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教序》字字析

(2016-03-15 23:01:14)

书法“打油诗”:书法要诀!

作者: 墨池选摘

学习书法并不难,难在笔法学不全

朋友若问学书法,执笔功用十居八

未闻执笔之真传,钟王学尽也枉然

一管分为上中下,真书小字靠下端

行书大字从中执,草书执上始能功

结字如何用笔难,执笔运碗最为先

五指齐力捏笔管,似有小物手中嵌

指节外实成弓状,掌心空虚容蛋卵

五指用力不动摇,灵动之处徐捻转

抬肘便觉力下沉,平碗才能毫不偏

纵横牵制靠松肩,晃动恰似荡秋千

运笔全靠碗出力,全臂用力注笔尖

万毫发力平铺纸,莫把笔毫揉一团

书法用笔贵用锋,全部技巧在其间

提按顿挫是笔锋,调锋铺毫靠碗动

逆入涩行与紧收,来往去回静动中

智巧兼优善运笔,运笔之妙全在锋

提按结合行与止,笔心全在点画中

迟急擒纵尽其妙,竖曲实虚见书功

静态书法皆在正,涩行笔笔用中锋

动态书法中皆偏,枯涩浓淡八面锋

笔毫圆周分八面,形同来字垫下边

假想笔毫用刀剪,断面触纸是圆圈

锋尖深藏不外露,仿佛秃笔手中掂

笔落好似拍皮球,触纸起倒往又返

转折即同笔另起,换法莫把意切断

用笔之要贵提按,提按得宜性情见

字形在纸法在手,笔意在心意乃潜

分间布白巧安排,大胆落笔出自然

笔势因人因体异,千变万化不离宗

形体姿态均有别,俯仰映带奇趣浓

平正险绝各有道,呼应照顾气贯通

行间茂密直如弦,疏处走马密挡风

大小错落章法好,八面拱心向中宫

日临日悟砚磨穿,纸过千张形乃见

临帖入帖要出帖,笔用万枝神渐现

心手两忘高境界,勤练多悟始得全


《圣教序》字字析(连载:第11讲)

作者: 墨池选摘

范本:《圣教序》刘铁云本

第十一讲:明、阴、洞、阳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502064683669.jpg明:明字,左侧的偏旁,可以写“日”,可以写“目”,也可以写“囧”。在古代的行书作品里,大多都是“目”的写法出现。这个字属于非常端正的一个字,左边矮胖,右边高瘦。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502065281487.jpg阴:在书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字外留白的形状,右侧的“人”,左低右高,极为明显。右侧几条横的间距,有聚有散。整个字的趋势,都是要往左倒下去,但是上方的捺划,如此的平!不仅留出了下方的一片空白,还在关键时刻,把整个字拽了一把。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502065872206.jpg洞:“洞”最大的特点,是右侧的“横、口”,集中在框内的左侧,留出右方的空白。另外,要注意“三点水”,字帖的“提”,不能完全效仿字帖,要有书写性,笔断意连,连接至“同”的第一笔竖。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502070494838.jpg阳:这是一个高频字,尤其是右侧的“易”,可以和“杨”串通起来。在书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上面辅助线的几个关系,左矮右高。右边的“易”则又是三角构图,上小下大。另外,要注意“勿”之间几个撇划的关系。


《圣教序》字字析(连载:第7讲)

作者: 墨池选摘

第七讲:四、时、无、形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51584132.jpg四: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四”的行书写法,通常是把框内两笔写为两个短竖、或两个点。而在这里,将“四”字字形楷法化,将里面写成了一撇和一个竖弯。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撇笔,侧锋切入,果断书写。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51932189.jpg时:这个“时”字的书写,实用价值极高,“时”“诗”等都是创作的高频字。要牢记右侧“寺”的写法,注意三横的疏密,注意两个竖划的方向。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52490138.jpg无:“无”字几条横的转折处,全是方转,另外,注意几个横的距离,以及连接几条横的牵丝,他们弧度是有区别的。最关键的,是这个字的笔顺(如图所示)。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5285699.jpg形:“形”,难写的笔划,在于第二笔的“横转丿”,书写时,横取斜势,蓄力向左上方挑出,然后由轻到重向左下方出撇(如图所示)。另外,注意这个字的中空。牢记“彡”的写法,用途会非常的广。如“影”“彩”“彰等等。”


《圣教序》字字析(连载:第8讲)

