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

美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
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篇小说的作家,被称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幼年丧父,同寡母一道住到了位于萨莱姆镇的外公家,自幼性格孤高自许,顾虑多疑,童年的不幸和生活氛围使他内心有一种“痛苦的孤独感”,他对社会改革毫无兴趣,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无法理解。外公家笃信基督教的清教,霍桑受到了清教的影响。1825年,霍桑从波登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到萨莱姆,创作并发表了几十篇故事和短篇小说。1839年,霍桑在波士顿海关工作了两年多,之后,进入了“布鲁克农庄”,接触超验主义思想,并结识了超验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爱默生和梭罗等人。
此后,霍桑又赴萨莱姆海关上任,萨莱姆海关的生活对他创作《红字》有着直接的影响,《红字》的出版巩固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坚实地位,也给后世以巨大的影响。霍桑被评价为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这一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对人的内心、心理活动的兴趣和洞察力。他深受原罪思想的影响,而且原罪代代相传,倡导人们以善行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
其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红字》,《七角楼房》,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古宅青苔》,《雪影》等。其中《红字》已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亨利·詹姆斯、爱伦·坡、赫尔曼·麦尔维尔等文学大师都深受其影响。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镇的一个破落贵族世家,是其清教徒祖先移民北美后的第五代传人。父亲纳撒尼尔·哈桑是一名船长,1808年,在霍桑4岁的时候,父亲因黄热病死于荷属圭亚那,母亲不得不带着三个孩子和家中仅有的一点点储蓄投奔住在缅因州的娘家兄长,在兄长家度过了默默守寡的一生。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寡居对霍桑童年时代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42年,霍桑与索菲·阿米莉亚·皮博迪结婚,新婚夫妇移居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德。霍桑与邻居爱默生、梭罗、阿尔考特等人结下友情。
1850年《红字》发表后,霍桑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此确定。 随后又出版了“两部罗曼史”,即《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1851)和《福谷传奇》(The Blithedale Romance,1852),前者以宗教迫害案为起点,描写了一个关于美国资产阶级家庭的故事,表现了罪恶代代相袭的悲观主义的思想;后者描写了一群内心苦闷的上层知识分子,离开城市到农村去组织村社,终因一事无成,失望离去的故事。同时还出版了几部儿童文学作品,1860年又写了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玉石雕像》(The Marble Faun,1860)
霍桑的作品几乎全部取材于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地区的历史。在他的作品中清晰地体现了霍桑的复杂思想和矛盾性格,一方面他深受加尔文教的影响,相信“原
罪”,另一方面,他又深深体验到加尔文教的狂热、专横与虚伪;一方面他接受爱默生的哲学观,相信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神秘的力量,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宗教意识的控制,把加尔文教派的善恶观念当作认识社会的标准,探寻固有的“恶”,认为“恶”才是社会问题的根源。
艺术上,他擅长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和心理描写,想象丰富,常用象征手法,善于挖掘潜藏于事物深处的意义,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其文字较为晦涩,作品充满阴郁的调子。其作品被称为“心理罗曼史”。
1864年5月19日霍桑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普利茅斯去世,5月23日葬入康考德的睡谷公墓。
1983年,美国邮政发行了一套一枚的“美国作家、《红字》作者纳撒尼尔·霍桑”纪念邮票,图案是《霍桑肖像》,见第二页右上角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