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2019-12-23 08:47:15)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照于琉森卡佩尔廊桥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瑞士琉森

去瑞士前知道琉森,是源于吸引全球目光的奥黛丽·赫本婚礼,朱自清散文《欧游杂记·瑞士》,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琉森》,席勒剧本和罗西尼的同名歌剧《威廉·退尔》,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门德尔松最后的弦乐四重奏,被绿茵怀抱的瓦格纳故居,大仲马、雨果和叔本华对琉森的赞誉,毕加索与一个女艺术收藏家的硫森故事

小城琉森原称卢塞恩,20092月更名为“琉森”,取“翠绿的森林”之意。“世界最美的蚌壳中的明珠”,对于琉森之美大仲马这句话说的够生动了。人生奋斗旅程中的短暂小憩,被绚烂所累后的渴望回归平民生活使很多大名人都选择了琉森。如果要列出他们名字除上述人外,还可以长长一串: 尼采,司汤达,歌德,马克·吐温,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卡拉扬,索菲亚·罗兰,维多利亚女王.......许多人到琉森旅行,不仅是冲着美景,也是冲着名人而来。


                                       朱自清:无处不是好风景


  1931年8月--1932年7月,朱自清赴欧洲游学,回国后先后出版了《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朱自清说自己是“目游欧洲”,他看到了:威尼斯小巷揺橹的“刚朵拉”,佛罗伦萨但丁的带方楼小砖房,罗马气象万千的帝国废墟,庞贝灰土掩埋的文化遗迹,莱茵河穿过的沧桑城堡,塞纳河左右岸的两种生活,有名的会画画的荷兰人,找路顶容易的柏林街道,触目皆是的英伦莎翁遗迹.....其景色各异,仪态万千,但无一不是或美好动人,或历史沉重。可以说,在《欧游杂记》中,朱自清对瑞士最钟情:“瑞士有‘欧洲的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些好风景而已;到了那里,才知无处不是好风景。”他笔下的琉森如同一幅水彩画:“出了车站,一眼就看见那汪汪的湖水和屏风般的青山,真有一股爽气扑到人的脸上。与湖连着的是劳思河,穿过卢参(注:卢塞恩)的中间.....”

朱自清文“汪汪的湖水”,就是琉森湖,它是瑞士联邦的发祥地,辽阔的水域如长长的臂膀,柔情地把瑞士四个州揽在怀里,所以也称“四森林州湖”。湖水堤岸蜿蜒曲折,那一汪蓝色,流淌着如诗似画的景象。多次到琉森的雨果曾吟咏琉森湖:“碧水轻轻地拍着河岸,柔水在我的脚下流淌……”19世纪德国诗人雷尔斯塔布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总使人想起“犹如在瑞士琉森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船儿一样”。于是,本来是无标题的奏鸣曲有了个如梦如幻的曲名《月光奏鸣曲》。朱自清文“屏风般的青山”,就是皮拉图斯山和瑞吉山,巍峨的身躯在琉森湖周边次第绵延开来,温柔地把琉森湖揽在怀中,守护着琉森湖的安全与宁静。琉森城有皮拉图斯大街和皮拉图斯电台,可见人们对皮拉图斯山的钟爱。1868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骑马登顶,女王在日记里写到:“这是我最愉快的一天”。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琉森湖(作者摄)


