了才纾口气,也因此成就了一次收藏好机缘。


  范能正好是这段「台湾老银饰收藏风潮崛起与殒落」的见证者,1989年他成立个人工作室从事老银饰设计、制作、修复与买卖时,市况好时一天可收入数万元,因此可以汰旧换新,立即再买入一些心仪的老银饰。同时因为他会亲自动手制作、修复或修改、设计这些老银饰,所以大量收购了一些受损的瑕疵品,就在这些敲敲打打的修复过程中,他更真切的了解了老银饰的制作工法,加上后来大量阅读出土文物的考古数据,如今范能对老银饰的鉴定应当是「台湾第一把交椅」,即使当年与他同年代从事银器买卖的大盘商,也没有那一位像他这样持续爱好老银饰逾36年,更不要说亲手拆解、研究这些老银饰的工法,阅读这么多土文物的考古资料,因此称范能是「台湾老银饰鉴藏第一把交椅」绝对当之无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