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的戏剧《逍遥王》又名:《国王行乐》

维克多·雨果的戏剧《逍遥王》又名:《国王行乐》
![]() |
维克多· 雨果一生写过多出戏剧,他的戏剧观点表明在剧作《克伦威尔》的序言中。雨果主张戏剧应师法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好地表现自由与真实。他认为天主教教义把灵魂和肉体合二为一,但涉及灵魂时人们以为高尚,一旦涉及肉体人们却以为卑鄙、粗俗。这种意识是自相矛盾的。真正的戏剧应当顾及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并把两者关系摆正。他还认为剧作家应当敢于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搬上舞台,但并非现实的简单重复。剧作家应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集中起来选择或创造典型而不抹杀个性。角色的语言应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 |
![]() |
![]() |
《逍遥王》(1832年)就是其中之一,又译为《国王行乐》。戏剧内容是:。剧本借弄臣之口揭露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见本页左上角图示)荒淫无耻行径和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心声,演出一场即被禁演。威尔第将之改编为歌剧《弄臣》,又名《里格莱托》,1851年首演于威尼斯。1902年卡鲁索曾饰剧中公爵(右图),演后声名大振。1932年,罗马尼亚演员格罗萨维斯库接续饰演(左图1),被称为“卡鲁索第二”。不幸的是,其妻在观看演出时,醋性大发,在众目睽睽之下开枪将其夫打死,年仅32岁。罗马尼亚演员阿坦纳西乌饰演剧中的弄臣里格莱托(左图2)。