朱自清文“劳思河‘’即旅游指南的罗伊斯河,是莱茵河上游支流。在乌里州流入琉森湖,再从琉森流出。 在朱自清那支抒情之笔下,劳思河是这样的:“河上低低的一座古水塔,从前当作灯塔用;这儿称灯塔为‘卢采那’,有人猜‘卢参’这名字就是由此而出。这座塔低得有意思:依傍着一架曲了又曲的旧木桥,倒配了对儿。这座桥带顶,像廊子;分两截,近塔的一截低而窄,那一截却突然高阔起来,仿佛彼此不相干。可是看来还只有一架桥。”朱自清说的“曲了又曲的旧木桥”,就是有686年历史的著名卡佩尔廊桥,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廊檐下的梁上共有110幅三角形彩绘,描绘了守护琉森的圣人的一生。1804年,16岁的叔本华倚在廊桥栏杆,为琉森的美景所迷倒,他在旅行日记上写下:“从山上尖利的岩石,到镜子般明亮的湖水,所有的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形式与色彩。”廊桥现在是琉森的首席名片,欧洲画册和明信片的主要元素。离卡佩尔廊桥不远儿,还有一架木桥,叫龛桥,因上有神龛得名。也许是生在江南,长在江南,朱自清对桥独有情种,他也给了龛桥好文字:“曲曲的,也古。许多对柱子支着桥顶,顶底下每一根横梁上两面各钉着一大幅三角形的木板画,总名‘死神的跳舞’。每一幅配搭的人物和死神跳舞的姿态都不相同......这样上百幅的死的图画,看了也就够劲儿。”不知道什么原因,连朱自清看了都“够劲儿”的龛桥,中国所有的旅行指南,竟然没有一家提到它。我想只有一个解释,中国人忌讳“死”字。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卡佩尔廊桥(作者摄)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卡佩尔廊桥三角形彩绘(作者摄)  

 

可能朱自清在江南水乡见多了湖,很少见山,他说:“逛山的味道实在比游湖好。”朱自清先生是坐齿轨铁路火车登瑞吉山的。不愧为散文圣手,僵冷的铁轨在朱自清笔下活了起来:“狭狭的双轨之间,另加一条特别轨:有时是一个个方格儿,有时是一个个钩子;车底下带一种齿轮似的东西,一步步咬着这些方格儿,这些钩子,慢慢地爬上爬下。”瑞吉山齿轨铁路修建于1871年,是欧洲最早的登山铁路。这条铁路今天依旧以其48度的倾角位居世界铁路坡度之最。朱自清说“在山顶可以看到周围九百里湖山”。这和当今旅行指南说的“可看到产生格林童话的德国黑森林”完全吻合。他对该山太了解了。皮拉图斯山的齿轨铁路最大倾角也是48度,但在悬崖边,全球三大最危险铁路它排在第一。但是,1889年投入使用至今,实现了130年零事故!2002年,它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命名为机械工程历史里程碑。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琉森皮拉图斯山的齿轨铁路


                                                   赫本:天使坠入凡间

 1954年9月24日,影迷心中“永远的天使”,25岁的奥黛丽·赫本穿上由纪梵希设计的婚服:一袭白色蝉翼纱面料的高领短款礼裙,上衣前开扣,七分灯笼袖,裙子是斜裁的,腰部用同面料的腰带束紧。在有300多年历史的管风琴的伴奏下,当新郎梅尔·费勒挽着她,款款出现在婚礼上时,记者们惊叹:“天使下凡了!”

天使坠入凡间的地方,必定是唯美的。要有雪山、湖泊、廊桥、教堂、古堡等。这样的地方世界太少,只有硫森等几个。不仅大自然在这里长成最美的风景,岁月的悠长也给这座小城留下了许多欧洲文明印记: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现代新潮与古代遗俗交融并存:拐过名牌店林立的繁华街角,就是布满古建筑的静谧鹅卵石小巷;这边绿水畔,年轻情侣依偎着窃窃私语;那边小广场,卖艺者吹奏着阿尔卑斯号角。无论是在湖面荡舟,还是在古城中漫步,都能看到豪夫教堂双塔结构的高高尖顶。站在教堂台阶往劳思河看,卡佩尔桥笔直地朝教堂方向延伸过来,好像是通往教堂的的参拜道。奥黛丽·赫本的婚礼就在该教堂进行。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奥黛丽.赫本举行婚礼的豪夫教堂(作者摄)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1960年7月,拍摄于琉森产科诊所的赫本一家三口照片


