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2016-02-03 17:48:14)
标签:

历史

收藏

文化

财经

分类: 和闐玉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图文:陈宗岳

 

西周玉贝二枚约:长1.5公分*1公分*0.45公分

清代仿玉贝八枚约:长1.5公分*1公分*0.8公分

 

  读中国古代史的时候,一定都会读到「贝币」,当初的记忆是海贝曾经成为原始货币的一种。

  后来,收到一串石质贝币,阅读了相关资料,才知道石贝也曾经是原始货币。

 

  再后来,收到两枚玉贝,当时直觉的判断~这是汉代以前的东西,因此在56枚玉贝中挑选出两枚,当时特意选一枚「沁痕明显」与一枚「几乎没沁痕」的作对比样品来收藏。

 

  再过三年,收到八枚一串的玉贝,当时即知是后仿的,但是属老工,推断为晚清至民国初年间的产品,但是每个都是和阗小籽玉雕琢出的。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价高过黄金的玉贝~从十枚玉贝手串谈起

  最后将之编成一串,八枚清代玉贝串成内圈,两枚西周玉贝做尾饰,中间隔以小绿松石珠与小翠玉葫芦。整个玉贝手串就是一个「财宝」的意涵,当然这是自己的异想,开心就好,但是玉贝还是难得,值得收藏。

 

  为了搞懂玉贝,查了许多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夏商周三代曾流通贝币

二、贝币具有高购买力

三、玉贝曾真实流通

四、玉贝属三代产物存世稀少且多为西周玉贝

五、玉贝状如海贝,长约1.52公分,宽约1-1.5公分。

 

 

说明:

一、夏商周三代曾流通贝币

  贝币是一种原始货币,在夏代,生产工具、粮食、布帛、牲畜、皮张、齿角、龟壳、珠玉、海贝等都充当过交换媒介,而后逐步淘汰,其中海贝因为稀少不易获得,而且美观方便携带而被保留下来。

 

  夏代使用贝币,在西汉的《史记》及《盐铁论》中均有记载,同时从夏代墓葬、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贝币的出现左证了夏代使用贝币的说法,如1975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12枚天然海贝和仿制的骨贝与石贝。

 

  贝币的计算单位是朋,一朋的贝数是10贝。在先秦文献及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常有「朋」字出现,如:《诗经 小雅 菁菁者莪》中有「既见君子,赐我百朋」;1959年河南安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戍嗣子鼎的铭文中有「王商戍嗣子贝廿朋」。

 

  商代中后期,随着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海贝数量相对不足,仿制贝币开始出现,有石贝、玉贝、陶贝、骨贝、蚌贝、铜贝、银贝、金贝及包金铜贝等等。但仿贝也有做为陪葬时的冥币使用,如在河南、山西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就有大量仿贝和真贝同时出土。

 

  货贝的使用,一般都是从实物货币过渡到金属货币。商代铜仿贝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金属铸币。由于最初的铜贝没有铭文,因此也被称为无文铜贝。此外,楚国地区流通的鬼脸钱,也是铜贝的一种。铜仿贝的铸行成为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的重要载体。

 

  西周晚期后,因为称量货币和金属铸币的广泛流通,贝币逐渐丧失货币地位,成了装饰品。

 

  秦朝建立后,贝币退出流通领域。

 

二、贝币的高购买力

  贝币在西周早期的购买力是相当高的。武王时令簋铭:(武王)易(赐)令贝十朋、臣十家、鬲西人。贝、臣、鬲并举,可见十朋之贝的价值不会小于臣十家或鬲百人。成王时遽伯裒簋铭遽伯置作宝噂彝,用贝十朋又四朋。作器者造器时花费了十四朋贝。

 

  贝在西周中期的货币功能非常显著,在进行等价交换时,要把实物折合成贝来计算,由此可见,贝在商品交换中可以充作任何交换商品的价值尺度。不过西周中期以后社会普遍使用贝,不像商代贝主要集中在王室、方伯等贵族手里。如殷墓辛村一号卫墓曾出土贝2915枚,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贝近7000枚,山东益都苏埠屯殷墓出土贝3990枚那样的大数量。而在早期的西周墓,每墓殉葬多半是10枚、20枚、30枚、50~100枚,帀一朋、二朋、三朋、五朋、十朋,这与早期西周锏器铭文所载的赐贝数目本相符。

 

三、玉贝曾真实流通

  玉,在中国古代不仅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也在货币史上当过交换媒介的原始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曾以玉为货币。《管子·国蓄》中提到:“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这就是说,玉,不仅是货币,而且价值高于黄金,更高于刀布。

 

  考古发掘证实,从殷商一直到春秋战国的墓葬中,常有玉贝随葬,并常与天然贝、铜贝同时出土,除了玉贝之外,还有其他琮、璜、佩、蝉等玉器,玉虽然作为财富的象征,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当成货币使用。鉴于玉贝与铜贝、海贝一起出土,以及具有大小、形状、下端有钻孔、背部经平整加工等共同特征,证明了玉贝与天然海贝、铜贝、骨贝、石贝一样,曾经充当过货币。

 

四、玉贝属三代产物存世稀少且多为西周玉贝

  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玉或者玉髓磨制而成的仿制贝币,流通于中原地区。已发现的玉贝制作都比较粗朴,形状与天然贝币「货贝」(Monetaria moneta)相近,腹部中间或磨有纵沟,而且小端多有穿孔。玉贝通常用质地坚硬的玉材制作,颜色上呈灰白色、油墨色或翠绿色。青海、河南、陕西等地都曾有出土。

 

  玉贝的出土量甚少,实物上所见玉贝大多疑似近仿,有些外观极新、极干净,毫无坑口痕迹,令人存疑。目前考古资料中,较早期的玉贝是河南上村岭,西周晚期虢国墓地国君家族的埋葬区,内有虢季墓、梁姬墓、太子墓等,共出土海贝261枚,石贝1150枚,玉贝38。其他另有三处虢国墓出土,皆仅见石贝与骨贝、陶贝,且数量稀少。

  19831986年,陜西长安县张家坡村发掘392座西周墓葬群,出土玉贝8;同地点的马王村出土玉贝2枚。另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西周晚期第501号墓,出土玉贝33,材质为灰白色软玉,制作较为粗糙,大多为菱形,间亦有圆形、梯形、三角形。

 

  玉贝出土数量稀少,分析作为财富象征的玉贝,因为玉石价昂,所以难以大规模制作,但是也不排除其中有部分被盗墓者盗走。

 

五、玉贝的形状

  常见的古代玉贝,为海贝形状,大小均相仿,长约1.52公分,宽约1-1.5公分,面部有长直纹及与其垂直的短竖花纹,但形制似未完全固定。

 

  西周青玉贝,山东鲁城西周墓中曾出土有一种成组的青玉片,长2.54公分,宽0.650.9公分。厚0.1公分,面有格纹,属一种较大的玉贝。

 

  西周晚期玉贝,长3公分,宽2.2公分,最厚0.8公分,河南省新郑县出土,河南省新郑县文管所藏。玉器玉料呈青白色,局部有灰色斑浸,体扁平棱形,上部有一对穿圆孔,中间有一道凹槽,两面均光素无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