作者: 墨池选摘

第八讲:潜、寒、暑、以、化、物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74758940.jpg潜:这个字,最大的特点是在于用笔。其一,基本都是露锋取势;其二,在于几个转折处的方转,行笔要快,转折要利落。另外,如图所示,注意空的地方。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75276094.jpg寒:寒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整个字“楷书化”。一笔一划,一板一眼。字法可以楷化;但是,笔法不可以楷化。起笔、收笔,不能有多余的动作,不能画字,要找到书写感。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75691116.jpg
暑:暑字,脑袋小,身子宽,腿脚小。注意上面的“日”,不封口,留出空间,给予一种松快的感觉。中间的长横,一定要写出斜度。撇划,要写出弧度。另外,上方的“日”靠左侧,下方的“日”靠右侧。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7591068.jpg
以:以字,在书写时,要放松笔法。写出毛笔的弹跳性。整个字用了两笔,也分成了两个部分,中间留出大量空白。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80293978.jpg
化:化字,左侧的“亻”,和上几讲有所不同,这又是一种写法,完全侧锋铺毫。另外,把最后一笔的“竖弯钩”,写成了“竖弯折”。弱化了右侧的撇划,强调了“竖弯折”的转折(如图所示,一圆一方)。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80551720.jpg物:物字,整个字,用了两笔完成。从“牛”到右侧的“撇横折钩”,一气呵成,书写时,毛笔一直在翻转。“物”字在创作中,是一个高频字,需要牢记书写方法。


《圣教序》字字析(连载:第9讲)

作者: 墨池选摘

 

第九讲:是、以、窥、天、鉴、地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40954706.jpg

以:以在上一讲理提到过,大同小异。注意留出中空,另外,左边的笔划,二压二提,要轻松书写。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41168706.jpg

窥:这个字的特点是:上面要盖得住,左面粗又挺,右边细而轻。上方的“穴宝盖”整体采用侧锋用笔。“见”最后的竖钩,在行书里,王羲之喜欢将“竖钩”写成这样,如此写法,其他书家并不多见。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41288979.jpg

天:天字,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字,难点在于最后的捺划,分为了三个弧度动作。另外,注意第二横,一定要翘起来。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41393347.jpg

鉴:这个字,左高右低,右边的一系列的转折,用笔的笔锋要随之变化(如图所示)。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41417605.jpg地:地字,整个字呈扁形。这个字,分为两个部分,左边松,右边紧。要注意“土”字旁中竖的位置,要偏左,不能写到中间。这个字的难点,在于右半部分,有斜度的控制,也有方圆的把握。(如图所示)


《圣教序》字字析(连载:第10讲)

作者: 墨池选摘

第十讲:庸、愚、皆、识、其、端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72551926.jpg

愚:这个愚字,在圣教里,是极为精彩的一个字。上方的禺,需要注意中间的竖划,有一个向右的弧度(如图所示)。下方的心,起笔在“禺”的左下方,收笔,和上方对齐。具体用笔方法,如图所示。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7261216.jpg

皆:皆字,在书写时,一定要记住,“比”的右半部分,占用空间极少。这个字,最为精彩的一笔,就是连接“比”和“日”的那条线,要干净,并且带有弹跳。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72816166.jpg

识:按照我们当代的审美来看,这个字,并没有多么美。但是这个字的特点,就是突破常规的书写。我们在书写时,可以将他看成“左右结构”,而并非“左中右结构”。“言”为左侧,“音”与“戈”几乎贴在了一起,为右侧。“戈钩”比上面长出很多,而且这个钩划,却没有那么多的斜度。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72917161.jpg

其:这个其字,都是瘦瘦的线条,干净利落。这样的线条,需要的就是挺拔。其字中间的两横,用“3”代替,这个“3”的位置,在圣教里,是一个超经典的写法,位置不是居中,而是居右。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1106573050340.jpg端:左侧的“立”,写成了“言”的简体写法,其实并不然,这是“立的”草书写法。我们在书写行书“立”时,并不多用。此字,左侧轻盈细长,右侧连续转折,很有节奏感。右侧山字的收尾处,有类似“点”的形状,此应为石碑破残所致,我们书写时不考虑此因素。


《圣教序》字字析(连载:第7讲)

作者: 墨池选摘

第七讲:四、时、无、形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51584132.jpg四: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四”的行书写法,通常是把框内两笔写为两个短竖、或两个点。而在这里,将“四”字字形楷法化,将里面写成了一撇和一个竖弯。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撇笔,侧锋切入,果断书写。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51932189.jpg时:这个“时”字的书写,实用价值极高,“时”“诗”等都是创作的高频字。要牢记右侧“寺”的写法,注意三横的疏密,注意两个竖划的方向。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52490138.jpg无:“无”字几条横的转折处,全是方转,另外,注意几个横的距离,以及连接几条横的牵丝,他们弧度是有区别的。最关键的,是这个字的笔顺(如图所示)。

http://wp.mochi.shufawu.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201603080505285699.jpg形:“形”,难写的笔划,在于第二笔的“横转丿”,书写时,横取斜势,蓄力向左上方挑出,然后由轻到重向左下方出撇(如图所示)。另外,注意这个字的中空。牢记“彡”的写法,用途会非常的广。如“影”“彩”“彰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