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土的来历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是北京城里的第一座公园,它的前身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社稷坛。社稷坛的核心是一个由汉白玉砌成的方形土坛,坛上依东西南北中的方位,分别覆以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俗称五色土。五色土代表了我国土壤主要分布的实际情况。
社稷坛东边是青土,代表着东边的大海;西边是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边是红土,预示南方的红土地;北边是黑土,象征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间的黄土,就是黄土高原的寓意。关于社稷坛五色土的分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厚土辅佐;青,象征东方太嗥,他由手持圆规(规)掌管春天的木神句芒辅佐;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衡)掌管夏天的火神祝融辅佐;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矩)掌管秋天的金神蓐收辅佐;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权)掌管冬天的水神玄冥辅佐。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
上古时代,我国有“社稷祭祀”制度,把国家称为“社稷”。《白虎通》曾设王者为何有“社稷”之问答云:“为天下求福报功。以‘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 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这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壤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保障五谷丰登。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叫做“社稷”。
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使我国拥有了从寒温带到热带所有的土壤类型,是世界上土壤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受气候、海洋、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的土壤分布格局。但是为什么我国的土壤会形成这样的颜色分布呢?
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土壤的淋湿作用较强,这样就使得土壤中铁铝氧化物相对富集,这种铁铝氧化物呈红色,所以南方的土壤看起来是红色的,人们称它为红壤。红壤中有机质含量小、酸性强,并不适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在人们年复一年的精耕细作下,逐渐把红壤改造成了高产肥沃的优质土壤。
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因为这里气候寒冷,开发较晚,草类春生秋亡,年复一年,在土壤中形成了一个厚厚的腐殖质层,使得土壤看来油黑油黑的,所以称为黑土。黑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很高,非常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有“土中之王”的美誉。黑土富集的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我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东部的青土和西部的白土便是由于东、西部距离海的远近不同而造成的。东部临近海洋,降水较多,因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高,所以土表呈青暗色,也就被称作为青土。向西北去,气候逐渐干旱,植被形成了荒漠。由于蒸发强烈,土壤中的盐分向表层积聚,也就是所谓的土壤盐碱化。白土就是这种灰白的荒漠土和盐碱土。白土极不适于作物生长,因此开发和改造西部土壤一直被列为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
五色土中央的黄土,代表的是我国中部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黄土覆盖区,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提供了灌溉的便利,因此这里成为了中华民族最早生息繁衍的地方。对于黄土的形成,有“风成说”的理论,也就是说黄土风吹来的。每当冬春季节,强劲的西北风就把荒漠地区的沙尘向东南地区吹扬,遇到风力减弱或高山阻挡,这些沙尘就纷纷沉降,经过几百万年逐渐堆积,就形成了中部的黄土。这里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
当年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皇帝便下令从各地采集土壤,聚于一坛,加以祭拜。虽然五色土不作祭坛使用已近百年,但它仍然是中国土壤颜色分布情况的最好证明。
http://s3/mw690/003fBkemgy6JnVNvrYm4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