赫本不仅仅在这里举办婚礼,她悠然自得地定居了下来,在琉森湖上泛舟的身影也被人捕捉到。她说:“在琉森,我终于可以真正地、完整地做自己,不再受任何打扰。”1960年7月17日,赫本在琉森生下儿子西恩·赫本·费勒。产房留下一张幸福照片。可惜幸福不长。随着时光流逝,事业上的巨大落差逐渐侵蚀了爱情基石。与赫本事业的如日中天相反,费勒的事业一直不温不火,仅有的几部优秀作品也多是与赫本的合作。日益沉闷的费勒开始出轨。1967年9月1日,赫本和费勒宣布离婚,十三年的婚姻画上沉重的句号。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赫本在琉森湖上游玩



                                          瓦格纳:演绎爱情牧歌

有人说,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瓦格纳的作品每一部都是雄伟的巨山,它们那气势磅礴的旋律,如巍峨山峰莽莽森林向你涌来。不过,在这些矗立的巨山作品中,却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这就是《齐格弗里德牧歌》。虽然这是一部不到二十分钟的小作品,有的瓦迷对它的喜欢甚至超过瓦格纳其他的皇皇巨作。因为这是瓦格纳少有的深情绵绵的温柔倾诉,它缘于瓦格纳晚年在硫森收获的牧歌般的爱情。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琉森瓦格纳故居---特里布申别墅


1866年,相爱多年的53岁的瓦格纳与28岁的柯西玛(音乐大师李斯特女儿),住进了硫森湖畔的特里布申别墅,这一住就是6年。这座突兀小岛上的独立小楼,春天有芳草,夏季有绿树,近处是碧湖,远处是雪山。为此,瓦格纳说:“硫森的温柔使我把音乐都忘了。”1969年6月,他们唯一的男孩在此别墅出生,尼采说瓦格纳眼中的超人是北欧神话人物“齐格弗里德”,瓦格纳给儿子起名“齐格弗里德”。在这里,瓦格纳动笔继续创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三部《齐格弗里德》。由于《齐格弗里德》把英雄战曲和田园牧歌融合一起,罗曼·罗兰认为瓦格纳最接近贝多芬。1870年8月25日,这对历经长途跋涉的恋人在此别墅举办了正式婚礼。柯西玛记下了第一篇他们的爱情日记,一直记到瓦格纳去世,她的日记几乎满是瓦格纳和他的音乐。柯西玛对瓦格纳的爱,如同硫森湖水,纯净而深沉,在此催生了瓦格纳多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柯西玛与瓦格纳


1870年12月25日早晨,累了的柯西玛和孩子们还在二楼的卧室熟睡。突然,音乐仿佛从梦中传来:小提琴深情的旋律,和着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奏出一个个爱和幸福安宁的主题……科西玛抱着齐格弗里德走出卧室。只见瓦格纳和15名乐队队员站在楼梯上,瓦格纳正指挥着队员们演奏。科西玛突然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她当场哭了。这浪漫时刻,尼采当时也在场。瓦格纳为这首乐曲最早起的标题是:“特里布申牧歌,费迪的鸟歌和桔色的日出”。“费迪”是儿子齐格弗里德的小名,“桔色的日出”则是柯西玛在生下齐格弗里德时,看到刚升起的太阳映照在屋内壁纸上的景象。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园乐曲,并未打算出版。然而,迫于经济压力,瓦格纳还是在1878年2月将这份爱的礼物改名为《齐格弗里德牧歌》,卖给了出版商。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反映《齐格弗里德牧歌》的油画


1883年瓦格纳去世,柯西玛在瓦格纳身边守了30个小时,在棺木合上前,她剪下所有的头发,放入棺木内。1938年8月25日,特里布申别墅花园响起《齐格弗里德牧歌》,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和一批音乐家用此乐曲拉开琉森音乐节的序幕。80年过去,特里布申别墅已成为了瓦格纳纪念馆,硫森湖畔有了一条“理查德·瓦格纳路”,琉森音乐节已被誉为古典音乐的奥林匹克盛会。


