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哥周评(4.24):“汇率与股市”

2022-04-24 08:25:01
标签: 杂谈

摘要:继续遵守仓位指数发出的空仓信号,下周不排除出现大级别低点的可能。

音乐链接:许巍生如夏花

 

       原本标题想用“经济的隐忧”,后觉太过宏大,改成“汇率与资产”,感觉资产还是太宽,最终改成现标题。尽可能把一个小问题说清楚,而不是泛泛而谈。这是当年做研究生论文的时候养成的习惯,感谢清华林功实教授的谆谆教导。

       当然,汇率根本不是街头巷尾可以议论的小问题。

       本周,人民币汇率(离岸价)大幅贬值2.28%,合1600基点,引发市场对外资出逃的担忧,股市也随之继续暴跌。

       前文指出,一国的汇率是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体现。美帝大肆印钞N多年,抵消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但通胀率也飙升到历史高位。加息、缩表、退出宽松是必然选择,这又引发了资产下跌的担忧。

       在米国的煽动、拱火之下,俄乌战争如期爆发,然后全世界美元回流避险,这样又可以对冲资产波动和经济下行的风险。放水,是剪羊毛,加息是薅羊毛,一来一去,美国人把全世界的羊都搞成了秃子。

       2021.12.19,本人的“忙哥2022年度展望之---宏观篇”,特别提到了“战争的风险”。“地缘冲突方面,俄乌局势紧张,战争风险加大,符合欧美塑造共同“假想敌”的需要;中东,则是伊朗,美帝同样需要这样一个“敌人”来把各产油国控制在自己手中。背后的阳谋无他,石油美元尔。”(“”为原文摘录)

       咱这个洞察力,是否远超“县处级”水平?

       宏观篇还提到了汇率,“外汇储备及人民币汇率,都有较大弹性空间

       这话什么意思?为啥这么说?现在你明白了吗?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较去年底下降了622亿美元,幅度接近2018年下半年的水平,人民币贬值则刚刚得到验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曾经提出过“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理论。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目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

       美联储加息,我们降准,一紧一松之间,两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是背离的。两国息差减小,美元走强,引发国际资本撤离是必然的。除非你限制资本自由流动,那就跟闭关锁国差不多了。人民币资产被抛售,汇率自然走弱(贬值)。

       坦白说,俺年初预见了战争的风险,且预判了乌克兰是个战争端口,但没想到会真打,也没想到会打的一发不可收拾。宏观篇里同样也预见了“疫情常态化”,但病毒的高传染性和坚韧抗疫之间产生的碰撞,也有些出乎意料。

       人民币贬值压力不是现在才有,上面怕资金外流,一直在压着,现在有点绷不住而已。

       房地产板块,通过政策的呵护,前阵走强了一波。各地也纷纷出炉松绑政策,但一季度统计显示,各项数据如销售及新开工等依旧大幅下滑。从那时起,当局的选项基本了然。

       记得早前俺也探讨过,“保房价还是保汇率?”这个诺贝尔难题。两个都保,咱做不到;两个都不保,那是不想混了。只能保一个,是现实的可能。你觉得当局会保房价还是报汇率?

       “保房价,不保汇率”,这个观点俺曾多次表达,在文章或者分享会上。2、3月份人民币汇率一度坚挺在6.3附近,我还有点纳闷。

       去年11.21周评“房价限跌”,写道“洒家看来,房价限跌令的背后,当局是露了怯的。

       从安全角度考量,国内房价下跌,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动荡,后果难以设想。继续坚挺,包袱又太重,不利于国际竞争(出口)。比较可行的路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楼市,高位震荡横盘,对外贬值,甚至不排除大幅贬值以化解楼市泡沫。

       如果不是经常出国的人,物价或国际购买力感受不会太明显,此乃温水煮青蛙模式。

       股市对汇率的反应向来迅速和直接,2015年8月,汇率跳贬,股市跳水。2016年元月,汇率大贬,股市熔断。2018年5-11月,汇率从6.3贬到7,幅度10%,对应A股是近30%的跌幅。

       对比2020年,疫情封闭的是武汉,而今年,则是大上海,其它城市陆续有星星之火。上海是经济中心,封城对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

       汇率问题,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是跳贬一下完事,还是形成趋势。如果是前者,外资来不及撤离,肉都烂在锅里,油水也漏不出去。如果是持续贬值,就要做更艰难的准备。

       A股方面,继续遵守仓位指数发出的空仓信号,下周不排除出现大级别低点的可能。

 

“万水千山总是情,打赏一元行不行?”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