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7月份起,短则3个月,长则5个月,是今年最好赚钱的时段,勿谓言之不预。
今天是休息日,原本计划读读书,给花园锄锄草啥的。但周五这个冲高回落走势,显然让股民朋友们不太放心。牛市究竟有没有?未来行情如何演绎?应粉丝之邀,增发一篇文章,回应大家的关切。
关于A股的走势,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多意外。简要回顾一下此前的观点:
6.24收评“新高突破在即”:“明天就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拿下3439,创年内新高。”实盘验证,次日放量突破,创年内新高3459点。()
6.26,再发战斗檄文“向着3674,进发!”对比去年,“9.24可以称为“散户的心动”,6.24则是“机构的行动””。大家看看银行股的走势(见下图),就应该明白某队的意图。
请注意,这是银行的周线图!2024年,银行板块指数涨了46%,今年以来,银行再涨了17.2%。行业板块中,目前真正进入牛市的,银行是唯一。其它板块再强,也只是波段上涨。
大盘之所以看着纠结,是因为缺乏凝聚人气的共识板块。比如前几年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新半军”的崛起,同时也伴随着基金业的大发展。
所谓的机构抱团,是从上一轮牛市周期开始的。
请注意,我现在更倾向用“牛市周期”来表述。牛市周期,在汉语中属于名词,客观描述,不带感情色彩。而“牛市”,通常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属性。牛市,一般指已经发生的,在一段时间内涨幅大于某种程度的,称其为牛市,属于事后指认型。
另一种,对于行情发展过程中,或者阶段性市场情绪亢奋时,常有“牛市”的呼喊。此类,更像是形容词,代表某种强烈情绪和意愿。
一根大阳就喊牛市,属于词语滥用。
在行情没有最终走出来之前,所有的“牛市”都只是一种愿望,最多算疑似牛市。所以,我现在只能说是“牛市周期”,后面两个字不能省,否则就会有人上门理论:牛市,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
每轮牛市周期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不一样的成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的桃花,就相当于牛市季节。人面,则指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心态。
第一财经上一期“第六交易日”的节目主题,就用了“牛市季节”。
去年国庆的6天“闪电牛”,因为牛市基础不够扎实,或者说基本面不支撑,加之高高的山岗又套了很多人,后面的时间换空间就是必然。也可以称其为:
还债。
小疯牛的出现,是百姓赚钱的急切愿望与政策面刺激形成的共振。显然,这样的短期财富再分配并没有带来长期的财富效应,宏观经济的深层问题也根本不够时间来解决。
拉银行,就成了ZZ正确的选择。国有银行保值增值,还能护住指数,对外也有颜面。
至于周五的3494高点回落,则太正常不过。6.26前文写道:“周线来看,大盘放量突破旗形通道上沿,先要试探3500点的压力”。市场是有记忆的,去年11.08的3509点,和12.10的3494点,日线上构成小双顶,怎能轻易被攻破?
本周的上攻,既无显著利好,又无明显放量,拿什么来攻关?
本轮国家队操盘的“精妙”就在于,我只埋头拉银行,其它的你们随便玩儿。第一财经6.21的专访中,问银行是否可以配置,我给予肯定的答复。从那时到现在,银行指数又涨了4.4%,我知道你们大部分人都没有配置银行,因为看不上这点涨幅。
市场的一举突破,还需要一个大利好。政策面,七月底的重磅会议,值得期待。汇率方面,个人觉得是明牌。美元指数最低到了96.37,年线下跌10.61%。而我们的人民币离岸价,只升值了2.34%。相比美元,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人民币汇率变化滞后于美元走势,历来如此。
假设,人民币和美元表现“对等”,则人民币有升到6.6附近的潜力。何况,美元贬值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而我正等着美元指数跌破96,公开认错。
七翻身,并没有多大悬念。从7月份起,短则3个月,长则5个月,是今年最好赚钱的时段,勿谓言之不预。
周五的下跌,和下周量化新规启用不无关系。市场不知道会有什么幺蛾子出现,所以先跌为敬。如果你理解政策意图,当不以为意,个人觉得,对A股长期利好。
今天,经济日报发文:积极发展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是专注于长期投资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对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多次强调,坚定看好“科技成长”方向,是和政策同频的。
此外,我在去年撰文强调,这一轮牛市,很可能走震荡慢牛。就算不是慢牛,也是最接近慢牛的一次。
个股方面,胜宏科技周五创新高,150整。该票从5月下旬的75平台启动,刚好翻番。盘后,大股东发出减持预告,意在给市场降温。
前有双林股份,后有胜宏科技,这两者都是忙哥战队“千里挑一”计划的产物。有心人,可认真复盘这两只票的选股思路,找出属于自己的“千里马”。
想省事的朋友,可考虑加入VIP,我们一起挖掘第三只“双林”,下一只“胜宏”。()
“忽隐忽现的牛市?”
