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登科第
(2016-09-14 20:56:44)
标签:
白居易三登科第诗人杂谈 |
分类: 白 |
白鍠巩县令,避乱迁新郑。长子名季庚,简居陋宅中。
不惑觅陈氏,三年添新丁。季庚忧民苦,避雨凹地隆。
何以解人忧,期寄居易名。居易自幼聪,诗才小神童。
父亲丁忧居,启蒙三载整。且行且吟中,东郭初有名。
安史之乱后,强藩剧镇时。白父临危走,授予彭城令。
破国无完家,移所符离城。依依别溱洧,路难逝弟兄。
寄篱在埇桥, 初识小湘灵。貌美垂髫时,善歌情且浓。
落脚犹未稳,独走吴越中。玄武秦淮畔,苏杭天下名。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胸藏高远志,文穷而后工。
离离原上草,名骚于京城。重诗轻世事,长安居不易。
困返符离镇,不见儿时人。五子自相约,来年科考途。
残车载人来,辘辘车马声。不知是谁人,如梦俏湘灵。
炽热婉转声,熏香醉人诗。不敌世俗事,迢迢潜别离。
诗人多蹇厄,父殁襄阳城。居家无所依,重赴吴越中。
叔侄再见面,愁肠百结凝。宣州得举荐,横溢乡贡行。
浮洛两千余,负米只身程。吊影千里雁,辞根九秋蓬。
贞元十五冬,洛向长安城。飞雪寒日至,杂居耳房中。
漫漫冬至夜,诗怀诉肠衷。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贞元十六春,成就向隅人。
同考三千余,进士仅十七。第四名及第,时年二十九。
拜谢参谒后,衣锦还乡时。乱后徐州秋,悲风满山河。
白府散客尽,但会门后人。门第羁绊在,世俗不可违。
未如生别难,蘗梅苦心肝。忧极心血衰,三十生白发。
生别离,生别离,此一去,杳无期。
贞元十八秋,赴京铨试筹。同考才子多,仰慕禹锡久。
元九翩翩来,羞谈莺莺走。校近二毛年,睹秋伤情愁。
贞元十九年,被授校书郎。日上三竿事,慎为名利愁。
刈除心中草,修竹示节操。元稹慕权势,弃莺从韦丛。
寄言痴家女,慎勿轻许人。
湘灵二十七,待嫁于闺中。难敌门第故,诀别符离城。
月残鸟寂夜,清泪忧恨生。路经彭城地,忧国探乱城。
燕子楼诗会,谈笑为民生。盼盼晓大义,无意佳话名。
生离别湘灵,辗转回京城。志于革新事,呼应韩柳风。
若为权利故,反革败新政。骨干贬官走,居易侥幸留。
潇潇别旧友,去兮难再返。不移兼济志,科第惠苍生。
白居易,贞元十六年春,进士及第,贞元十九年春,登书判拔萃科,再到元和元年四月的应制举,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就是白居易人生履历中值得炫耀的“三登科第”。白居易在朝中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而得以“三登科第”,完全得益于“苦节读书”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