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唯一能体验「兰亭集序」里「曲水流觞」情境的「串门子茶馆」

标签:
文化收藏历史 |
※



















※
台北唯一能体验「兰亭集序」里「曲水流觞」情境的「串门子茶馆」
文:陈宗嶽 图:陈宗嶽、沈侥宜
「串门子茶馆」成立逾四年,在最有文化气息、也是观光客必访的台北市永康商圈近50家茶馆中,被誉为是最具指标意涵之一的茶馆,也是中外旅人、茶客指名要探访的旅点。
「串门子茶馆」除了有轻松的品茶环境、精选的各种茶品、经典的各式精致茶具、价格适中的茶资、与精致的素食茶点之外,最重要的是~常驻茶馆的沈侥宜馆长,熟谙各种茶事典故,因此是中外茶客经常探访的茶馆。如同近日经常碰到一位美国犹太裔的中国水墨画收藏家,自从在美国华尔街退休后即长住台湾,并为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老郭」,他每周至少到「串门子茶馆」品茗一次,因此是馆内的熟面孔。
早在20多年前沈馆长即以室内设计师的身分参与了许多新潮茶馆的设计,至今仍经常受邀参与一些大陆茶馆的设计,在沈馆长的巧思里,不论是坚硬的钢铁、透明的压克力、日常使用的半透明塑料杯、大自然里面的芦苇与荷叶,都能成为他装置茶席氛围的素材,因此创制出一幕幕令人惊艳、也脍炙人口的茶席与茶会,而他自己则是乐在其中,玩得不亦乐乎。
而这所「串门子茶馆」则是为了一圆他想直追「兰亭集序」里「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初三,33岁的会稽内史王羲之和太原孙统、孙绰、广汉王彬之、陈郡谢安、高平郗昙、太原王蕴等父子辈41人,以修褉事宴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诸位列坐曲水两侧,酒殇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水飘流,酒觞流到面前,当下就要即席赋诗,一觞一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的「曲水流觞」茶人梦而创立,因此在「串门子茶馆」的地下室就有一个能容50人左右的「曲水流觞」茶席会场,让今日爱茶者也能上追1664年前的文人聚会情境,沉浸其中,自然油生思古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