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社会民主主义先驱,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诗人杜勃罗留波夫

俄国社会民主主义先驱,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诗人杜勃罗留波夫
![]() |
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俄国社会民主主义先驱,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诗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黑暗的王国》、《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等。
杜勃罗留波夫出生于尼日尼·诺夫哥罗德(今俄罗斯的高尔基城)的一个神父家庭。1843至1853年,他在尼日尼·诺夫哥罗德的教会小学和正教中学上学。他于1853年进入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读书,在此期间开始接触赫尔岑、别林斯基以及费尔巴哈的著作。在读书期间,他还广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组建革命小团体,创办手抄刊物《传闻》,发表一些诗歌或短评对沙皇政府提出批评。1856年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车尔尼雪夫斯基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促使其思想发生很大的转变。不久以后,他参加了《同时代人》杂志的编辑工作,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战斗性很强的评论。1860年5月,他因病情加重,到国外休养。1861年在回国后不久病情恶化去世,年仅25岁。
杜勃罗留波夫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从当时俄国的黑暗现实出发,认识到了沙皇专制的腐朽以及农民生活的悲惨和痛苦,提倡文学要为现实而写作,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为了改变现实。在政治主张上,他赞成农民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沙皇的统治,主张建立体现人民大众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他和别林斯基一道,坚持并切身实践充满战斗性的革命文学。他认为农民革命的领导者是先进的平民知识分子,主张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不通过农民的分化和资本主义,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杜勃罗留波夫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关于人
|
民性的思想,建立了关于人民性的理论。他在1858年发表的《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一文就集中体现了人民性的理论,论述了人民性提出的依据、人民性的内容、意义等问题。他认为人民性就是要求我们把人民性了解为一种描写当地自然的美丽,运用从民众那里听到的鞭辟入里的语汇,忠实地表现其仪式、风习等等的本领……,要真正成为人民的诗人,还需要更多的东西,必须渗透着人民的精神,体验他们的生活,跟他们站在同一地位,丢弃等级的一切偏见,丢弃脱离空际的知识等等,去感受人民所拥有的一切质朴的感情。这就是说创作者主要在思想内容上要注入人民的精神,在创作者本人的思想乃至行动中,在创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中都要体现出人民的思想感情。当然,也要采用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语言、题材等。但这些并不是主要方面,作家为了要创作出真正体现人民性的作品,他们一方面要遵从现实主义的文学观,要深入实际生活,尤其是深入下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去,努力写出广大劳动人民的所感、所想、所愿,要揭示出人民的美好和他们的力量,反映他们的真实心声。另一方面他们要努力向下层人民学习,丢弃贵族式的文学观,努力和人民思想感情相通相连。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能够和人民群众思想感情一致的,能够更好体现出人民性的作品。杜勃罗留波夫提出的人民性理论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紧密相连的。他生活的时代正值俄国19世纪60年代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农奴制正在走向崩溃,农奴处境悲惨,他们怨声载道,要求革命的情绪高涨,俄国和英法等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加暴露了沙皇统治的腐朽和没落。杜勃罗留波夫提出的人民性理论是针对现实,和人民的要求相顺应的。他的人民性理论与现实主义是一致的,把人民性和现实主义问题联系起来,深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对于人民性的探讨更加深入,更加结合实际。他还把自己的文学批评称为“现实的批评”,认为批评的目的和任务是解释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东西,揭示作家创作中的深层次的意义等。
杜勃罗留波夫还论述了艺术创作中的艺术真实的问题。他认为艺术家的创作不是一块只反映现在一刹那的照相感光板的创作,艺术家创作要体现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方向,要真实地去反映它,反映生活的本质的真实、内蕴的真实。艺术家要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来观察和认识现实问题,带着人民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去艺术地再现现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杜勃罗留波夫超越了对事实的机械理解,上升到了艺术真实的高度。他认为艺术真实是合乎现实生活中事物自然发展的逻辑真实的。他说:“在历史性质的作品中,真实的特征当然应当是事实的真实;而在文学艺术中,其中的事件是想象出来的,事实的真实就为逻辑的真实所取而代之,也就是用合理的可能以及和事件主要进程的一致来代替。”他认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主要是逻辑的真实,而不是实有的真实,它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事,而是根据生活的逻辑,又令人感觉是合情合理的艺术虚构。作家可以写现实中并不存在、荒诞不经的事件,只要能达到艺术的真实,能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并能干预现实。
杜勃罗留波夫提出了人民性思想理论,发展了唯物主义的创作观,提倡现实主义的写作,在当时起到非常进步的作用。杜勃罗留波夫提出了人民性的思想理论,发展了唯物主义的创作观。他提倡的现实主义的写作,在当时起到了非常进步的作用。他要求创作者深入民众之中,写他们的所感、所想,在作品中要体现出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提倡作家要为广大民众写作,要具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实现文艺干预现实、变革现实的功能。而他本人,主动地遵从时代要求、从俄国当时现实条件出发,创作出了许多战斗性很强的作品,促进了俄国社会变革的到来。他的文艺理论思想在中外文艺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61年前苏联发行了一套一枚的“俄罗斯诗人杜勃罗留波夫”纪念邮票,以纪念诗人逝世100周年,见第二页右上角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