                                       马克.吐温:世界最令人悲伤和动容的石雕


1879年,马克·吐温踏上欧洲土地,1880年来到琉森湖。他定居离琉森不远的的韦吉斯小镇。马克·吐温称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在韦吉斯琉森湖畔,仍存有一块马克·吐温的纪念石。

一日,马克·吐温来到琉森小城。他是为狮子纪念碑而来。纪念碑位于城区内一个悠闲去处:树林,小湖,石山。当石山悬崖上一个浅洞穴里,一只濒临死亡的雄狮雕像跳入眼帘时,作家的心震颤了----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雄狮背上,箭镞已折断。狮子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着盾牌和长矛,盾牌上有瑞士国徽。马克·吐温说:“这只狮子,是世界上最令人悲伤而又最令人动容的石雕。”他写道:“藤蔓垂悬在悬崖上,在风中摇曳,一股清澈的溪流从上面流入,流入池底,在池塘的光滑表面,狮子在水中映衬。周围是绿树和草。这个地方是一个有遮蔽的,安静的林地角落,远离噪音,搅动和混乱,这一切都很合适,因为狮子会在这些地方死亡,而不是在用花式铁栏杆围起来的公共广场上的花岗岩基座上。琉森狮子会在任何地方都令人印象深刻,无论他身在何处。”  

狮子纪念碑下方用拉丁文记叙了一个历史事件。作为欧洲雇佣兵劲旅,善用长枪的瑞士卫队以遵守雇佣协议和对雇主的忠诚而闻名。1792年8月10日,是瑞士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那天,法国大革命中的暴民进攻杜乐丽宫,为保护国王路易十六及其家族成员安全,786名瑞士雇佣兵全部英勇战死。瑞士举国哭泣。一个叫von Altishofen的瑞士雇佣兵军官在琉森休假时,逃过了此劫。鉴于死亡的786名雇佣兵不少来自琉森。于是他在琉森建造了狮子纪念碑。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狮子纪念碑(作者摄)




                                     毕加索:与一个琉森女收臧家的忘年友谊


1949年,当17岁的安吉拉·罗森加特跟随艺术收藏家的父亲谢菲尔德·罗森加特,从琉森去毕加索位于巴黎的工作室时,第一次见到大师,她紧张又害羞,以致于不敢讲话。68岁的毕加索对谢菲尔德·罗森加特说:“你女儿很美。”那是她第一次听到男人说自己美。当晚,毕加索在纸上画着东西,撕下来递给安吉拉,那是是安吉拉的肖像素描,纸上还有一句话:“致安吉拉·罗森加特小姐”。

父女俩成了毕加索的挚友和毕加索在法国南部家中的常客。毕加索也时常来琉森安吉拉家做客。1956年到1971年,父女俩在琉森自己的画廊,举办了八次毕加索画展。毕加索晚年曾在琉森安吉拉的家长住,在此创作大量作品,后全部赠给安吉拉。因为他童年时的初恋也叫安吉拉。毕加索至少五次为安吉拉画了肖像。她谈到被画时忍受毕加索目光的感受:“毕加索用眼睛盯着我,好像要把我吃掉。”

如潮般到琉森的游客,买走价值连城的手表和钻石,却买不走父女俩收藏的毕加索画。曾经有位富商对谢菲尔德·罗森加特非常生气,因为他拒绝了富商用高价购买一幅毕加索作品。他告诉那人:这是留给女儿的嫁妆。毕加索打趣地说:“那人为何没有想到干脆跟安吉拉结婚得了?”

1978年,琉森庆祝建市八百周年,作为礼物,父女捐献出八件毕加索晚期重要作品,以及一间小型毕加索博物馆。1992年,安吉拉创建了罗森加特基金会,捐出父女俩所有收藏艺术品,成立了罗森加特收藏馆。三百多件馆藏艺术品,几乎涵盖了23位著名现代艺术大师,但主要是毕加索作品。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1970年4月,毕加索与安吉拉·罗森加特在筹备展览时的合影


旅欧游记:要问喜爱琉森的名人有多少,可以写长长一串

晚年安吉拉·罗森加特在毕加索为她画的肖像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