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交量极度萎缩,也说明抛压很轻,不要割肉在黎明!
昨天市场最大的看点是成交量跌破5000亿,创2020年5月25日(4906亿)以来,4年多的最低点。历史上,地量见低价是大概率。5.25那天收盘点位2817点,和现在位置差别不大。随后一个多月,暴涨到3400点上方。
今天地量之后还有地量,再度萎缩100多亿,两市仅成交4773亿。
和4年前空间节奏相似的是,2020年3月,上证最低踩到2646点;今年2月,大盘跌到2635点。前文提到,A股3000点保卫战是个伪命题,60次参战,属于反复穿越。三千点关口,具备情绪价值,博弈(抄底)价值不大。
整数关下方的两个台阶,产生机会的概率大的多。一个是2800多点,一个2600多点的台阶。前者经常产生大反弹,后者行情级别更大,容易出大波段。今年的2635--3174,涨幅20%;4年前,2648--3458,波段涨幅逾30%。
日线级别,2845点被两次回踩。加上极度缩量,要割早割,肯定不应该是现在。
每一次见底反弹之前,投资者情绪都非常低迷,大家都找不到上涨的理由,这次也不例外。昨天发了一条帖子:
“极限缩量!沪深两市成交量跌破5000亿大关,这个市场没人玩了吗?缩量阴跌,比快速下跌更可怕,后者反弹的可能性更大,阴跌看不到希望!”
成交量萎缩,本身就是情绪压抑的盘面表现。
和过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北向资金的态度。
8.8收评“北资为什么没有回流?”写道:“一旦流动性枯竭,股市就可能陷入螺旋式杀跌,危害性不言而喻。”()
8.11周评“未富先老”再次提示了北资动态:“北向资金周五大幅净卖出77.65亿元。本周,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147.6亿元。年初迄今,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17.43亿元。还是那句话:北资不回头,A股好不了!”
北向资金自2014-2016年间开始流入,逐年增加,在2023年7月到达峰值2.4万亿。对于A股来讲,这绝对是一笔举足轻重的资金。曾经有人不以为然,认为A股总市值已经高达65万亿元(截至2024年8月数据),北资这点,都是洒洒水。
笔者之前做过专题研究,总市值不等于流通市值,法人股、大股东、战略投资者占大头,这部分是不怎么动的。活筹,估计也就20-30万亿。北资占活筹的比例近十分之一,影响力不可低估。
截止到今年3月,北向资金持股余额为1.8万亿,和高峰期相比下跌25%。如果按照此前的速度(单月900亿),假如持续流出的话,不用两年可以卖完。如果按照上周的流出速度计算,大约可以卖2年半。
我当日希望这个推断是危言耸听,但如果上面不重视,北资的流出会引发内资的多米诺骨牌式抛售。届时,几十万亿的财富蒸发,损失谁来承担?
房价下跌,股市下跌,颓势不能扭转的话,整个中产阶级将岌岌可危。
凡是被隐藏的数据,都很重要,也很严峻,比如青年失业率、北向资金的动态等。前者相当于承认了失业率高企,后者也会强化北资的流出,类似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记得4年多前一次业内聚会,有人问某外资机构代表,你们今年准备在中国投资多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该女士(来自新加坡)呷了一口茶,一字一顿说到:现在不是投多少的问题,而是还投不投的问题。
上交所门前换了雕像,把低头牛换成了昂首牛。有网友调侃,牛的这个姿势,分明是要拉稀。
成交量极度萎缩,也说明抛压很轻,不要割肉在黎明!
“警惕流动性风险”
摘要:成交量极度萎缩,也说明抛压很轻,不要割肉在黎明!
昨天市场最大的看点是成交量跌破5000亿,创2020年5月25日(4906亿)以来,4年多的最低点。历史上,地量见低价是大概率。5.25那天收盘点位2817点,和现在位置差别不大。随后一个多月,暴涨到3400点上方。
今天地量之后还有地量,再度萎缩100多亿,两市仅成交4773亿。
和4年前空间节奏相似的是,2020年3月,上证最低踩到2646点;今年2月,大盘跌到2635点。前文提到,A股3000点保卫战是个伪命题,60次参战,属于反复穿越。三千点关口,具备情绪价值,博弈(抄底)价值不大。
整数关下方的两个台阶,产生机会的概率大的多。一个是2800多点,一个2600多点的台阶。前者经常产生大反弹,后者行情级别更大,容易出大波段。今年的2635--3174,涨幅20%;4年前,2648--3458,波段涨幅逾30%。
日线级别,2845点被两次回踩。加上极度缩量,要割早割,肯定不应该是现在。
每一次见底反弹之前,投资者情绪都非常低迷,大家都找不到上涨的理由,这次也不例外。昨天发了一条帖子:
“极限缩量!沪深两市成交量跌破5000亿大关,这个市场没人玩了吗?缩量阴跌,比快速下跌更可怕,后者反弹的可能性更大,阴跌看不到希望!”
成交量萎缩,本身就是情绪压抑的盘面表现。
和过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北向资金的态度。
8.8收评“北资为什么没有回流?”写道:“一旦流动性枯竭,股市就可能陷入螺旋式杀跌,危害性不言而喻。”()
8.11周评“未富先老”再次提示了北资动态:“北向资金周五大幅净卖出77.65亿元。本周,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147.6亿元。年初迄今,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17.43亿元。还是那句话:北资不回头,A股好不了!”
北向资金自2014-2016年间开始流入,逐年增加,在2023年7月到达峰值2.4万亿。对于A股来讲,这绝对是一笔举足轻重的资金。曾经有人不以为然,认为A股总市值已经高达65万亿元(截至2024年8月数据),北资这点,都是洒洒水。
笔者之前做过专题研究,总市值不等于流通市值,法人股、大股东、战略投资者占大头,这部分是不怎么动的。活筹,估计也就20-30万亿。北资占活筹的比例近十分之一,影响力不可低估。
截止到今年3月,北向资金持股余额为1.8万亿,和高峰期相比下跌25%。如果按照此前的速度(单月900亿),假如持续流出的话,不用两年可以卖完。如果按照上周的流出速度计算,大约可以卖2年半。
我当日希望这个推断是危言耸听,但如果上面不重视,北资的流出会引发内资的多米诺骨牌式抛售。届时,几十万亿的财富蒸发,损失谁来承担?
房价下跌,股市下跌,颓势不能扭转的话,整个中产阶级将岌岌可危。
凡是被隐藏的数据,都很重要,也很严峻,比如青年失业率、北向资金的动态等。前者相当于承认了失业率高企,后者也会强化北资的流出,类似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记得4年多前一次业内聚会,有人问某外资机构代表,你们今年准备在中国投资多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该女士(来自新加坡)呷了一口茶,一字一顿说到:现在不是投多少的问题,而是还投不投的问题。
上交所门前换了雕像,把低头牛换成了昂首牛。有网友调侃,牛的这个姿势,分明是要拉稀。
成交量极度萎缩,也说明抛压很轻,不要割肉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