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作家、1925年普利策奖得主埃德娜·费伯

美国女作家、1925年普利策奖得主埃德娜·费伯
埃德娜·费伯(Edna Ferber)(1887-1968年),美国作家。埃德娜·费伯1887年8月15日出生在密歇根州卡拉马祖(Kalamazo)。全家先是搬到了爱荷华,后来又来到威斯康辛州的艾普顿(Appleton,)。她在艾普顿中学毕业。起初在艾普顿、密尔沃基和芝加哥做报社记者时,她为杂志撰写短篇小说,
其中塑造了人物艾玛·麦克切斯奈,一个推销裙子女人的故事而赢得国人的关注。在小说的基础上,她创作了第一个剧本《我们的麦克切斯奈夫人》。接着小说《下来吧,哈拉》,讲述了一位来自密尔沃基的爱尔兰裔美国姑娘探索新闻事业的故事。后来她的小说作品一直被观众所关注。作品包括:《奥哈拉的黎明:微笑的女孩》《母亲最了解》《旅店无房》《一个篮子》《如此广大》《游览船》《西马隆》《美国美人》《夺妻记》《巨人》《冰宫》等,《奇特的宝贝》和《有点神奇》则是她自传体小说。她一生出版过13部小说和两部自传。
1925年,她的小说《如此之大》(So Big)获普利策奖,讲述了一位女菜农为儿子做出的牺牲。小说《游览船》(Show Boat)(1926年)被杰罗姆·克恩(Jerome Kern)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改编成音乐剧,其中著名的黑人歌曲《老人河》就出自这部音乐剧。在舞台演出和拍成电影后都很受欢迎。其他小说,其中包括《风尘双侠》(Saratoga Trunk)(1941年)和《巨人》(Giant)(1952年),也都被拍成电影。《西马隆》《风尘双侠》和《巨人》相继数年都被拍成电影。埃德娜·费伯还是一名剧作家,与乔治·S·考夫曼(George S. Kaufman)合作创作了《晚宴》(Dinner at Eight)(1932年),《喝彩声》(Bravo!)(1948年)等剧本。
埃德娜·费伯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但目前从生态女权主义理论对其小说的分析评论还较少。她的代表作《西马隆》是一部蕴含着深刻生态女权主
义意识的作品,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生态思考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生态女权主义给予女性和自然以高度关注。通过运用这种理论,希望能更好的体现费伯小说中的生态女权意识,进而可以看到具有拓荒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一位新女性,体会女性在积极争取婚姻的美好的同时也可以和男性一样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其他作品包括:短篇故事—《抹黄油的一面朝下》(Buttered Side Down)(1912年)、《一半》(Half Portions)(1920年)、《母亲最了解》(Mother Knows Best)(1927年)、《旅店无房》(No Room at the Inn)(1941年)、《一个篮子》(One Basket)(1949年);小说—《范妮自己》(Fanny Herself)(1917年)、《女孩子们》(The Girls)(1921年)、《锡马龙》(Cimarron)(1930年)、《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1931年)、《夺妻记》(Come and Get It)(1935年)、《了不起的儿子》(Great Son)(1945年)、《冰宫》(Icepalace)(1958年)。埃德娜·费伯的《西马罗恩》、这部作品描述的都是从十九世纪80年代到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西部拓荒者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女性拓荒者的生活状况。
1930年,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西部片《西马罗恩》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西部片。这是一部描写美国西部拓荒史的电影,根据女作家埃德娜·费伯的畅销小说改编。描写了1889年俄克拉荷马开拓时期从东部移民前来拓荒的杨西克拉瓦特传奇式的一生。
1968年4月16日,艾德娜费伯因患癌症在纽约去世,享年81岁。
2002年7月29日,美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一枚的“美国伟大的西部女作家,1925年普利策奖得主埃德娜·费伯”纪念邮票,见第一页右上角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