摘要:从7月份起,短则3个月,长则5个月,是今年最好赚钱的时段,勿谓言之不预。
今天是休息日,原本计划读读书,给花园锄锄草啥的。但周五这个冲高回落走势,显然让股民朋友们不太放心。牛市究竟有没有?未来行情如何演绎?应粉丝之邀,增发一篇文章,回应大家的关切。
关于A股的走势,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多意外。简要回顾一下此前的观点:
6.24收评“新高突破在即”:“明天就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拿下3439,创年内新高。”实盘验证,次日放量突破,创年内新高3459点。()
6.26,再发战斗檄文“向着3674,进发!”对比去年,“9.24可以称为“散户的心动”,6.24则是“机构的行动””。大家看看银行股的走势(见下图),就应该明白某队的意图。
请注意,这是银行的周线图!2024年,银行板块指数涨了46%,今年以来,银行再涨了17.2%。行业板块中,目前真正进入牛市的,银行是唯一。其它板块再强,也只是波段上涨。
大盘之所以看着纠结,是因为缺乏凝聚人气的共识板块。比如前几年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新半军”的崛起,同时也伴随着基金业的大发展。
所谓的机构抱团,是从上一轮牛市周期开始的。
请注意,我现在更倾向用“牛市周期”来表述。牛市周期,在汉语中属于名词,客观描述,不带感情色彩。而“牛市”,通常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属性。牛市,一般指已经发生的,在一段时间内涨幅大于某种程度的,称其为牛市,属于事后指认型。
另一种,对于行情发展过程中,或者阶段性市场情绪亢奋时,常有“牛市”的呼喊。此类,更像是形容词,代表某种强烈情绪和意愿。
一根大阳就喊牛市,属于词语滥用。
在行情没有最终走出来之前,所有的“牛市”都只是一种愿望,最多算疑似牛市。所以,我现在只能说是“牛市周期”,后面两个字不能省,否则就会有人上门理论:牛市,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
每轮牛市周期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不一样的成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的桃花,就相当于牛市季节。人面,则指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心态。
第一财经上一期“第六交易日”的节目主题,就用了“牛市季节”。
去年国庆的6天“闪电牛”,因为牛市基础不够扎实,或者说基本面不支撑,加之高高的山岗又套了很多人,后面的时间换空间就是必然。也可以称其为:
还债。
小疯牛的出现,是百姓赚钱的急切愿望与政策面刺激形成的共振。显然,这样的短期财富再分配并没有带来长期的财富效应,宏观经济的深层问题也根本不够时间来解决。
拉银行,就成了ZZ正确的选择。国有银行保值增值,还能护住指数,对外也有颜面。
至于周五的3494高点回落,则太正常不过。6.26前文写道:“周线来看,大盘放量突破旗形通道上沿,先要试探3500点的压力”。市场是有记忆的,去年11.08的3509点,和12.10的3494点,日线上构成小双顶,怎能轻易被攻破?
本周的上攻,既无显著利好,又无明显放量,拿什么来攻关?
本轮国家队操盘的“精妙”就在于,我只埋头拉银行,其它的你们随便玩儿。第一财经6.21的专访中,问银行是否可以配置,我给予肯定的答复。从那时到现在,银行指数又涨了4.4%,我知道你们大部分人都没有配置银行,因为看不上这点涨幅。
市场的一举突破,还需要一个大利好。政策面,七月底的重磅会议,值得期待。汇率方面,个人觉得是明牌。美元指数最低到了96.37,年线下跌10.61%。而我们的人民币离岸价,只升值了2.34%。相比美元,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人民币汇率变化滞后于美元走势,历来如此。
假设,人民币和美元表现“对等”,则人民币有升到6.6附近的潜力。何况,美元贬值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而我正等着美元指数跌破96,公开认错。
七翻身,并没有多大悬念。从7月份起,短则3个月,长则5个月,是今年最好赚钱的时段,勿谓言之不预。
周五的下跌,和下周量化新规启用不无关系。市场不知道会有什么幺蛾子出现,所以先跌为敬。如果你理解政策意图,当不以为意,个人觉得,对A股长期利好。
今天,经济日报发文:积极发展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是专注于长期投资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对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多次强调,坚定看好“科技成长”方向,是和政策同频的。
此外,我在去年撰文强调,这一轮牛市,很可能走震荡慢牛。就算不是慢牛,也是最接近慢牛的一次。
个股方面,胜宏科技周五创新高,150整。该票从5月下旬的75平台启动,刚好翻番。盘后,大股东发出减持预告,意在给市场降温。
前有双林股份,后有胜宏科技,这两者都是忙哥战队“千里挑一”计划的产物。有心人,可认真复盘这两只票的选股思路,找出属于自己的“千里马”。
想省事的朋友,可考虑加入VIP,我们一起挖掘第三只“双林”,下一只“胜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