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窑白瓷孩儿枕」与「明彭城窑仿定窑白釉孩儿枕」

分类: 文物故事 |
「北宋定窑白瓷孩儿枕」与「明彭城窑仿定窑白釉孩儿枕」
2013年7月21日陈宗岳摄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一、北宋定窑白瓷孩儿枕
*
高18.3厘米,长30厘米,宽11.8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白如象牙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以烧制白瓷为主的窑址,位于河北曲阳(宋属定州),其产品以民间用瓷为大宗,北宋后期亦烧制宫廷瓷。其白瓷胎体洁白细腻,薄而不变形,釉色白如牛乳或略泛红色,有象牙白一般的质感。定窑装饰以风格典雅的白釉刻花、划花、印花、雕塑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而尤以印花品种为世人称道。
芒口金装
定窑的碗、盘类产品口沿大多无釉,称为“芒口”,“芒口”的形成是因为定窑采用覆烧工艺,将碗、盘一件一件迭压,口沿多不施釉,烧成后器口有毛涩感,这样做可以大幅提高产量,是陶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创新,为了弥补芒口的缺陷,往往在口沿上镶以金、银、铜圈作为装饰,俗称“金装定器”,显得尊贵豪华,此外,定瓷的釉面多有薄层垂釉,形如“泪痕”,亦是它的主要特征。
富贵温馨
“孩儿枕”是瓷枕的一种样式,以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最为精美,此枕是今天所见的唯一的一件北宋定窑产品。匠师把瓷枕处理成一个铺伏在榻上的男孩,男孩的头斜枕于交叉的手臂上,脸向右侧,表情稚朴天真,大眼睛、宽脑门,肥大的双耳、饱满的耳垂和小巧挺直的鼻子构成了中国理想的“富贵”形象。男孩的右手持一绣球,身穿绣花绫罗长衫,外罩坎肩,下穿长裤,足登软底布鞋,向人们展示了宋代服饰的特点。卧榻四周雕饰螭龙、如意纹饰,精致华美。由于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情状貌表现得恰到好处,加上瓷胎细腻,釉色白中发暖,均匀滋润,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
人多用之
古人喜欢瓷枕,认为其能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细读书”的说法,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
二、明代彭城窑仿定窑白釉孩儿枕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枕为男童形象,面带笑容,两膝伏地,呈卧伏状,背部作枕面。胎体厚重,通体施白釉,釉色莹白。
定窑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至今,许多瓷窑均视其为楷模进行仿制,一些技艺精湛的仿品甚至使人真赝难辨。明清仿宋金定窑白瓷,着重仿釉色和刻、划、印花装饰,器型既有孩儿枕等仿定产品,也有当时流行的各种式样,包括碗、盘、洗、盒、水丞等日用器皿,以及三牺尊、天鸡尊、四足盖炉等模仿商周青铜器的造型。
尽管仿品大都釉色莹润匀净,纹饰精细繁复,做工较宋金定窑更胜一筹,但刻划花常呆板欠流畅,印花纹饰亦不如宋金时期定窑瓷器上的清晰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